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宫门尚未完全敞开,诗瑶牵着苏儿的手站在尚宫局侧门前,低声叮嘱道:“你先在这儿等着,我去安排一下。”
苏儿点头,眼中还残留着昨夜的惊惧与父亲离世的悲痛。她紧紧攥住衣角,像是怕一松手,这一切就会化为泡影。
诗瑶转身走入尚宫局,脚步轻快却稳重。昨日一夜奔波,虽疲惫,但她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冷宫老太监己逝,但他的遗愿得以完成,而他口中那句“秘宝藏于皇宫地下密室”更是让她心头一震。若真如此,这将是揭开前朝阴谋的关键一步。
她迅速召来一名心腹宫女,低声交代了几句。那宫女神色微变,随即领命而去。
不多时,一条隐秘的小径己被清理妥当,专供苏儿入宫使用。诗瑶再次确认无人注意后,才将苏儿带入尚宫局后院。
一路上,两人避开主道,绕过几处巡查点,顺利抵达冷宫入口。
冷宫守卫仍是那副冷漠面孔,见是诗瑶亲自带来的人,眉头微皱:“尚仪大人,冷宫不是随随便便能进的地方。”
诗瑶不动声色地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这是皇帝特许入宫的证人,有要事需查访旧案。若有违令者,后果自负。”
守卫脸色微变,迟疑片刻,终究没再多言,挥手让开道路。
穿过荒草丛生的石阶,冷宫内依旧寒气逼人。苏儿的脚步有些迟缓,眼神在斑驳的墙壁间游移,仿佛还能看到姐姐曾经的身影。
诗瑶轻轻推开门,屋内光线昏暗,唯有窗缝透出一线天光。老太监静静地躺在草席上,面容安详,嘴角仍挂着一丝释然的笑意。
苏儿扑跪在地,泪水终于夺眶而出:“爹……我回来了。”
她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握住老太监冰冷的手掌,哽咽难语。
诗瑶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片刻后,苏儿抬起头,泪眼朦胧中带着坚定:“诗尚仪,你说得对,我要知道真相。”
诗瑶点头,走到老太监身旁,低声说道:“老大人,您曾说秘宝藏于皇宫地下密室,能否告知具置?”
苏儿也屏息聆听,眼中满是期待。
老太监嘴唇微动,声音几不可闻:“密室……在御花园西角……有一块刻着龙纹的青砖……钥匙……是一把龙形玉钥……由一位旧日掌事女官收藏……”
诗瑶心中一震,继续追问:“那位掌事女官是谁?她现在何处?”
老太监缓缓闭上眼,气息渐弱,最终再无声息。
苏儿哭倒在父亲怀中,久久未起。
诗瑶沉默良久,轻轻合上老太监的眼睑,低声承诺:“我会找到那把玉钥,也会揭开这段尘封的秘密。”
她起身,回头看向苏儿:“你愿意留下来帮我吗?”
苏儿抹去眼泪,用力点头:“我愿意。”
离开冷宫后,诗瑶立刻召来几名可信的旧部,开始调查那位掌事女官的下落。据宫中老人回忆,那位掌事女官姓林,曾在先帝时期执掌内务,后因宫廷变动被调往偏僻宫殿,从此销声匿迹。
线索虽断,但诗瑶并未气馁。她决定亲自前往档案房,查阅旧年记录。
档案房位于尚宫局深处,平日少有人至。诗瑶借口整理旧档,独自进入,翻阅那些泛黄的卷宗。
时间一点点过去,她的手指在一页泛黄纸张上停顿——
“永昌六年,掌事女官林氏奉旨掌管皇室内库,赐龙形玉钥一枚,用于开启地下密库。”
诗瑶心头一跳,继续往下看:
“永昌八年,林氏因牵涉前朝余党案,被贬至北苑,后无音讯。”
北苑,那是座早己废弃的宫殿群,位于皇宫北角,常年冷清。
她合上卷宗,目光坚定。
翌日清晨,诗瑶借故出宫采买,实则悄然前往北苑。她深知此行凶险,若贵妃察觉她在追查玉钥下落,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途中,她特意绕道南城,以防被人跟踪。然而,在经过一处小巷时,她注意到街边几个混混正鬼鬼祟祟地盯着她。
其中一人眼神犀利,身形矫健,不似寻常街头流氓。
诗瑶不动声色地继续前行,待走到一个岔路口时,突然加快脚步拐入一条小巷。身后果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她一边拉着苏儿疾行,一边低声吩咐:“记住这条路,若我遭遇不测,立刻返回尚宫局找人求援。”
苏儿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眼看追兵逼近,诗瑶猛地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那几人,厉声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尾随朝廷官员办案!”
那几人愣了一下,为首之人皱眉道:“你是谁?”
诗瑶从怀中取出尚宫局令牌,冷冷道:“尚宫局女官在此查案,尔等若是识相,立刻退下!否则以妨碍公务论处!”
几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会撞上宫里的人。犹豫片刻后,他们终究不敢贸然动手,讪讪退去。
诗瑶这才松了口气,拉着苏儿继续前行。
绕道半晌后,她们终于抵达北苑。这里杂草丛生,残垣断壁间透着一股凄凉之气。
诗瑶西下打量,很快发现一座破败的小屋,门口挂着一块斑驳的木牌,隐约可见“林”字。
她推门而入,屋内灰尘弥漫,蛛网遍布。角落里,一只老旧的木箱引起她的注意。
她走过去,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几本旧书和几件衣物,最底下,赫然躺着一把玉质钥匙,雕刻着精细的龙纹。
诗瑶伸手拿起钥匙,心跳不由自主加快。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她猛然转身,只见窗外站着一人,正是贵妃身边的贴身侍女——红鸾。
红鸾嘴角含笑,语气轻佻:“诗尚仪倒是手脚快,不过这东西嘛……恐怕不属于你。”
诗瑶心中一沉,握紧手中的玉钥,淡淡一笑:“那就看看谁能先把它送出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