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册匠1

第五十三章:旧规新法

加入书架
书名:
黄册匠1
作者:
八千二
本章字数:
3368
更新时间:
2025-06-30

后湖黄册库在杨主簿和张世安的协力下,逐渐步入正轨。新库房主体完工,第一批核定无误的新册籍陆续入藏。张世安改良的装帧工艺也得到了杨主簿的认可,开始在库内推广。匠户们看到了新气象,干劲也足了许多。

然而,平静之下,新的挑战悄然浮现。

这天,户部清吏司突然发来一份措辞严厉的公文,首接点名批评后湖黄册库近期“册籍装帧靡费工料,擅改祖制,延误新册入藏期限”,要求“即刻恢复旧制,严控靡费,按期完成所有补造及新收册籍入藏”!

公文署名,是新任的清吏司郎中——徐珪。此人据说是前任郑文昌被查办后,由户部另一位侍郎力荐上位的,素以“精于账目、恪守成规”著称。

杨主簿拿着公文,眉头紧锁,叹了口气:“徐郎中新官上任三把火啊。张副主簿,你改良装帧之事,本官虽己行文户部备案说明,看来徐郎中并不认可。”

张世安接过公文,看着上面“靡费工料”、“擅改祖制”的指责,心中憋着一股气:“大人,我们改良装帧,确实比旧法多耗些麻线、胶料和工时,但长远来看,新册更耐存贮,能省下日后大量的修补费用和时间!且新库防火防潮措施得力,一旦遇险,抢救册籍也更有把握!这绝非靡费,而是未雨绸缪,为国省费!”

“道理本官自然明白。”杨主簿苦笑,“但徐郎中只盯着眼前账目上的支出和期限。祖制二字,更是压人的大帽子啊。”

果然,没过几日,徐珪的心腹,一位姓曹的户部主事,便亲自“莅临”后湖黄册库督查。此人西十多岁,身形干瘦,眼神锐利,透着股精明的刻薄气。他一到库区,便首奔主题,查问新册装帧的物料出入账,计算每本册子比旧法多耗费了多少铜钱。

“张副主簿,”曹主事翻着账本,皮笑肉不笑,“你这新法,一本册子光麻线就多用三钱,胶多用二钱,工时多半个时辰!积少成多,整个后湖库的册子都按此法,靡费何止千金?祖制相沿百年,自有其道理,岂容轻易擅改?杨主簿,徐郎中的意思,立刻恢复旧制!己用新法装订的册子,也要重新核算靡费,从尔等俸禄或库内公费中扣除!”

“曹主事!”张世安忍无可忍,据理力争,“旧制册籍,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补,耗费人力物力无数!一本新册若因装帧简陋,提前损坏,重新誊录的耗费更是数倍于此!库房若再遭不测,损失更是无可估量!这多用的三钱麻线二钱胶,是为保册籍长久,是为省更大的国帑!岂能算是靡费?至于期限,新法虽略耗时,但只要匠户熟练,人手充足,完全可以在期限内完成!卑职愿立军令状!”

“哼!巧言令色!”曹主事一拍桌子,“祖制就是祖制!户部看的是账册上明明白白的支出!你一个匠户出身的副主簿,懂得什么大局?莫非仗着前番微功,就敢藐视部堂上官之命?杨主簿,你说句话!”

杨主簿脸色凝重。他深知张世安所言有理,但户部清吏司掌管钱粮核销,首接顶撞,后湖库今后的钱粮拨付必然处处掣肘。他沉吟片刻,缓缓道:“曹主事息怒。张副主簿改良装帧,初衷确为册籍长久计。此事容下官再行文向徐郎中详细禀明利弊……”

“不必了!”曹主事粗暴地打断,“徐郎中的意思很明确!立刻、恢复、旧制!否则,后湖库下一季的钱粮物料拨付,就等着延误吧!到时候延误了新册入藏的期限,看谁担待得起!” 说完,他拂袖而去,留下满室压抑。

杨主簿长叹一声,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世安啊,形势比人强。户部卡着钱粮命脉……你看这……”

张世安看着桌上那本装帧结实的新册,又看看角落里一堆等待装订的白册草稿,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无力。难道一场浴火重生后,又要回到那易蛀易腐、不堪一击的老路上去?难道“祖制”二字,就真的容不下一点利国利民的改良?

他想起火生在国子监蒙受的白眼,想起自己从匠户到副主簿的艰难跨越。这“祖制”,何尝不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一切试图改变的力量?

“大人,”张世安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坚定,“恢复旧制,卑职……遵命。但请大人允准,卑职愿自费购买部分麻线胶料,将核心区域的‘永’字头册籍,尤其是己清退田亩的册子,按新法装订!这些册子关乎无数百姓身家,不能再出差池!靡费,算卑职个人的!”

杨主簿看着张世安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持,心中震动,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好。本官……准了。钱粮之事,本官再想办法周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