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地质局的灰色办公楼前,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
霍恩推开车门时,一阵冷风卷着枯叶从水泥地面刮过。
他下意识紧了紧驼色呢子大衣的领口,左手仍紧紧抓着那个牛皮纸包裹。
地质局的旋转门缓缓转动,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大厅里的暖气扑面而来,夹杂着复印机运作的臭氧味和陈旧纸张的气息。
前台值班员抬起头,眼镜片上反射着电脑屏幕的蓝光。
"您好,预约了吗?"
叶枫上前一步:"我们约了李志明先生。"
值班员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塑料按键发出清脆的响声。
"三楼305,勘探队办公室。"她递过两张访客证,塑料卡片还带着打印机余温。
电梯上升时,霍恩注视着楼层数字跳动。包裹的一角被他捏得有些皱,牛皮纸发出细微的摩擦声。电梯停在三楼,门开时传来隐约的电话铃声。
305办公室的门半开着,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正在整理文件柜。
他穿着深蓝色工装,胸牌挂在脖子上,随着转身的动作轻轻晃动。
"你们是...茶室来的?"李志明的声音有些沙哑,手指无意识地着胸牌的边缘。
霍恩点点头,将包裹放在会客茶几上。茶几的玻璃面下压着一张老照片,画面里几个穿地质制服的人站在山脚下。
"这是我叔叔。"李志明指向照片角落的一个模糊人影,"出事前两个月拍的。"
叶枫在沙发上坐下,人造革坐垫发出轻微的排气声。"我们想知道,他最后那次上山..."
李志明转身从文件柜里取出一个铁皮饼干盒,生锈的铰链发出刺耳的声响。盒子里是一叠发黄的工作证和几张车票存根。
"那天本来不是他值班。"他翻找着,指甲缝里沾着些许机油,"临时替老张去的。"他的手指停在一张泛黄的派车单上,"北山勘探点,现在那个区域己经封了。"
霍恩解开包裹,采茶日志的皮革封面在办公室的荧光灯下显得更加陈旧。"这个你见过吗?"
李志明的手突然抖了一下,一张票据飘落到地上。"叔叔的笔记本..."他弯腰去捡,后颈处露出一道疤痕,"我以为都烧掉了。"
办公室的窗户没关严,冷风从缝隙钻进来,吹动了桌上的日历纸。2011年12月的页面己经卷起一角,露出底下崭新的2012年日历。
"北山勘探..."霍恩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具体是什么项目?"
李志明走到电脑前,键盘在他手下发出急促的敲击声。"我查查档案。"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显出疲惫的青色,"那年的资料不全,系统里只有基础记录。"
打印机突然开始工作,吐出几张纸。
李志明将打印件递给霍恩:"常规矿物普查,但..."他的手指在某一处点了点,"带队的是省里的专家,不是我们局的。"
叶枫凑过去看,纸张上的油墨有些晕染,但还能辨认出"特别勘探组"几个字。
后面的具体人员名单却被墨水污渍遮住了大半。
"你叔叔回来后,说过什么吗?"霍恩问道,钢笔悬在笔记本上方。
李志明望向窗外,远处是金华北山的轮廓。"那晚他首接去了医院。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只说...山上的石头会唱歌。"
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暖气片的流水声隐约可闻。
霍恩的钢笔在纸上写下"声波共振?",墨水在纸上微微晕开。
"能去北山看看吗?"叶枫问道。
李志明摇摇头:"封山五年了。"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串钥匙,"不过档案室有当年的样品,如果..."
走廊上突然传来脚步声,李志明迅速合上饼干盒。一个穿制服的中年人探头进来:"小李,局长找你。"
"马上去。"李志明应道,等人走远后才压低声音,"样品在B区17柜,我可以带你们去看,但只有十分钟。"
档案室在地下二层,潮湿的空气中飘着樟脑丸的味道。
李志明的钥匙串在昏暗的走廊上叮当作响。B区的金属柜排列得像迷宫,柜门上的编号漆己经斑驳。
"这里。"他在一个绿色铁柜前停下,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柜子里是整齐排列的标本盒,每个都贴着泛黄的标签。
李志明的手指在盒子间移动,最后停在一个没有标签的黑色塑料盒上。
"应该就是这个。"他小心地取出盒子,塑料表面凝结着细小的水珠。
霍恩接过盒子,放在一旁的金属桌上。
桌面的寒气和塑料盒的冰凉透过手套传来。掀开盒盖时,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飘散开来。
盒子里是几块不起眼的灰褐色石块,表面有细密的孔洞。
叶枫拿起一块对着灯光,石头的横截面在强光下呈现出奇特的纤维状结构。
"像茶叶..."他喃喃道。
李志明的对讲机突然响起,静电噪音中传来局长的催促声。
"我得上去了。"他紧张地看了眼手表,"你们...五分钟。"
霍恩己经取出相机,闪光灯在昏暗的档案室里格外刺眼。
快门声接连响起,石块各个角度的特写被记录下来。
他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着石块的轮廓,笔尖偶尔因为用力过度而劈叉。
"还有这个。"叶枫从盒子底部摸出一张折叠的纸条,纸张己经脆得几乎要碎裂。
展开后是一幅手绘的路线图,角落里写着"声波采样点"和一组日期。
李志明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时,霍恩刚好合上笔记本。
年轻人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局长发火了,你们得..."
"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叶枫将石块放回盒子,"你叔叔出事那天,是谁发现他的?"
李志明的手停在半空,档案室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护林员。"他最终说道,"但..."他的声音几乎听不见,"那人第二年就调走了,没人知道去了哪。"
回到地面时,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在地质局前的广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霍恩站在台阶上,望着远处的北山轮廓。山腰处有一片明显的空白,像是植被被人工清理过。
"现在怎么办?"叶枫问道,相机挂在脖子上,镜头盖还开着。
霍恩没有立即回答。他翻开采茶日志的最后一页,将那张路线图放在旁边对比。
两张图的线条在某些地方惊人地重合,尤其是标注采样点的位置。
"上山。"他最终说道,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
一辆出租车缓缓驶来,轮胎碾过枯叶的声音格外清晰。
霍恩上车时,包裹里的采茶日志不小心碰到了车门,一张夹在书页间的老照片飘落在地上。
照片背面朝上,露出一行褪色的钢笔字迹:"声波采样组留念,2006.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