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人探头看了一眼,发现攒盒里满满当当都是花生、红枣、杏干、梨干、开口笑、小麻花、糖冬瓜、糖姜片。
如此丰盛,实在出乎陈家人预料,让他们全都没能控制好面部表情。
他们家在灵山镇不仅有七十亩良田,而且还另外开了一家脂粉铺子,铺子虽然不大,却也足够让他们吃喝不愁。
可就算如此,他们也不舍得准备这么丰盛的攒盒待客。
更别提那个叫江远的,还从放在屋子一角的大盆里,捞了满满一盘子的冻梨出来,端到桌上让他们自己拿了吃。
陈家人感受到了郝玉对这门婚事的重视,也对柳媒婆之前说的,郝玉家底厚实有了一定认知。
借着这些吃的喝的,两边在柳媒婆的穿针引线下顺利打开话题,郝玉和陈召主要负责应对陈姑娘的爹和哥哥,汪小芝则负责招待陈姑娘和她老娘、嫂子。
至于谢莞娘和江远,两人一个不善言辞,一个自认为只是临时房客,喧宾夺主不太合适,于是就都只在一旁默默陪坐。
小阳就更老实了,小丫头坐在谢莞娘身边,小手抓着她衣襟,一双大眼睛眨啊眨的,安静乖巧极了。
当然,这和陈家人都不难缠也有关系,他们并没有问什么尖锐问题,只是在拉过家常之后,又当面跟郝玉确认了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介意陈姑娘的“克夫”名声。
郝玉回答这个问题时态度一点儿没变,他神情坦荡、语气平淡、眼神也没有躲躲闪闪,让下意识定定盯着他看的陈家人,尤其是作为当事人的陈姑娘,全都不由自主松了口气。
陈家人,或者说陈姑娘本人最在意的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郝玉本人又确实态度诚恳、家有余财,且还生的相貌端正、身姿笔挺,陈家人心里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两边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聊起天来自然是越聊越投机,谢莞娘见此情形,心知中午的这顿饭,陈家人必然是要留下用的,于是就示意小阳去请隔壁陈里正的二儿媳邓小燕。
昨天他们两家已经说好,今天中午如果陈家人留下吃饭,谢莞娘就把邓小燕请到这边帮忙。
掌勺的当然还是谢莞娘,但在汪小芝需要陪着陈家女眷的情况下,她再给自己另寻一个助手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本来她是打算给邓小燕二斤猪肉作为报答的,但邓小燕却表示,她想要一碗谢莞娘做好的肉。
她的老天奶啊,机会好不容易送到她嘴边了,她说啥也得让自己和自家男人吃顿好的!
谢莞娘被她咽口水的馋样儿逗笑,“行。”
早就在期待这顿饭的邓小燕来的很快,而且她还不是两手空空过来的。
将自家男人精心打理整齐的干燥木柴往柴堆旁边一放,邓小燕挽起袖子,“是不是得先洗菜切菜?”
谢莞娘点头,“辛苦嫂子先帮我把那一堆都洗干净。”
说是一堆,其实就只是五六根胡萝卜、三根白萝卜、两棵大白菜,以及一个个头中等的倭瓜。
冬天蔬菜有限,好在以郝玉的家底,肉菜管够,也更受人喜欢。
盘点过现有食材,谢莞娘打算做干蘑菇炖鸡、兔肉萝卜煲、豆豉排骨蒸倭瓜、红烧肉、卤猪肘、白菜焖鱼丸、肉沫豆腐、酸菜炒绿豆粉丝。
主食她准备做白米饭,煮熟了一捞就成,受欢迎还节省时间。
米汤也是好东西,营养又美味,喝一口从胃暖到心。
此外江远还从白河镇买了酒肆里最贵最好的酒,那酒此时就在桌上摆着。
灶房里一阵阵的香味儿传出,勾的正被郝玉、汪小芝、陈召带着四处看的陈家人和柳媒婆,忍不住频频将视线投向香味儿传来的方向。
郝玉见状,干脆把人又给请回了正房堂屋。
脱离队伍的江远这会儿正往屋里屋外的两张桌子上摆碗筷,看见众人回来,他朝着大伙儿微一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就又跑去灶房帮忙打杂了。
陈家人和柳媒婆俱都一脸诧异,他们没想到,江远这么一个冷面少年,竟然会干这些寻常男人根本不屑沾手的活儿。
郝玉注意到了他们的疑惑和震惊,但他并不想解释什么。
他和江远一样,都不认为家里的活儿就应该全都交给女人来做。
但他也很清楚,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其中也包括女人,都认为家务活儿就应该由女人来做。
一行人重新在堂屋落座,一边心不在焉的说着话,一边等着饭菜上桌。
谢莞娘的动作本就麻利,更别提很多东西,她还提前一天就已经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准备好了。
有小阳帮着烧火,有邓小燕帮着洗菜切菜、洗米煮饭,有江远帮着递送东西、打水搬柴,谢莞娘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饭菜做好,装进了提前准备好的大盘子里。
她这边一个个把菜装盘,江远那边就一个个把菜送进正房。
正房堂屋和郝玉房间里的两张桌子,很快就摆上了不仅菜式,而且就连份量也一模一样的八个香味扑鼻的菜。
等到装着米饭的木盆也被江远送去正房,谢莞娘这才把她单留出来的红烧肉、白菜焖鱼丸、肉沫豆腐和白米饭,装进篮子递给邓小燕,“辛苦嫂子了,嫂子回家吃饭去吧。”
邓小燕很是不好意思,因为谢莞娘给她的红烧肉是两碗,并且谢莞娘还给了她一碗白菜焖鱼丸、一碗肉沫豆腐、两碗白米饭。
她接过篮子,“那我等下再过来帮忙洗碗。”
这是她们早就说好了的,是以谢莞娘闻言也只是微一颔首,“好。”
邓小燕提着篮子,欢天喜地的回家和她男人分享美食了,谢莞娘则是带着小阳,端着米汤去了正房堂屋。
堂屋里,汪小芝已经招呼着柳媒婆、陈母、陈大嫂和陈姑娘在饭桌前落座,听到脚步声,她立刻笑着朝谢莞娘和小阳招手,“就等你们俩了,快过来坐。”
屋子里的江远听到这句,这才放下心,开始和陈父、陈大哥、郝玉、陈召一起吃饭、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