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家队的训练场上,橙色风暴裹挟着灼热的竞技气息。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顾晗己跟着范戴克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健身房内,器械碰撞声与粗重的喘息声交织,荷兰队长将 30 公斤的杠铃片稳稳加在卧推架上:“试试这个重量,中场对抗也需要钢铁般的上肢。” 顾晗咬牙推起杠铃,汗珠顺着脖颈滑进运动背心,余光瞥见德利赫特正在隔壁深蹲架负重 200 公斤,后者冲他点头示意,眼神里满是认可。
战术室的氛围同样紧绷。科曼用激光笔在大屏幕上划出密密麻麻的线路,红色光点在顾晗的跑动轨迹上反复停留:“你的无球跑动能创造三个以上接应点,这正是我们破密集防守的关键。” 德佩突然起身模仿对手后卫,故意用滑稽的动作阻挡 “虚拟传球”,惹得全场哄笑。笑声中,顾晗迅速接过战术板上的马克笔,补充出一套反击变阵方案,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科曼摸着下巴露出赞许的微笑。
媒体的镜头早己对准这位新晋国脚。《电讯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专题报道,主标题 “橙衣军团的东方魔术师” 配以顾晗在曼城时期的十佳传球集锦。资深评论员范德萨在专栏中激情洋溢地写道:“顾晗的战术阅读能力堪比顶级指挥官,他的长传精度能为荷兰锋线输送致命炮弹。当他持球时,对手防线就像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被撕裂。” 配图是他在欧冠决赛中穿透皇马防线的经典传球瞬间,图片下方还贴心标注了传球时速与精准度数据。
然而,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国际足球》杂志在封面刊登 “荷兰足球的新实验?” 专题,文章尖锐指出:“华裔球员能否适应荷兰足球的全攻全守传统?统计显示,他在高压逼抢下的失误率比本土中场高出 12%,这种数据隐患可能在关键比赛中被放大。” 荷兰老牌足球节目《 voetbal 国际》甚至专门开设辩论环节,邀请名宿与球迷代表展开激烈讨论。前国脚范博梅尔首言:“国家队不是试验田,我们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成熟球员。”
社交平台上,球迷的争论更是愈演愈烈。Reddit 的足球板块中,“顾晗是否该首发” 的讨论帖热度持续登顶,支持者晒出他在曼城的关键比赛数据,用详实的图表证明他的实力;反对者则翻出他青少年时期代表中国参赛的旧闻,在评论区留下 “血统不纯”“无法代表荷兰精神” 等刺耳言论。Twitter 上,# 顾晗国家队首秀 #的话题阅读量短短一天突破 2 亿,相关讨论既有热情的加油助威,也有充满恶意的人身攻击。
远在曼彻斯特的周若曦,默默将这些负面消息截图保存。深夜视频时,她看着屏幕那头顾晗缠满冰袋的脚踝,轻声说:“你在绿茵场上的每一步,都比键盘侠的话语更有重量。” 顾晗疲惫地笑了笑,眼神却依旧坚定:“他们越质疑,我越要证明给所有人看。”
当荷兰队公布对阵德国队的首发名单,顾晗的名字赫然在列。新闻发布厅内,闪光灯此起彼伏,德国记者率先发难:“作为国家队新人,你如何应对穆勒的针对性防守?” 顾晗握紧话筒,目光扫过墙上克鲁伊夫的名言 “足球是场上 11 人的象棋”,沉稳答道:“我会像拆解曼城战术一样,找到每一个破局点。” 次日训练,他主动加练至深夜,月光下,橙色球衣上的郁金香刺绣在草皮上投下倔强的影子,仿佛在无声回应着所有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