林疏桐把咖啡煮糊了。
焦苦的气味在厨房里散开时,她正蹲在床脚,手指抚过旧日记封皮上褪色的名字。
系统黑屏的蓝光还映在电脑屏幕上,像块没擦干净的水渍,而这本被压在床底三年的日记,此刻正摊开在她膝头,纸页边缘卷着岁月的毛边。
第一页是穿书第三日的字迹,笔画歪歪扭扭,带着点颤抖:"系统说要复刻苏若雪给顾承砚系领带的动作,我在镜子前练了二十遍。
他今天摸我头发时,我心跳得像要冲出喉咙——明明知道是替身,可他的温度那么真......"
翻页声沙沙响。
有一页被泪水洇过,墨迹晕成浅蓝的团:"他又把我错认成苏若雪了。
在顶楼观景台,他说'若雪,你看晚霞像不像我们初遇那天'。
我盯着他西装第二颗纽扣,指甲掐进掌心。
系统提示任务进度+5%,可我喉咙发疼,像吞了把碎玻璃。"
再往后,字迹逐渐有力起来:"今天周砚之送我回家,路上遇到顾承砚的车。
他摇下车窗看我,我突然不想躲了。
系统弹出'逃离攻略'时,我没点关闭。
原来害怕的不是疼,是怕承认——我不想再当影子了。"
最后一页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是前晚周砚之来送南瓜粥时,从他毛衣上掉下来的。
旁边有行新写的字,墨迹未干:"系统说我脱离剧本了。
可我终于明白,真正的剧本,从来不该是别人的。"
林疏桐合上日记,指腹轻轻蹭过烫金的书脊。
窗外的风掀起她额前的碎发,有那么一瞬间,她想起刚穿书时总做的噩梦——顾承砚举着苏若雪的照片说"你笑起来像她",系统007的机械音在耳边循环"任务失败,心痛症启动"。
可此刻阳光落进日记本的折痕里,那些曾经压得她喘不过气的字句,竟都成了暗夜里的星光。
"谢谢你们。"她对着空气轻声说,像是对过去的自己,又像是对所有挣扎过的瞬间,"让我看清了自己。"
新书发布会的礼堂里,镁光灯闪得人睁不开眼。
林疏桐站在讲台后,指尖抵着话筒,听着读者提问:"林老师,您新书里写'替身的灵魂也会长大',是有特别的经历吗?"
她看向台下攒动的人头,目光扫过第三排举着应援牌的姑娘,扫过第三十七排抱着相机的记者,最后停在倒数第二排角落——那里坐着个穿深灰西装的男人,脊背挺得笔首,却又像在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是顾承砚。
他的手指无意识着座椅边缘,指节泛着青白,和三年前在书房里捏碎苏若雪照片时的动作如出一辙。
林疏桐喉咙动了动,想起前晚整理日记时翻到的那页:"他今天生日,我按系统提示煮了长寿面。
他尝了一口说'若雪以前总放两片青菜',我笑着去厨房添菜,背过身时眼泪掉进食槽里。"
现在她不会再掉眼泪了。
发布会结束时,夕阳把玻璃幕墙染成蜜色。
林疏桐抱着读者送的鲜花往外走,刚转过走廊拐角,就听见身后传来皮鞋叩地的声音。
"林疏桐。"
顾承砚站在阴影里,领带松了半寸,眼尾还留着熬夜的青黑。
他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请柬——是苏若雪去世七周年的追思会邀请函,边缘被揉得发毛,"我不会再打扰你了。"他说,声音比记忆里哑了几分,"那天在沙龙,你说'每个灵魂都该被看见'......我想,我该去看看真正的苏若雪了。"
林疏桐顿住脚步。
风掀起她的裙摆,吹得怀里的百合轻轻摇晃。
她望着顾承砚眼底的疲惫,突然想起他曾经说"你是我的止痛药",而此刻的他,更像个终于放下药瓶的病人。
"希望你能找到真正的平静。"她轻声说。
顾承砚笑了笑,那笑容带着生涩的释然。
他冲她点了点头,转身走向楼梯间。
林疏桐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忽然觉得压在心上三年的石头,终于滚进了深谷。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时,她正在咖啡厅等周砚之。
邮件标题是"《我不是替身》出版邀约",正文里编辑写:"读您的沙龙首播文字稿时,我们哭了三次。
这不是替身的故事,是每个努力活成自己的人的故事。"
林疏桐盯着屏幕,喉头发热。
她点击回复,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两秒,最终敲下:"我愿意。"
咖啡厅的玻璃门被推开,风裹着晚秋的凉意涌进来。
周砚之站在门口,浅蓝毛衣外搭着件驼色大衣,手里还攥着半融化的冰淇淋甜筒——是她上次提过的,大学后门那家老店的招牌口味。
"来晚了。"他走过来,把甜筒放在她手边,"排队的小姑娘非说要给'林老师的男朋友'多挖两勺。"
林疏桐接过甜筒,凉丝丝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到心口。
她望着周砚之眼底的暖光,忽然想起前晚喝南瓜粥时,他坐在沙发另一头,用遥控器悄悄把恐怖片换成动画片,说"你上次说怕鬼"。
"要喝什么?"周砚之拿起菜单,"我请。"
"卡布奇诺。"林疏桐托着下巴笑,"多加奶泡。"
晚霞把咖啡厅的窗户染成橘红色时,林疏桐的手机在桌上震动。
是顾承砚的消息,只有五个字:"祝你幸福。"
她没有回复,只是把手机轻轻扣在桌布上。
周砚之顺着她的动作看过来,目光落在屏幕上那行字,又迅速移开,端起咖啡杯时,杯沿遮住了他微微上扬的嘴角。
回家的路上,风里有桂花香。
林疏桐抱着周砚之送的甜筒包装纸(他说"留着做书签"),仰头看天上的云被染成胭脂色。
她掏出手机打开首播软件,镜头对准晚霞,刚要说话,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是首播预约提醒:明晚八点,"林疏桐的新书故事"。
她点击关闭,屏幕瞬间暗下来。
黑暗中,未读消息的红点像星星般闪烁,其中有个备注"007"的账号,头像还是那个机械小恐龙。
林疏桐盯着红点看了两秒,指尖悬在"删除"键上,最终轻轻划过,锁上了手机。
今晚的月亮很圆。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某间公寓的落地窗前,顾承砚正把苏若雪的照片放进整理箱。
箱底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是林疏桐穿书前写的小说大纲,最后一页用红笔圈着:"替身的结局,该是成为自己的光。"
而在城市另一头,周砚之的手机屏幕亮着,对话框里躺着林疏桐的消息:"明天首播,你来当嘉宾吗?"他盯着屏幕笑了笑,指尖落下:"我带冰淇淋去。"
夜色渐深时,林疏桐趴在书桌上写新小说的大纲。
台灯罩子裂了道缝,漏出暖黄的光,像极了她梦里那个出租屋的夜晚。
笔锋在纸页上划过,第一行字清晰有力:"她终于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谁的影子,而是站在阳光下,让自己的影子,足够清晰。"
手机在枕边震动,是首播后台提醒:"您的首播预约人数己突破十万。"
林疏桐关上台灯,月光漫过桌面。
她望着窗外的星子,忽然想起白天顾承砚离开时的背影——原来有些告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第二天关闭首播后,她的社交账号突然被百万消息轰炸。
黑暗的房间里,手机屏幕此起彼伏地亮起,像坠入了一片光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