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逆袭商海

第三十七章 浪涌香江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8:逆袭商海
作者:
冰城酒家
本章字数:
5380
更新时间:
2025-06-10

香港,台风"黛西"刚刚过境,铜锣湾街头还积着浅浅的水洼。

二十岁的林建成站在临海国际会议室的落地窗前,望着乌云间透出的几缕阳光。身后,十几名高管正在为洛克菲勒注资做最后准备。

"林总,合同都审核好了。"法务总监陈志明推了推眼镜,"但有个新情况——摩根士丹利也想参与这轮融资。"

林建成转过身,阳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条件呢?"

"两千万美元,只要5%的股份,而且..."陈志明递上一份文件,"不要投票权。"

这个出价明显优于洛克菲勒。林建成接过文件,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敲击。前世几十年的商海经验告诉他,华尔街不会做亏本买卖,摩根士丹利背后必有深意。

"先别急着回复。"他看了看手表,"霍二少几点到?"

"十点半。"王小军插话,"刚他秘书来电,说霍老想亲自见您。"

霍英东要见他?林建成心头一震。这位传奇爱国商人,在香港回归前的敏感时期,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神经。

"改到半岛酒店,安排最私密的包间。"

半岛酒店的象牙厅是香港最隐秘的商谈场所。林建成提前半小时到达,侍者刚斟好茶,霍老就在二公子陪同下走了进来。这位年近七旬的商业巨擘步伐稳健,眼神锐利如鹰。

"后生仔,坐。"霍老一口地道的粤语,示意林建成不必拘礼。

茶过三巡,霍老首奔主题:"听说摩根想入股?"

"是的,条件很优厚。"林建成如实相告。

"优厚到反常,对吧?"霍老轻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份剪报,"看看这个。"

剪报是《华尔街日报》的一则边栏新闻:美国商务部拟将部分苏联技术列入禁运清单。林建成瞳孔微缩——临海国际在列宁格勒的设计中心,确实引进了一些苏联的纺织专利技术。

"摩根背后是国防承包商。"霍老啜了口茶,"他们看中的不是你的服装生意。"

林建成恍然大悟。原来摩根士丹利是冲着苏联技术来的!这些在西方看来落后的纺织工艺,竟也成了禁运目标。

"多谢霍老指点。"林建成郑重道谢,"那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家族分两派。"霍老摆摆手,"老太太那支还算规矩,但她侄子跟军工复合体走得很近。"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林建成,"香江暗流多,后生仔要站稳脚跟啊。"

离开半岛酒店,林建成立即叫停了与摩根的接触,同时修改了与洛克菲勒的协议——增设严格的技术保护条款。老太太虽然不悦,但最终还是签了字。

"林,"签约仪式上,她意味深长地说,"你比实际年龄成熟得多。"

资金到账当天,临海国际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二十岁的林建成站在镁光灯下,宣布公司正式启动上市筹备工作。台下记者席里,苏雯望着这个西装笔挺的年轻人,眼中满是骄傲。

"林先生!"《南华早报》的记者举手,"作为香港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掌门人,您有什么感想?"

"临海国际是时代的产物。"林建成目光扫过全场,"改革开放给了我们这代人前所未有的机遇。"

发布会后,霍二少悄悄将他拉到一旁:"家父很满意你的表现。下个月有个北京来的考察团,点名要见你。"

这个信号再明显不过——临海国际己经进入了高层的视野。回到公司,林建成立即召集核心团队,重新规划发展战略。

"从现在起,苏联业务逐步收缩,重点转向内地和香港。"他在白板上画出示意图,"陈志明负责美国分公司;小军去广州筹备华南总部;秀兰姐继续坐镇列宁格勒设计中心..."

"那我呢?"苏雯轻声问。自从订婚后,她辞去了报社工作,正式加入临海国际负责公关部。

林建成温柔地看了她一眼:"你陪我去趟北京。"

北京之行比预想的更隆重。考察团由一位副部级领导带队,成员包括多个部委的司局长。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规格之高让林建成这个"民营企业家"受宠若惊。

"小林同志,你在苏联的实践很有意义。"领导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特别是工人持股的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会后,领导单独留下他,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香港回归在即,国家需要一批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企业家。你才二十岁,前途无量啊!"

这番谈话的分量,林建成心知肚明。回到酒店,他立即给香港公司发了传真,要求立即启动"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内地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

"领导很看重你。"苏雯帮他按摩着太阳穴,"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我知道。"林建成握住她的手,"所以我们必须走得更稳。"

北京归来,香港的深秋己至。太平山上的枫叶渐红,为这座喧嚣的都市添了一抹静谧。林建成和苏雯手牵手走在山顶小径,远处维港的游轮如玩具般漂在湛蓝的海面上。

"对了,"苏雯突然想起什么,"霍二少昨天来电,说有个慈善晚宴想请你参加。"

"什么主题?"

"教育。他们想筹建一所国际设计学院,希望你出任校董。"

这个提议让林建成眼前一亮。培养设计人才,正是临海国际长远发展所需。

"去,当然去。"他揽住苏雯的肩膀,"等学院建成了,你来当第一任院长。"

苏雯红着脸捶他:"我才多大啊..."

"我二十岁就当上市公司主席了。"林建成笑着躲闪,"你二十二岁当院长怎么了?"

两人笑闹着走下山道,像极了任何一对普通的小情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份平凡的幸福背后,承载着怎样的责任与压力。

慈善晚宴在霍家大宅举行。水晶吊灯下,名流云集,觥筹交错。林建成作为最年轻的嘉宾,引来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林生!"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转身看到的是丽华公司的张美玲,如今己是临海国际的得力干将,"有位客人想见您。"

她引荐的是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士——瑞典宜家家居的亚太采购总监安娜。

"林先生,我们对贵公司的设计理念很感兴趣。"安娜的英语带着北欧特有的冷冽,"特别是那种融合东西方元素的手法。"

原来宜家正在寻找亚洲合作伙伴,计划开发一系列具有东方特色的家居纺织品。这个意外的商机让林建成喜出望外。

"安娜女士,我们完全可以..."

洽谈正酣,宴会厅突然一阵骚动。霍老在众人簇拥下走进来,身边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林建成定睛一看,差点惊掉下巴——竟是华润集团的董事长!

"小林啊,来!"霍老招手,"老沈想认识认识你!"

这一晚,林建成结识了半个香港华商圈的核心人物。这些商界巨擘对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青眼有加,不仅因为他的商业成就,更因为他在苏联危机中保护工人权益的担当。

"后生仔,"临别时霍老拍着他的肩膀,"下个月有个去伦敦考察的机会,你准备准备。"

伦敦?林建成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普通商务考察。1990年的英国,正是香港回归谈判的关键一方。

回到公寓,苏雯己经睡了。林建成轻手轻脚地走到阳台上,望着夜色中的维多利亚港。远处,最后一班天星小轮正缓缓驶向九龙,船尾拖出一道银亮的水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