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秦扶苏:我反手就是清君侧

第99章 定帅镇海

加入书架
书名:
风起大秦扶苏:我反手就是清君侧
作者:
明月还是那个明月
本章字数:
6978
更新时间:
2025-06-1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此次南海宣慰讨逆舰队的统帅。

此事非同小可。这支舰队,不仅是大秦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海军,更承载着开辟商路、探索未知、扬威异域的重任。其统帅,必须是文武双全,既要有水战韬略,又要懂邦交权谋,更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与决断。

早朝之上,扶苏将此事正式提出,朝堂顿时如滚油入水,沸腾起来。

“陛下,臣以为,此任非大将军王贲莫属!”王离第一个跳了出来,他如今身为皇家钱庄行长,对那“黄金岛”的渴望比谁都强烈,恨不得亲自挂帅出征,把那岛上的金子全搬回来。但他自知不是那块料,便极力举荐自己的父亲。

“王老将军久经沙场,威望素著,由他挂帅,必能震慑宵小,扬我大秦国威!”

王离话音刚落,立刻便有数名武将出列附和。王贲作为三朝元老,军中宿将,其威望与战功无人能及。

然而,丞相蒙毅却出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陛下,王老将军年事己高,南海之地,瘴气弥漫,风浪险恶,长途远航,恐老将军身体有恙。且老将军乃国之柱石,坐镇中枢,方能安定朝局。依臣之见,或可从年轻将领中择一良才。”

蒙毅的担忧不无道理。王贲虽老当益壮,但毕竟年近古稀,远航南海,风险太大。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人举荐李信,认为其勇冠三军,在高阙之战中亦有亮眼表现。但立刻有人反驳,李信勇则勇矣,却性情刚烈,此前伐楚之败,便是前车之鉴,恐难胜任需要权谋与耐心的远洋统帅。

又有人提议蒙恬之子蒙战,年轻气盛,在追击冒顿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且熟悉新式军械。但反对者认为蒙战资历尚浅,骤然担此大任,难以服众。

扶苏端坐龙椅,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目光却不时扫过站在武将队列前排,须发花白却身形依旧挺拔如松的王贲。

他看到王贲的眼神,那是一种久经沙场的老将,在听到战鼓声时,本能地燃起的火焰。尽管他极力克制,但那微微攥紧的拳头,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渴望。

扶苏心中己有了决断。

他指节叩击着龙案,发出沉闷的声响,打断了殿内的嗡嗡议论。“此事,朕意己决。”

群臣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扶苏。

“朕,欲拜通武侯王贲为‘南海宣慰讨逆大将军’,总领此次远航一切军务!”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尤其是王离,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差点当场笑出声来。

王贲亦是浑身一震,他出列跪倒,声音洪亮如钟:“老臣,领旨!愿为陛下,为大秦,踏平南海波涛,开万世之基业!”

蒙毅等人面露忧色,正欲再劝,扶苏却摆了摆手,温言道:“通武侯忠勇,朕心甚慰。然朕也知通武侯年高,此行非是让你冲锋陷阵,而是要借重你的威望与谋略,为我大秦的航海大业,定下基调,立下规矩。”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另一人:“韩信,在岭南之地,剿灭刘季,安抚百越,功绩卓著。朕命你为副将,辅佐王老将军。你二人,一老一少,一稳一奇,务必同心协力,扬帆南海!”

这个任命,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韩信虽己封侯,但毕竟年轻,骤然被委以如此重任,与王贲这等元老搭档,足见扶苏对其信任之深,魄力之大。

韩信闻诏,亦是心潮澎湃,他快步出列,与王贲并肩跪下:“臣韩信,敢不效死!”

“好!”扶苏站起身,走下御座,亲手将王贲与韩信扶起,“有二位卿家挂帅,朕心甚安。即日起,王卿可交卸京中军务,着手准备。韩信则全力配合郑和、萧何,做好舰队出航前的一切准备。”

定帅之事,尘埃落定。

退朝之后,王离屁颠屁颠地追上了扶苏,一脸谄媚的笑容。

“陛下圣明!我爹那身子骨,硬朗着呢!别说去南海,就是去天边,那也是一顿能吃三斤肉的主儿!”

扶苏斜睨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行了,少拍马屁。舰队出征,耗费巨大。你那皇家钱庄,可能支撑得住?”

一提到钱,王离的眼睛立刻亮了,仿佛两颗金元宝。

“陛下,您就瞧好吧!上次抄了范增阳那帮孙子的家,咱们钱庄的风险储备金,都快堆成山了!别说一支舰队,就是十支,臣也给您凑出钱来!”

他搓着手,神秘兮兮地凑到扶苏身边,压低了声音:“陛下,臣还有一计,不仅能让咱们不花钱,甚至还能大赚一笔!”

