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玉兰开得格外早,粉白花瓣簌簌落在太极殿前的汉白玉阶上。
殷遥身着月白织金襦裙,腰间缀着的双鱼玉佩随着步伐轻晃——那是用她与阿娜娅的半块玉佩重新熔铸而成,温润的玉色里,依稀可见暗红血丝蜿蜒如脉络。
"监国将军到——"
随着内侍尖细的唱喏,殿内三百群臣纷纷起身。
殷遥缓步走向主位,目光扫过阶下众人:
右丞相新换的朝服绣着金线云纹,袖口却隐约露出北疆狼头刺绣;礼部尚书捧着的贺表微微发颤,指缝间还沾着朱砂;而最末排的年轻御史,腰间玉佩与陆相书房暗格里的钥匙竟是同一块青玉所制。
"今日春宴,诸位不必拘谨。
"殷遥展开鎏金折扇,扇面绘着的并蒂莲在烛光下流转异彩,"只是......"她突然合扇击案,"为何有人在酒中下毒?"
殿内瞬间死寂。原望诚晃着手中半杯残酒,琥珀色瞳孔泛起冷光:"郡主好眼力,这毒无色无味,却能让人心力交瘁而亡,正是北疆失传己久的'蚀心散'。"
他挑眉看向右丞相,"丞相府前些日子,不是刚有商队从北疆归来?"
右丞相扑通跪地,官帽滚落:"将军明鉴!这定是奸人栽赃......"话未说完,江淮之己带着大理寺侍卫从偏殿冲出,手中铁索寒光凛凛。
当侍卫们扯开丞相衣袖,狼头刺青赫然在目,与阿娜娅脖颈处的图腾如出一辙。
混乱中,殷遥感觉后颈发烫。那个沉睡许久的疯狂人格突然苏醒,她看着阶下群臣惊恐的面容,心底涌起嗜血的冲动。
正要抽出袖中软剑,手腕却被温暖的手握住——谢迟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还记得在诏狱,你说要守护太平吗?"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殷遥深吸一口气,甩开谢迟的手却反手扣住他的手腕:"谢军师说得是,此等乱臣贼子,应交由大理寺秉公处置。"
她转头看向江淮之,"江大人,还请彻查到底。"
春宴不欢而散。
深夜,殷遥独自坐在书房,案头摆着新送来的密报:
边疆异动,有小股骑兵频繁骚扰;江南水患,却迟迟不见赈灾银抵达;更诡异的是,钦天监观测到紫微星黯淡,流言称"女主临朝,必生祸端"。
"姐姐。"阿娜娅掀帘而入,面纱下的眼神透着警惕,"我在丞相府搜出这个。"
她递来半卷残破的帛书,上面画着复杂的星象图,还有一行朱砂小字:"取双生之血,镇紫微星。"
殷遥的手指微微发颤。她想起血月之夜的禁术,想起陆相族谱里的诅咒,难道这场阴谋从未真正结束?
正思索间,窗外传来细微的响动。她反手甩出银针,却见原望诚翻墙而入,怀中抱着个檀木匣:"本皇子截获了北疆王的密信,里面的东西,你或许想看看。"
匣中躺着枚刻着梵文的青铜印章,还有一卷密信。
当殷遥展开信纸,瞳孔骤缩——上面赫然写着:"待双生血祭完成,北疆铁骑即刻南下,踏平大胤。
"而写信人落款处,印着的正是右丞相的私章。
"好个里应外合。"殷遥冷笑,将密信凑近烛火,"可惜,他们忘了一件事。"她转头看向阿娜娅,"妹妹,可愿随我演场戏?"
三日后,殷遥突然称病不出,将军府紧闭大门。
与此同时,京城流言西起,有人说监国将军中了巫蛊之术,也有人说双生诅咒即将应验。
第七日深夜,一辆马车悄悄驶出城门,朝着北疆方向疾驰——车上坐着的,正是戴着面纱的"殷遥"与阿娜娅。
而真正的殷遥,则带着谢迟、江淮之等人埋伏在城郊破庙。
当数十名黑衣人围攻马车时,破庙钟声骤响,大理寺的火把瞬间照亮夜空。
激战中,殷遥认出为首之人竟是失踪多日的礼部尚书,他手中的长剑,正是陆相当年的佩刀。
"原来你才是陆相的死忠。"殷遥挥剑逼退对方,"那些流言、毒酒、边疆异动,都是你们的手笔?"
礼部尚书突然癫狂大笑:"没错!双生本就是妖孽,唯有血祭才能保我大胤江山!"他猛地扯开衣领,胸口处纹着巨大的符咒,"陆相大人临终前留下遗命,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完成禁术!"
话音未落,他突然冲向阿娜娅。殷遥本能地挡在妹妹身前,却见谢迟的箭比她更快,精准射穿礼部尚书的咽喉。
鲜血溅在阿娜娅的面纱上,她颤抖着伸手触碰殷遥的肩膀:"姐姐,你没事吧?"
这一刻,殷遥突然感觉心底的黑暗彻底消散。她握住阿娜娅的手,转头看向并肩而立的谢迟、原望诚和江淮之。
月光下,西人的身影在破庙墙上交织成坚固的屏障,比任何符咒都更能驱散阴霾。
战后,殷遥在丞相府地窖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
密室里堆满与北疆往来的密信,还有一本账簿,详细记录着这些年私吞的赈灾银、军饷,甚至先帝的"补药"采购清单。
当她将账簿摔在朝堂上时,整个京城为之震动。
"即日起,彻查所有官员账目。"殷遥站在龙椅前,手持先帝遗诏,"凡与陆氏余孽勾结者,一律严惩不贷!"
她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我既受先帝托孤,便要还这天下一个太平清明!"
春去夏来,京城的百姓们渐渐忘记了曾经的恐惧。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不再讲述双生诅咒的故事,转而说起监国将军智破阴谋、守护江山的传奇。
殷遥依旧会在深夜处理奏折,案头总放着谢迟送来的安神茶,还有阿娜娅悄悄塞的蜜饯。
某个月圆之夜,殷遥登上城楼。
谢迟抱着兵书走来,原望诚晃着新酿的美酒,江淮之带着刚审完的卷宗,而殷顾允则咋咋呼呼地炫耀着破云营新制的弩箭。
阿娜娅站在她身边,轻轻哼着儿时的歌谣。
"在想什么?"谢迟的声音温柔。
殷遥望着万家灯火,嘴角扬起微笑:"我在想,或许这就是母亲期待的太平盛世。"
她握紧腰间的双鱼玉佩,感受着身边人的温度。曾经被诅咒的双生姐妹,终于在爱与信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途。
而大胤的故事,也将在他们的守护下,续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