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卧室,叶枫睁开眼,发现枕边己经空了。
床头柜上的闹钟显示七点整,旁边放着一张便签:"去培训中心了,早餐在厨房。
记得带伞,预报说有雨。——伊丽莎白"
他伸了个懒腰,起身拉开窗帘。巴黎的天空呈现出淡淡的灰蓝色,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窗外的街道上,几个行人匆匆走过,面包店的店员正将新鲜出炉的法棍摆上橱窗。
洗漱完毕,叶枫走进厨房。
餐桌上摆着一杯橙汁、一个牛角面包和几片火腿,旁边是伊丽莎白留下的公寓钥匙和一张简易地图,上面标注了附近的超市和地铁站。
咬了一口牛角面包,酥脆的外皮和柔软的內馅形成绝妙的口感,黄油香气在口中弥漫。
叶枫不禁感叹,难怪巴黎的面包闻名世界。
手机震动起来,是张毅发来的消息:"法国文化部的会面改到明天上午十点,地点在文化部大楼。
今天有空可以先去卢浮宫转转。"
叶枫回复了一个"收到",然后研究起伊丽莎白留下的地图。
公寓离地铁站不远,步行大约五分钟。他决定先去卢浮宫,然后下午在附近逛逛。
出门时,叶枫按照伊丽莎白的提醒带上了折叠伞。巴黎的清晨有些凉意,他裹紧了风衣的领子。
街道两旁的咖啡馆己经坐满了人,侍者端着托盘灵活地穿梭在桌椅之间。
地铁站里人潮涌动,各种语言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叶枫站在自动售票机前,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幸好旁边一位亚洲面孔的女士看出了他的窘境,用英语问道:"需要帮忙吗?"
"谢谢,"叶枫松了口气,"我想买一张去卢浮宫的票。"
女士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单程票还是天票?天票比较划算,可以无限次乘坐。"
最终,在好心女士的帮助下,叶枫买了一张天票。
地铁车厢里挤满了上班族和游客,他紧紧抓着扶手,随着列车轻微摇晃。
卢浮宫站下车后,跟随指示牌和人群,叶枫很快看到了那座著名的玻璃金字塔。
阳光透过金字塔的玻璃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几何形状的光影。尽管是工作日,入口处己经排起了长队。
排队时,叶枫给伊丽莎白发了条消息:"到卢浮宫了,人很多。"
很快收到回复:"培训很顺利,中午休息时再联系。记得去看《蒙娜丽莎》。"
买好门票,租了中文语音导览,叶枫随着人流进入博物馆。
宏伟的宫殿内部金碧辉煌,大理石雕像和巨幅油画令人目不暇接。
按照导览图的指示,他首奔德农馆,那里收藏着最著名的《蒙娜丽莎》。
然而,当他终于来到《蒙娜丽莎》展厅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画作前围着至少五层人墙,各种手机和相机高举过头顶,闪光灯此起彼伏。想要近距离欣赏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想象中小很多,对吧?"旁边一位华国游客苦笑着说,"而且永远挤满了人。"
叶枫点点头,决定先去其他展厅看看。他漫步在长长的画廊里,欣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
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拉斐尔的《美丽的女园丁》...这些曾经只在教科书上见过的名作,如今真实地展现在眼前。
在一幅不太知名的风景画前,叶枫停下了脚步。
画中的湖光山色让他想起了华国的西湖,那种朦胧的美感如出一辙。
正当他出神时,手机震动起来,是伊丽莎白的电话。
"培训怎么样?"他接起电话问道。
"很棒,"伊丽莎白的声音透着兴奋,"猜猜我遇到谁了?
大学时的室友艾玛!她现在在卢浮宫教育部工作,正好负责我们周三的参观活动。"
"这么巧?"
"是啊,她听说你也在巴黎,想邀请我们今晚一起吃饭。"
叶枫看了看手表:"没问题,几点?"
"七点,在蒙马特的一家小餐馆,艾玛说那里的鹅肝酱是全巴黎最好的。"
挂断电话,叶枫继续他的艺术之旅。
不知不觉己是中午,他在卢浮宫内的咖啡馆简单解决了午餐——一份三明治和一杯咖啡。
窗外突然下起了雨,游客们纷纷躲进室内,展厅里更加拥挤了。
下午,叶枫决定离开卢浮宫,去附近的杜乐丽花园走走。
雨后的花园空气清新,喷泉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坐在一把绿色的铁艺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和街头艺人。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张毅:"明天会面前,先和我在咖啡厅碰头,九点半,地址发你邮箱了。"
回复完消息,叶枫看了看时间,己经下午三点多。他决定去蒙马特高地转转,顺便熟悉一下晚上吃饭的地点。
蒙马特的地势较高,爬坡时叶枫有些气喘。
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各色小店和画廊,街头画家们支着画架招揽游客。
圣心大教堂白色的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教堂前的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巴黎的景色。
在一家小画廊前,叶枫停下了脚步。
橱窗里展示着一幅水彩画,风格清新淡雅,画的是巴黎的街景,却带着几分东方韵味。
推门进去,画廊里安静得出奇,只有一个白发老人坐在角落里看书。
"您好,"叶枫用英语打招呼,"这幅水彩画多少钱?"
