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9:学霸系统制霸全球

第4章 年级第一的代价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99:学霸系统制霸全球
作者:
今晚吃洋柿子
本章字数:
6268
更新时间:
2025-05-31

夜风掀起公告栏的边角,张轼的名字在月光下忽明忽暗。

次日清晨,晨雾还未完全散尽,张轼踩着的水泥地走进三中校门。昨夜母亲房间传来的咳嗽声仍在耳畔回响,而他口袋里攥着的体检单也被手心的汗浸得发软。

转过教学楼拐角,细碎的议论声扑面而来——

“看见了吗?高三(7)班的张轼,摸底考全科满分。”

“我表哥在教务处帮忙,说赵主任把他的试卷翻来覆去看了三遍,用红笔圈出了七处‘超纲解题步骤’。”

张轼脚步微微停顿,校服口袋里的手指轻轻蜷起——前世的此刻,也是这样的窃窃私语,像细针一样扎进他的耳膜。

他仰头看了眼公告栏上自己的名字,墨迹在晨露中晕开,倒像是一朵倔强的花。

“张轼!”

班主任李老师从办公楼跑出来,西装领口的两颗纽扣崩开了,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教案。

他额头上挂着汗珠,一见到张轼就把教案塞进他怀里:“赵主任调取了监控,说你上周西晚自习在图书馆待了三个小时,怀疑你……咳,说你接触过泄题渠道。”

张轼翻开教案,里面夹着一张打印纸——是图书馆的监控截图,画面中他的背影正对着靠墙的旧书架。

“李老师,”他的指尖划过照片边缘,声音平稳得像没有风的湖面,“我那晚在看《数学分析原理》第三版,架上那本蓝色封面的,书脊有两道折痕。”

李老师愣了一下,突然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去教师办公室。赵主任刚在会上说要现场重新测试,我跟他拍桌子了!”

推开办公室的门时,消毒水的气味猛地冲进鼻腔。

赵主任正坐在最里面的办公桌前,老花镜滑到了鼻尖,手里捏着一张数学试卷,红笔在“150”分上画了一个重重的圈。

“张同学。”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像锥子一样,“高三摸底考是全市联考,你的成绩比第二名高出整整42分。”他抽出一张空白试卷拍在桌上,“现在,我要你当着所有老师的面,重新做一遍这套题——难度和联考相当。”

张轼扫了一眼试卷右上角的“绝密”水印,前世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那时他被按在教务处做题,赵主任站在身后盯着,他的笔尖都在发抖。

但此刻,他能清晰地听见系统光屏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检测到学术质疑事件,激活‘知识解析’功能,当前研究效率提升至200%。”

“可以。”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指节抵着桌面,“但我需要半小时。”

赵主任挑了挑眉毛,办公室里的老师们纷纷抬起头。

李老师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喉结动了动,终究没有说话。

钢笔尖触碰到纸面的瞬间,张轼的瞳孔微微收缩——系统光屏正将每道题拆解成发光的脉络。

三角函数题的辅助线在视网膜上自动延伸,立体几何的投影像3D模型一样旋转,就连最后那道导数题的隐函数,都在他的脑内展开成清晰的泰勒级数。

二十分钟后,张轼放下了笔。

赵主任的手指捏得发白,他抓起试卷快速浏览,最后停在了压轴题的解题步骤上。

“这道题……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他声音发紧,“高三教材里没讲这个。”

“但竞赛大纲里有。”张轼垂下眼睛,“李老师上周推荐我参加数学奥赛,我借了图书馆的《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他顿了顿,“书里第127页,例题三就是类似的解法。”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吊扇转动的嗡嗡声。

李老师猛地站起来,教案“啪”的一声拍在赵主任的桌上:“我带了那本书,现在就去拿!”他转身时,西装下摆扬起,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秋衣。

赵主任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扯松领带,突然抓起张轼的新试卷:“行,算你过关。但下次月考——”

“下次我也会满分。”张轼打断了他,站起身时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看向窗外,阳光正穿透云层,把公告栏上的名字照得发亮。

放学时,张轼没有坐公交。

他绕到父亲工厂后面的小巷,想给张建国送午饭——母亲今早给他塞了一个保温桶,里面是萝卜炖排骨。

还没到厂门,就听见仓库里传来压低的争吵声。

“张哥,刘总那笔38万的货款拖了两个月,工人工资不能再缓了。”是工友老陈的声音,“财务说再撑三天,三天后要是还拿不到钱……”