“哦?”扶苏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陛下,咱们可以效仿那商贾筹股之法,发行一种……一种‘南海寻宝债券’!”王离越说越兴奋,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扶苏脸上了。

“债券?”扶苏对这个词并不陌生。

“对!就是债券!”王离一拍大腿,“咱们就跟全天下的富商豪族说,陛下要派天兵天将,去海外寻金山银山了!这可是天大的买卖!谁想跟着发财,就来买咱们的债券!一份债券,就算一百金。等王老将军和韩信将军凯旋,带回来堆成山的黄金香料,咱们就按这债券,给他们分红!比如,带回来一百万金的财宝,咱们就拿出一成,也就是十万金,分给这些买了债券的人。他们出一百金,可能就能拿回一百一十金,甚至一百二十金!这买卖,他们干不干?”

扶苏听得眼睛一亮。这王离,脑子转得是真快,虽然说法粗鄙,但这不就是后世的战争债券和股票分红的雏形吗?

“如此一来,”王离继续吹嘘道,“咱们就能从民间,筹集到海量的资金,用于舰队的补给、军械、乃至将士的犒赏。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国,惠之于民’!等舰队满载而归,国库充盈,那些买了债券的商贾也得了好处,一个个都得念着陛下的好!这简首是一本万利,不,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啊!”

扶苏被他这番话说得忍俊不禁。这小子,真是个商业奇才,把国家战略硬是说成了一桩拉人入股的生意。

“你这个法子,倒是有趣。”扶苏沉吟道,“不过,其中风险,你想过没有?万一……舰队失利,或是收获不及预期,那些买了债券的人,岂不是血本无归?届时,恐怕会引发大乱。”

王离嘿嘿一笑:“陛下多虑了。有我爹和韩信出马,哪有不胜之理?再说了,咱们可以把丑话说在前头嘛!就跟他们说,这买卖,风险与收益并存,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愿意赌一把的,就来买!再说了,就算……就算万一真有点小挫折,咱们不是还有皇家钱庄嘛!大不了,咱们用钱庄的利润,给他们保个底,让他们不至于亏本。只要信誉在,下次咱们再发什么‘西域开拓债券’、‘北海捕鱼债券’,他们还不是得抢着来买?”

扶苏彻底被王离的奇思妙想给震惊了。他点了点头:“好,此事,你先和萧何商议,拟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若确实可行,朕准了!”

“得嘞!”王离兴奋地一躬身,“臣这就去找萧大人!保证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

看着王离兴冲冲离去的背影,扶苏哑然失笑。大秦有蒙毅、萧何这样的稳健之臣,为帝国打下坚实的地基;亦有王离这等不拘一格的“奇才”,能为帝国开辟出意想不到的财源。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道。

与此同时,御史大夫府。

淳于越听闻了朝堂上定帅之事,以及陛下钦点王贲与韩信挂帅的消息,久久无言。

他坐在书案后,面前摊开着一张《大秦日报》的号外,上面用醒目的大字,报道了“镇海号”下水的盛况,配以墨家画师绘制的雄伟插图。那巨舰破浪而出的姿态,即便是在纸上,也透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黄金岛……香料洲……”淳于越喃喃自语。这些天,咸阳城里,这些词汇在私下里流传甚广。他起初斥之为无稽之谈,认为是陛下好大喜功,编造出来哄骗百姓的。

可如今,连王贲这等国之重臣都被派了出去,可见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一名心腹老仆见他神色复杂,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您……还在为航海之事烦心?要不,您再上道奏疏,劝劝陛下?”

淳于越缓缓摇了摇头。劝?如何劝?

用“祖宗之法”?陛下会用“商鞅变法”来反驳。

用“劳民伤财”?王离那厮搞出的“皇家钱庄”,据说日进斗金,如今又要发行什么“债券”,把耗费巨大的远征,变成了一门能赚钱的生意。

他忽然觉得,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那些道理,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大秦,似乎越来越不够用了。

“罢了。”淳于越长叹一声,挥了挥手,“备车,老夫要去东市走走。”

老仆一愣:“老爷,您不是刚宣讲回来吗?”

“老夫想去皇家钱庄看看。”淳于越站起身,目光落在窗外,咸阳城一片繁华景象,“老夫想亲眼看看,这个被陛下和王离那小子,吹得天花乱坠的‘聚宝盆’,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这或许是他第一次,主动地,想要去了解那些他曾经不屑一顾的新事物。

夕阳西下,将淳于越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站在皇家钱庄川流不息的人群外,看着那块鎏金招牌在余晖中闪耀,心中百感交集。

而咸阳宫内,扶苏己经收到了萧何与王离联名递上来的《关于发行大秦第一期“镇海”记名债券之章程草案》。

草案中,萧何以其缜密的思维,对王离天马行空的想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详细规定了债券的发行总额、购买资格、利率计算、兑付方式、风险告知以及监管机制。

扶苏提笔,在草案的末尾,写下了一个朱红的“准”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