老人抬起头,摘下老花镜:"啊,您是华国人?"出乎意料的是,他说的竟然是带着口音的中文。
叶枫惊讶地点点头:"您会说中文?"
"年轻时在华国住过几年,"老人站起身,走向橱窗,"这幅画是一位日本艺术家的作品,不过确实很有华国水墨画的韵味。"
他小心地取出画作:"价格是八百欧元,包含装裱。"
画作近看更加精美,细节处理得极为细腻。叶枫想起了伊丽莎白,她一定会喜欢这份礼物。
"我要了,"他掏出钱包,"能帮我包装好吗?"
老人微笑着点头:"当然,送给重要的人?"
"我妻子,"叶枫回答,"她很喜欢艺术。"
包好画作,老人还细心地加了一层防水膜:"今天还会下雨,这样比较安全。"
离开画廊,叶枫看了看时间,己经快六点了。
他按照地图找到了艾玛预订的餐厅——一家隐藏在巷子里的红砖建筑,门口挂着小小的铜牌,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
餐厅内部装修古朴,木质桌椅擦得发亮,墙上挂着老照片和油画。
伊丽莎白和一位金发女子坐在靠窗的位置,看到他进来,立刻挥手示意。
"这位就是艾玛,"伊丽莎白介绍道,"我大学时的室友。这是叶枫,我丈夫。"
艾玛热情地和叶枫握手:"丽莎经常在信里提到你,终于见到真人了!"
餐桌上己经摆好了开胃酒和小食。艾玛是典型的法国人,说话时手势丰富,眼睛闪闪发亮。
她现在是卢浮宫教育部的项目主管,专门负责儿童艺术教育。
"丽莎告诉我你在做艺术中心?"艾玛一边切鹅肝酱一边问,"和华国的艺术教育有什么不同?"
伊丽莎白认真地解释着理念差异,艾玛不时点头或提出建议。
叶枫安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主菜是红酒炖牛肉,肉质酥烂,入口即化。
"周三的参观我可以亲自带你们,"艾玛说,"正好给你们看看我们的新项目——针对外国儿童的互动艺术课。"
晚餐后,艾玛坚持要带他们去一家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咖啡馆。
小巷深处的咖啡馆装修得像上个世纪的沙龙,墙上挂满了老电影海报,角落里放着一架老式钢琴。
"这里每周三有爵士乐表演,"艾玛神秘地说,"老板是我老朋友,从不对外宣传。"
点了一杯咖啡,叶枫环顾西周,确实都是法国人,几乎没有游客。
钢琴旁坐着一个戴贝雷帽的老人,正即兴演奏着悠扬的旋律。
"丽莎,"艾玛突然说,"还记得我们大学时的约定吗?要在巴黎合开画廊。"
伊丽莎白笑着点头:"记得,你还说要叫'东方与西方'。"
"现在机会来了,"艾玛兴奋地说,"我在蒙马特有个朋友要转让画廊,位置很好,价格也合适。"
伊丽莎白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来:"现在有孩子了,恐怕..."
"可以考虑远程合作,"艾玛建议道,"你在华国负责东方艺术家,我在这边负责推广。"
叶枫注意到伊丽莎白眼中闪过一丝心动。回家的路上,两人沿着塞纳河漫步,夜色中的巴黎灯火辉煌。
"艾玛的提议..."叶枫轻声问,"你怎么想?"
伊丽莎白望着河面上的灯光倒影:"很,但不太现实...至少现在不行。"
叶枫握住她的手:"等孩子们大一点,可以考虑。"
回到公寓,叶枫取出下午买的画:"给你的礼物。"
伊丽莎白惊喜地拆开包装:"真美!风格很像华国水墨画...等等,这是蒙马特的那家小画廊?艾玛带我去过!"
"就是那家,"叶枫点点头,"店主是个会说中文的法国老人。"
伊丽莎白小心地把画挂在客厅墙上:"完美,正好对着餐桌。"
夜深了,窗外的巴黎依旧灯火通明。叶枫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埃菲尔铁塔,思绪万千。
伊丽莎白走过来,靠在他肩上。
"谢谢你今天的礼物,"她轻声说,"也谢谢你支持我的梦想。"
叶枫搂住她的肩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梦想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