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能够撑起同一把伞

第26章 参加节目

加入书架
书名:
两个人能够撑起同一把伞
作者:
倾诉a
本章字数:
3014
更新时间:
2025-07-06

安辞接到节目组电话时,正在给南方寄画。对方说做了期“藏在旧物里的故事”专题,听安沫提过她和安屿的事,想邀请她去录一期。

她本想拒绝,手指却着安屿那支钴蓝画笔——笔杆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浅黄的木头,像段被岁月磨软的时光。最终还是应了,想让那片钴蓝的海,被更多人看见。

录播厅的灯光很亮,照得人有些发慌。主持人是个温和的中年女人,笑着递给她一杯温水:“别紧张,就当和朋友聊聊。”

安辞把铁盒子放在桌上,里面是汇款单、照片、那支画笔。镜头扫过这些物件时,她忽然想起安屿总说“画画要迎着光,影子才会落在身后”。

“这些是……”主持人的声音很轻。

“是一个人的遗物。”安辞的指尖落在照片上,男孩举着画笔的样子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她叫安屿,是个画家。”

她从那个上了锁的铁盒子说起,说锈迹斑斑的钥匙,说五年的汇款单,说照片背面“该还的,总要还清”。观众席很安静,只有摄像机运作的轻响。

“那时候我以为,这些是‘另一个家’的证据。”她笑了笑,眼角有点发涩,“我猜她有了孩子,猜她的温柔分给了别人,猜那些‘等’全是借口。”

大屏幕上忽然放出安屿的画,从北方的老槐树,到南方的青石板路,最后定格在那片钴蓝的海。“她画了很多次海,”安辞的声音低下去,“我以前总问她‘海有什么好画的’,她不说,就笑着揉我的头发。”

说到在南方小镇的发现,说到女人的解释,说到男孩喊的“安屿爸爸”,台下有低低的抽气声。“原来她教孩子画海时,总说‘要像安辞阿姨那样,眼里有光’。”安辞拿起那支钴蓝画笔,“这笔,是她给孩子的,说能画出会笑的海。”

主持人递来纸巾:“后来呢?”

“后来在她的记账本上,看到每一笔给南方的钱,都标着‘暂借’。”安辞的声音有些哽咽,“看到她录的音,说‘等处理完表姐的事,就带小辞去看海’。看到她藏在画架后的新颜料,看到背包里没送出去的冻疮膏……”

她顿了顿,望着镜头,像望着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原来她的‘等’,是想把所有苦先尝完,再把干净的、甜甜的未来递给我。原来她的‘还’,是替长辈还情分,是还一个母亲的求助,是还一个孩子缺失的陪伴,唯独不是亏欠。”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男孩的画,从蹒跚学步时的涂鸦,到如今那幅西人牵手的海边图。“他现在画的海,和安屿的一模一样。”安辞的嘴角扬起浅浅的弧度,“他说‘安屿爸爸讲过,海会带着槐花的香,找到安辞阿姨’。”

最后,她展示了那片夹在画夹里的槐花,干枯的花瓣在灯光下泛着浅黄。“这是老槐树下捡的,”她轻声说,“安屿走那年,槐花开得特别好,落在她的画纸上,像场无声的叹息。”

“现在呢?”主持人的声音带着暖意,“你怎么看那些误会?”

安辞拿起那支钴蓝画笔,对着光看笔锋的磨损:“就像这笔上的痕迹,擦不掉,也不用擦。它让我知道,有些温柔藏得很深,要穿过怀疑的藤蔓,才能摸到最里面的滚烫。”

录制结束时,夕阳正透过演播厅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斑。一个工作人员红着眼眶走过来:“我能……看看那幅海吗?”

安辞想起安屿画里总有的那抹钴蓝,忽然明白,有些故事不必完美,带着误解的疤,反而更像真实的人生——就像海会有浪,槐会有落,可海永远在,槐花年年都会开。

回去的路上,她给南方发了条消息:“下次带小宇来录节目吧,让他讲讲会笑的海。”

很快收到回复,是男孩用语音发的,带着奶气的雀跃:“安辞阿姨!我画了新的海,里面有安屿爸爸,有槐花,还有你!”

安辞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街景,手里捏着那支钴蓝画笔,风从半开的车窗涌进来,带着淡淡的槐花香,像有人在说“我从未离开”。

原来最好的纪念,不是忘记误解,而是带着那些不完美,把未完的温柔,继续画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