“我知道。”张建国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明早我去刘总公司堵门,哪怕跪——”

“爸!”张轼猛地推开仓库门,保温桶的盖子“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他看见父亲蹲在机床边,裤脚沾着机油,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工资表,最下面一行“张建国”的名字被红笔圈了又圈。

张建国慌忙站起来,用袖子擦了擦脸:“小轼,你怎么来了?”他弯腰去捡保温桶,手指却抖得厉害,排骨汤溅在工资表上,把“38万”三个数字晕染成了模糊的一团。

张轼蹲下来,帮父亲整理散落的单据。

系统光屏突然在眼前弹出《未来十年经济趋势简报》,高亮的“2000年小型家电热潮”几个字刺得他眼眶发热。

“爸,”他按住父亲粗糙的手背,“别找刘总了。我有个客户,做微型电机的,正需要咱们这种高精度轴承。”

张建国愣住了:“你……哪来的客户?”

“清华的王教授。”张轼从书包里抽出一张信纸,上面是遒劲的钢笔字——正是前世他帮导师整理资料时,那位总板着脸的老教授亲手写的推荐信,“他说2000年家电企业会抢微型电机,咱们厂的技术,正好能接这单。”

张建国的手慢慢攥紧信纸,指节泛白。

他突然转身,用袖子狠狠抹了一把脸:“走,现在就去。”

当晚,张轼在书桌前翻看系统奖励的《生物制药前沿》时,听见父母房间传来压低的对话声。

“他最近太反常了。”张建国的声音带着鼻音,“以前数学考80分他都要哭,现在……今天那客户见了他,当场签了120万的订单。”

“小轼是长大了。”林曼轻声说,张轼能想象她抚着父亲后背的模样,“你没发现吗?他看我的眼神……像小时候我发烧,他蹲在床头给我盖被子那样。”

月光透过纱窗落在日记本上,张轼刚写下“工厂危机暂时解决”,就听见手机震动——是周明远发来的短信:“明晚六点,图书馆自习室,学习交流会,等你来。”

他盯着屏幕上的字,系统光屏突然弹出“周明远好感度 - 10,当前 - 58”。

张轼勾了勾嘴角,前世周明远也是这样,总爱用“交流”当幌子,实则拿竞赛题羞辱他。

但这次……他的指尖划过桌上的记忆芯片,那是今早图书馆签到的奖励。

第二天傍晚,图书馆自习室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

周明远靠在窗边,手里转着一支钢笔,看见张轼进来,嘴角扯出一个笑容:“听说张同学数学很厉害,这道题……你应该能解吧?”他把一张稿纸推过来,上面是一道复杂的数论题,题尾写着“2000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预选”。

张轼扫了一眼题目,系统的知识解析功能瞬间启动。

他拿起笔,草纸上的数字像活了一样,费马小定理、二次剩余、中国剩余定理依次铺展开来。

二十分钟后,他放下笔时,周明远的脸己经白得像一张纸。

“这道题……答案是103。”张轼把稿纸推回去,“对吗?”

自习室里响起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

几个原本围过来看热闹的学生凑过来,看了一眼解题步骤,纷纷后退两步。

周明远的钢笔“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发梢遮住了他扭曲的表情。

回宿舍的路上,张轼闻到风里有一股铁锈味。

他皱着眉头加快脚步,刚拐进楼道,就听见“咚”的一声。

林曼扶着墙,手里的菜篮摔在地上,土豆滚得到处都是。

她脸色发白,额角沁着冷汗,看见张轼,勉强笑了笑:“小轼,妈刚才……突然头晕,扶着墙缓了一会儿。”

张轼冲过去扶住她,指尖触到她的手腕时吓了一跳——烫得惊人。

他想起系统里的“慢性肾病早期干预方案”,喉咙发紧:“妈,明天我请假,咱们去市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林曼想摇头,却被他半扶半抱地推进屋里。

张轼蹲下来捡土豆,余光看见母亲扶着椅背慢慢坐下,指节攥得发白。

他捏紧口袋里的体检卡,系统光屏上“生物制药”板块的进度条突然跳动起来,像一颗急不可待的心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