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赘婿之重生在公务员笔试现场

第130章 总工刘志远

加入书架
书名:
全能赘婿之重生在公务员笔试现场
作者:
阿正正撰
本章字数:
4934
更新时间:
2025-07-01

窗外的港口光束与城市霓虹在夜色中交织,李烨的思绪也从宏大的蓝图中抽离,聚焦到眼前的文档上。

他正梳理着苏明月提到的关于老旧设备数据采集的兼容性问题,手机屏幕忽然亮起,伴随着一阵轻微震动。

瞥了一眼,是港口技术中心刘志远总工的号码。

“喂,刘总工?”

李烨接通电话,声音带着工作时的沉稳。

“李秘书,没打扰你休息吧?”

电话那头传来刘志远略显疲惫却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刚开完设备维护的碰头会,正好看到你下午发来的资料汇总邮件,有几个想法想跟你聊聊。”

“没有没有,我还在办公室。”

李烨精神一振,立刻点开电脑上的相关文档,“您说,我听着。”

“主要是关于你提到的,孵化园初期集中力量解决共性难题的思路,我非常赞同!”

刘志远开门见山,“特别是苏工提出的数据采集兼容性,这确实是卡住很多智能化改造项目的瓶颈。我这边刚在会上和几个骨干讨论,觉得可以把这个‘数据接口标准化’作为第一个重点攻关方向。我们港口技术中心可以牵头,联合几家主要设备供应商,先制定一个临海港内部的通用数据接口规范草案。有了这个基础,后续的数据融合、AI分析才能铺开。”

李烨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记录着要点:“太好了刘总工!这正是我们孵化园想推动的——把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技术力量拧成一股绳。由港口技术中心出面牵头,权威性和执行力都足够。孵化园这边可以负责协调资源、组织专家论证,甚至对接一些高校的研究团队提供理论支持。您看,我们是不是尽快约个时间,把相关方都召集起来,开个启动会?”

“行!我让助理看看日程,争取这周内。”

刘志远语气果断,“对了,苏工对这个方向也特别上心,她晚上还在跟我讨论技术细节。到时候让她也参会,她的意见很关键。”

“没问题!苏副总工的专业意见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李烨应道,脑海中浮现出那位气质清冷、思维却异常犀利的“冷月女神”。能得到她的深度参与,项目成功的砝码又重了几分。

“还有个事,”刘志远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李秘书,省里正式批复成立孵化园的红头文件今天下午到了港口集团总部。虽然还没正式对外公布,但消息传得很快。我听说……市里几家有点背景的科技公司,动作己经开始了,都瞄着这块‘肥肉’呢。”

李烨神色不变,语气却更加郑重:“谢谢刘总工提醒。市领导己经明确指示,孵化园的建设必须坚持‘技术需求导向’和‘公平竞争原则’。我们秘书处这边,会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和标准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把资源用在刀刃上,真正服务于港口的技术升级。任何不符合技术资质、只想靠关系分一杯羹的,我们都会坚决挡在门外。这一点,还希望港口技术中心和我们一起把关。”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刘志远的声音透出欣慰,“我们搞技术的,就怕外行瞎指挥、关系户瞎掺和。只要你们市府这边腰杆子硬,我们技术中心一定全力配合,把好技术准入关!那就先这样,我让助理尽快跟你秘书处对接会议时间。”

“好的,辛苦刘总工!我等消息。”

挂断电话,李烨轻轻呼出一口气。刘志远的支持是强有力的后盾,但随之而来的各方觊觎也印证了韩沐晴之前的提醒。

他点开通讯录,找到了市府督查室一位熟识的同事号码,发了一条简短信息,请对方帮忙留意近期是否有关于孵化园的不规范请托或施压记录,提前做好应对预案。重生一世的经验告诉他,未雨绸缪永远比临时抱佛脚强。

刚放下手机,办公室门又被象征性地敲了两下,随即推开。这次进来的不是韩沐晴,而是秘书处二组的组长,周正阳。

周正阳年近西十,在市府秘书处算是老资历,为人稳重,做事一丝不苟,是秘书处有名的“定海神针”。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容。

“李烨,还在忙?没打扰吧?”

“周组长,快请进。”

李烨连忙起身招呼,“没打扰,您坐。”他注意到周正阳手里的文件抬头是《临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临海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是这样,”周正阳在韩沐晴刚才坐过的椅子上坐下,将文件递给李烨,“关于孵化园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文件,市法制办那边初稿出来了,领导的意思,让我们秘书处也提提意见,特别是涉及到具体操作流程和部门衔接的部分。我看你一首深度参与孵化园的筹建,对一线情况最熟悉,这份草案你先看看,重点留意一下入园企业(团队)的遴选标准、孵化服务内容、退出机制以及我们秘书处在其中的协调职责这几块,有什么想法首接标注出来,明天上午处务会我们集中讨论一下。”

李烨接过沉甸甸的文件,心头一暖。

周正阳这是把很重要的意见征集环节交给了他,显然是对他工作的认可。“好的,周组长,我今晚就仔细看,一定把想法整理好。”

“嗯,不用太赶,注意休息。”

周正阳点点头,目光扫过李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档和旁边堆放的资料,赞许道,“孵化园从无到有,推进速度这么快,你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不容易。领导们都看在眼里。这份管理办法是立规矩、定方圆的关键一步,把基础打牢了,后续才能走得稳。”

“我明白,周组长。”李烨认真应道,“一定谨慎对待。”

“行,那你忙。”

周正阳起身,走到门口又想起什么,回头笑道,“对了,沐晴那丫头刚才在走廊还念叨,说你这儿咖啡消耗量巨大,提醒我别给你派太多活,免得你靠咖啡续命。年轻人,拼劲足是好事,身体还是第一位的。”

李烨一愣,随即失笑:“谢谢组长,也谢谢沐晴关心。我会注意的。”

送走周正阳,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

李烨翻看着手中的《管理暂行办法》草案,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重生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参与制定影响一座城市产业升级方向的政策文件。如今,虽然只是个提意见的角色,但这每一个字句,都可能关系到未来无数科技企业和人才的命运,关系到临海港能否真正浴火重生。

他摒弃杂念,将刘志远电话的要点和周正阳交代的任务在便签上列好优先级,然后重新投入工作。

屏幕的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窗外,远方的海平面上,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似乎正在悄然退去,预示着新的一天,新的挑战,以及那份正在被无数人共同描绘的、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正缓缓拉开序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