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窦婴,打造不灭世家神话

第9 章 天灾人祸,土地兼并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成窦婴,打造不灭世家神话
作者:
西西熊
本章字数:
447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刘启这边和匈奴打仗,山东地区便发生了大旱,粮食欠收,百姓苦不堪言.

由于周亚夫刚刚故去。

大臣们或多或少有些心灰意冷。

毕竟干好了没什么功劳。

干不好可是会被顶罪杀头的。

刘启扫视着堂下众臣,此刻他深刻的意识到,各官员应该各司其职,如果此刻有管户部的官,他也就不用惆怅了。

他感慨道:

“诸公平日里高谈阔论,如今用人之际,为何无一人言语?”

赈灾这个活,自古以来,就是个好活。

首先朝廷发粮,这个粮就可以中饱私囊。

其次百姓没粮,便可以兼并土地。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土地都有很深的执念,地大了,阶层自然也就提高了。

那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没人去呢。

因为刘启刻薄寡恩。

事情都是明摆着的。

各级官员都是要贪得无厌。

一个管不好就会被拿来问罪。

这事还是不干为好。

窦婴出列道:

“臣!愿往!”

刘启点了点头:

“王孙不愧为国之栋梁,赈灾一事关系重大,全靠爱卿了。”

十月,窦婴抵达济南。

一路走来,灾民西处流窜,哀嚎遍野。

由于目前政策宽松,导致灾民流窜,恶疾横行。

既然到了此处,第一步自然是开仓放粮,然而济南太守陈成却不愿意。

窦婴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大考验。

陈成对窦婴说道:

“上差,下官为官数十载,所遇大小灾害不计其数,我们的粮仓是我们最后的壁垒,不可轻易打开!”

作为现代人,窦婴虽然历史学的很好,但是赈灾还真是没怎么接触过,他本以为打开粮仓无疑是第一要务。

但是陈成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

“陈大人的意思是,如今灾害初期,灾民手里尚有余粮、田地,虽然看上去凄惨,但实际还能过活?”

陈成点了点头:

“窦大人年纪轻轻,伯母又是窦太后,自是不知这世道艰险,陈某一步步走到如今,确是深有体会。”

“陛下休养生息数年,民间己有不少积蓄,这些积蓄拿出赈灾,可顺利度过此次灾荒,如此府库依然充盈!”

窦婴一脸疑惑:

“粮食都在地主富户手中,我们怎么能让他们把粮食拿出来?”

陈成笑道:

“窦大人天资聪颖,不会不理解此中关窍,上策,当然是鼓励百姓卖田。

只要百姓把自家的田地卖了,自然可度过灾荒!”

窦婴摇头道:

“诚如陈大人所说,大小灾荒不下数十次,今日卖田,数年之后再有饥荒?怕不是要卖儿、卖女,卖自己吧?”

陈成风轻云淡的说道:

“窦大人所言,大差不差,可若我此刻开仓放粮,富户更会囤粮居奇,西处灾民亦会蜂拥而至,待我府库米粮用尽。主动权可就不在你我手上了!”

窦婴当即反驳道:

“没有了米粮,还有天子,难道还能饿死不成?”

陈成笑道:

“窦大人说笑了,国库纵然充盈,然而也不是这么个赈灾办法,路途遥远,沿途损耗,山匪出没,灾民遍地,还有官员中饱私囊,你我都可以不计较得失,别人也能不计较吗?”

窦婴不禁皱起了眉头。

想想科技发达的21世纪,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农村落后,而城市价高。

人们都希望在大城市扎稳脚跟。

于是贷款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弄了个房子。

可是一场金融风暴下来。

房子就不值钱了。

老百姓欠的钱比房子还值钱。

他们便去骂政府,骂开发商。

可是有什么用呢,谁理他们呢。

只能是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把回到解放前。

窦婴道:

“那依陈大人的意思,就是等到百姓造反的时候,再开仓赈灾了?”

陈成笑道:

“窦大人是上差,道理我都说明白了,您愿意替百姓考虑,您下个文书,我府库一日三赈,也可赈半月有余。”

“只是来年再需要米粮的时候,陈某也会据实上奏,到时候窦大人怕就不是这么好过了!”

窦婴也感觉到了,陈成应该还算是个好官,说话也比较首白:

“陈大人,眼下先不算这些,你我换套衣服,听听百姓的声音如何?”

陈成笑道:

“不瞒上差,百姓说什么,在下早己耳熟能详,既然上差要听,那陈某陪上差走一遭也无妨!”

二人衣衫褴褛走到一破庙旁。

破庙之中只有两个老人。

陈成指了指二人:

“这二位应该是真吃不上了!”

言罢他拿出两块饼递给二人。

二人接过饼,面露感激之色。

窦婴率先说道:

“老人家,是没有家了吗?”

稍微年轻一点的,摇摇头道:

“家是有的,可是这么大年纪了,就别拖累儿孙了吧,前日儿媳妇把鸡杀了,杀了鸡,蛋就没了啊!”

“估计没几日,就要把我那老黄牛也杀了,老朽我这么大年纪了,实在是看不得这些,不如就老死荒间算了!”

这些窦婴倒是能理解,他看了看这西周,怕是不出一周,这俩人便要饿死。

“那朝廷就不管你们吗?”

窦婴找个机会,切入了一下主题。

“哎!不瞒二位,老朽我也是跟着高祖南征北讨,当过百夫长的人!”年长一些的忍不住叹气。

后来天下平定,我因军功也获了良田百亩。

可是如今田己不足五十亩了,怕是不能再卖了。”

年轻一点的道:“王大哥心地善良,以为有良田百亩,能自给自足,所以没有和官府富户搞好关系。”

“几场灾害下来,便挺不住了,他若是和那些地主沆瀣一气,如今也该有千亩良田了!”

年纪大的摇了摇头:

“兼并他人土地,于心难安啊!”

“好在如今天下太平,比打仗不知强上多少!”

年纪稍小的却不认同:

“若是打仗,还可以凭军工获得土地,像我就出生晚了一些,家里那20亩地都不够自己吃的,而且随时会被吞并。倒是不如打仗的好。”

“立功了得地,战死了,也能给家里妻儿一些抚恤!”

王姓老者笑道:

“老黄,别瞎想了,你都多大了,打仗都不要你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