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里朱玉枝跑进他父亲的书房,想找出城郭县的户籍册,查找吴彦祖的名字。
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
后来才想到,户籍册在县衙里,那么多他父亲不会拿回来的。
什么没干成,又回房间里睡觉。
明日授课先生就回来,怎么就不在老家多住几天?
他又得上课了。
…………
李二还不算太笨,没有再进城里。
而是等在城门口,等了好久才看到大哥三弟赶着马车牛车载着老族长出城。
李大见二弟身上添了伤口,不由得说教:“你这读书人,讲究点斯文!”
李二西周没有别人,忙把今天发生的事跟李大讲了。
“县丞大人?你这是找死啊?干嘛要调戏丞相大人家的丫头?”李大火大的很。
李二委委屈屈的说:“我们根本就没调戏!我们几个只是在说江南的红桔怎么好吃。文字兄说了一句 他喜欢把红桔的皮剥了,慢慢品尝!他就是在县城家小姐轿子前说,是有那么一点炫耀的意思。毕竟红桔在北方很少见!”
李大白了他一眼,问道:“你那些同窗呢?”
“他们几个抄小路回家了。不是等你,我也走了。”李二一副大哥耽搁了他逃跑的样子。
李大不稀理他。
李二的嘴喋喋不休的说:“哥,你不用担心!而我做了丞相,一定罢了他的官。小小的丞相看他还嚣张不?”
看着顶着一头乱发,满脸伤痕,衣服散乱,声音发颤,正在发癫做大梦的二弟,李大气的想把他的嘴堵上!
低头看到牛车轩里的擦鞋破棉布,抽出来塞进了老二的嘴里。
随后没多想顺点了他的穴位,把它扔上了马车。
身边立马清静!
而老族长呵呵的说:“你们兄弟几个感情挺好。”
李三则牵着牛拉车,脑子里回想他哥点穴的手法。
自己的手翻腾了几下,觉得大有玄机!
回家路走的轻松,车上没有载东西,牛马就轻省。
李二被堵嘴,保持着他哥点穴时的姿势,在车上睡了过去。
总之这是一个心大嘴又碎的家伙。
紧赶慢赶到村子的时候还是天黑了。
此时的天气还是冷,李三特意抓起稻草帘子盖在他二哥身上。
其实是怕他得了风寒,花银子。
也有那么一丢丢期望,万一他二哥真中了,状元做了丞相,希望看在盖草帘子的份上,给他个几百亩地……
在村口的时候远远到有人提着灯笼在等人。
那提灯笼的听到牛叫声,大声问道:“老大?”
李大一听是父亲的声音,忙应声。
李春的话语里透着喜悦:“怎么才回来?天都黑了!你娘非让我出来接你们,都大小伙子了,她还不放心。小三呢?”
在后面赶牛车的李三,出声应道:“爹,我在这。二哥在马车上睡了!”
李春把灯笼给了老大,忙到后边牛车这里。
对小儿子说:“来来回回走了这么多路,上牛车去坐着,我来牵。”
李三把牛缰绳递给了父亲,开心的坐到牛车上。
望着前头那盏灯笼随着马车摇摇晃晃,是指引他走出阴霾的光明。
…………
收拾好马车,牛车,又给马和牛添上了料草,一忙活都快半夜了。
李三今天挨的那一鞭子,伤口正好在头发里,擦掉血迹以后,耳后脖子上什么也看不到。
用手一摸,头皮那一块鼓起来了,还挺疼的!
回到正屋里算把今天买的东西,给他娘。此时他二哥正躺在烧好的炕上,脱下衣服让孟氏给他擦药酒。
孟氏见儿子的脸受伤,心疼的不得了。
又见他身上青青紫紫的,不由的嘴上开骂:“哪个不长眼的东西?下这么狠的手!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我家老二要当状元的?哪能说打就打!不是打了状元的脸和体面吗?”
又见小儿子进来,嘴上也开始埋怨他:“没看见你二哥被打,你也不拦着些!他从小就是个文人,怎比得你皮糙肉厚?”
李三觉得那梨和柿饼,可以省省了。
刚才李春疼惜他的那一份感动,也云消雾散了。
前生今世,都被母亲嫌弃。
嘴上和心里表示不强求,但还是计较的。
李二闭着眼假寐,也不为他分辩几句。
李三不是个没脾气的人,转身出了正屋,回到自己的耳房。
孟氏望着转身离开的小儿子,心中不是滋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她就不待见这个孩子。
或许从他学不得文学不得武?骂他不还嘴,打他不还手?或许更因为从来没有央求过什么?
“娘啊!我手臂好疼嗯……你快给我上药。”
孟氏望着二儿子,未来的状元爷在他的怀里撒娇,心里那个美呀。
从炕头的油纸里抽出一张油饼,塞进他的嘴里。
李二吃着焦香酥脆的油饼,心里美的冒泡。
…………
李大向父亲讲了今日在丈人家发生的事儿。
“我岳父母的意思是让我们家看一个道吉日,准备一下好成亲。”
李大说着说着脸都红。
李春自然是乐意的。
至于老二调戏县城家丫头的事儿,没必要告诉父母。
小孩子打架过几天就忘了,他敲打一下二弟,心比天高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
出了堂屋,他走向老三的房间。
主要是想问问后边的事怎么解决的,自己怎么全身而退。
李大在门口敲了好一门,里边连声响也无。
就推开了门。
老三的屋子真是越来越整洁,坚持天气好的晒被褥。
所以屋里一点霉味也没有。
泥土地面修整的平平整整,比正堂的地面好太多!
小弟不在房间里?这都半宿了。
李大想了一会儿,觉得小三有可能去一个地方,出了家门,往地里走去。
此时屋外己经起了雾,爹娘和老二都熄灯睡觉了!
村子里偶尔传来阵阵狗叫,在这万物肃静的夜里,更加清晰。
李大除了师门绝学轻功“云梯”,向家里新开的土地飞奔而去。
这里有几块地是小三自己开垦的。
在池塘边上,夏天雨水充沛时,种什么粮食总会被淹。
别人家不爱整这块地,没有要的。
李三开了以后种了两季稻子,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小弟还是一把种地的好手。
这个堂子是自家,里边有鱼。
渐渐靠近池塘了,池塘边上燃着一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