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蒙马特高地的薄雾,为狭窄的街道镀上一层金色。
叶枫和伊丽莎白沿着蜿蜒的石阶向上走,两侧是各具特色的画廊和小店。
空气中飘着新鲜出炉的面包香气,混合着咖啡的醇厚。
"就是那家,"伊丽莎白指着前方一栋爬满常春藤的老建筑,"艾玛说画廊在二楼。"
推开厚重的木门,里面是一个光线柔和的空间。
墙上挂满了水彩和油画,风格各异但都带着明显的东方韵味。那位会说中文的白发老人从里间走出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欢迎,"他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说,"丽莎和叶先生,对吧?"
叶枫惊讶于老人的记忆力——他们只在买画时见过一面。
老人自称皮埃尔,年轻时曾在华国留学,回国后开了这家专门推广亚洲艺术的小画廊。
"我看了丽莎的艺术中心资料,"皮埃尔请他们坐下,递上手工制作的茶杯,"很有创意,特别是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伊丽莎白接过茶杯,茶香立刻弥漫开来——是上好的龙井。
"您的画廊很有特色,"叶枫环顾西周,"在巴黎很少见到这么专注亚洲艺术的场所。"
皮埃尔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正是我想跟你们谈的。"
他站起身,从抽屉里取出一份企划书,"我年纪大了,想找个接班人继续这份事业。"
企划书详细说明了一个名为"东方与西方"的艺术交流计划,旨在将华国传统艺术引入欧洲,同时将西方艺术教育理念带回华国。
"巧合的是,"皮埃尔微笑道,"这名字和丽莎大学时的梦想一样。"
伊丽莎白惊讶地抬头:"您怎么知道?"
"艾玛告诉我的,"皮埃尔眨眨眼,"她说你们大学时就想开这样一家画廊。"
叶枫翻阅着企划书,内容详实可行,甚至包括了具体的艺术家名单和展览计划。
最吸引人的是,皮埃尔愿意提供他在蒙马特的这处房产作为基地,只保留一小部分股权。
"为什么选择我们?"叶枫谨慎地问。
皮埃尔望向窗外:"我观察亚洲艺术在欧洲的发展三十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他转向伊丽莎白,"而你,丽莎,既有华国背景又了解西方艺术教育,是最佳人选。"
离开画廊时,阳光己经驱散了晨雾。
伊丽莎白挽着叶枫的手臂,两人沉默地走在蒙马特的小巷中,各自消化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
"你怎么想?"最终,叶枫轻声问道。
伊丽莎白停下脚步,望向远处巴黎的全景:"很,但...孩子们还小,我们不可能搬到巴黎。"
"远程合作呢?"叶枫思索着,"皮埃尔提到可以定期来华国办展。"
伊丽莎白摇摇头:"艺术需要亲力亲为,远程很难把控质量。"她叹了口气,"或许时机未到。"
叶枫握紧她的手:"至少这是个开始,说明你的理念有价值。"
午餐是在蒙马特一家小餐馆解决的。
露天的座位可以俯瞰巴黎全景,远处埃菲尔铁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伊丽莎白一边吃沙拉一边查看手机。
"艾玛发来了卢浮宫教育部负责人的资料,"她把手机递给叶枫,"弗朗索瓦·勒克莱尔,专攻数字化教育项目。"
资料显示,勒克莱尔是卢浮宫数字化的关键人物,主导了多个虚拟展览项目。
他与华国故宫博物院有过短暂合作,对东方艺术很感兴趣。
"下午的会面有戏,"叶枫点点头,"他应该能理解我们的需求。"
吃完午餐,他们乘地铁前往卢浮宫。
与上午安静的蒙马特不同,卢浮宫广场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金字塔入口前排着长队。
"我们走员工通道,"伊丽莎白领着叶枫绕到侧面一个小门,"艾玛给了通行证。"
卢浮宫内部比叶枫想象的还要宏伟。
穿过长长的走廊,两侧是精美的雕塑和壁画,他们来到位于黎塞留翼的教育部办公室。
弗朗索瓦·勒克莱尔是个西十出头的高瘦男子,戴着一副圆框眼镜,说话快而清晰。
与上午文化部的正式谈判不同,这次会面更像是一场专业交流。
"丽莎的艺术中心理念很吸引我,"勒克莱尔首言不讳,"特别是如何让儿童理解传统艺术。"
他展示了卢浮宫最新的儿童互动项目——通过触摸屏和AR技术,孩子们可以"修复"名画上的损伤,或为雕塑"上色"。
"我们需要类似的技术,"叶枫说,"但对象是华国传统水墨和书法。"
勒克莱尔眼前一亮:"有意思!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但需要华国艺术专家的配合。"
会谈持续了两个小时,远超预期。
最终达成了一个初步协议:卢浮宫提供技术框架,华方提供艺术内容,先在伊丽莎白的艺术中心试点,成功后推广到更多机构。
"还有一个提议,"临别时勒克莱尔说,"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考虑交换展览——卢浮宫的珍品复制品去华国,华国的传统艺术精品来巴黎。"
走出卢浮宫时,夕阳己经西斜。叶枫和伊丽莎白沿着塞纳河漫步,消化着这一天的收获。
"比预期顺利多了,"伊丽莎白兴奋地说,"勒克莱尔的项目正好解决了我们中心的痛点。"
叶枫点点头:"张毅也会高兴的,这比文化部的条件好多了。"
他们决定在河畔的一家咖啡馆小憩。咖啡馆的露台上,一位街头画家正在为游客画肖像。
伊丽莎白注视着画家的手法,突然说:"皮埃尔的提议...或许可以换个方式合作。"
"怎么说?"
"不接手画廊,但可以成为他们在华国的合作伙伴,"伊丽莎白眼睛发亮,"艺术中心可以定期举办'东方与西方'主题展,引进法国艺术家,同时推送华国新锐。"
叶枫握住她的手:"这个主意好,既不用搬家,又能实现你的梦想。"
手机突然震动,是艾玛发来的消息:"紧急!圣罗兰艺术基金会对丽莎的项目感兴趣,明天能见面吗?"
伊丽莎白惊讶地看向叶枫:"圣罗兰基金会?那可是法国顶级艺术基金!"
"回复她可以,"叶枫毫不犹豫地说,"这种机会不能错过。"
晚餐是在艾玛推荐的一家米其林星级餐厅。
小小的餐厅只有十张桌子,但菜品精致得如同艺术品。伊丽莎白拍了每道菜的照片,说要回去给孩子们看。
"今天真是不可思议的一天,"她举杯轻碰叶枫的杯子,"上午皮埃尔的提议,下午卢浮宫的合作,现在又是圣罗兰基金会..."
叶枫抿了一口红酒:"说明你的理念打动了他们。"
回到公寓己是深夜。伊丽莎白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艺术中心的资料,为明天的会面做准备。
叶枫则给张毅发了邮件,汇报卢浮宫的进展。
"圣罗兰基金会是什么来头?"叶枫一边打字一边问。
"法国最有影响力的私人艺术基金之一,"伊丽莎白头也不抬地回答,"专门支持创新艺术教育项目,能得到他们的资助是很多机构的梦想。"
叶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巴黎。
这一天的收获远超预期,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平衡这些机会与现实?孩子们的教育、华国的事业、巴黎的合作...
伊丽莎白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思绪,走过来靠在他肩上:"别担心,我们会找到平衡点的。"
"我知道,"叶枫搂住她的腰,"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
伊丽莎白仰头看着他:"还记得我们刚认识时说的话吗?'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准备了这么久,现在机会来了。"
叶枫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明天会是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