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山村趣味灭鼠(1)
渔翁顿时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原本的喜悦一扫而空。他硬着头皮将“尸体”拉到船边,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并非真正的死人,而是一个制作精良的稻草人。这稻草人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宛若真人一般,令人惊叹不已。渔翁将草人拉上船,发现它身上还插着二十支狼牙箭。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草人藏进了船舱。
这位渔翁是荆州附近的农民,冬闲时捕鱼,农忙时耕种。回到家后,他向家人展示了这个神奇的草人,大家都对它赞不绝口。令人惊讶的是,自从草人进了家门,原本鼠患成灾的房屋竟然变得安宁起来。过去,即使是凶猛的猫也无法完全阻止老鼠的肆虐,但自从草人到来后,老鼠仿佛销声匿迹,全家人都能睡个安稳觉。
转眼间,春去秋来,到了清明谷雨时节,农民们开始播种谷种。然而,田里的老鼠和麻雀却成了心头大患。渔翁灵机一动,想起了家中的稻草人。他将草人搬到田间,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田鼠和麻雀仿佛惧怕草人的威严,纷纷逃离,谷种得以顺利生长。
这个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农民们纷纷效仿,在田间竖起稻草人。久而久之,稻草人便成了农民们防鼠驱鸟的利器,这种方法也一直流传至今。
这些游客制作的稻草人哪里有震慑效果呀,萌萌呆呆的,一些麻雀甚至还停在那“稻草人”肩上东张西望,搞得那些游客灰头灰脸,尴尬不已。
金色的阳光洒在田野上,杨叶无奈地叹了口气,看着游客们笨手笨脚地尝试着编织稻草人。他撸起袖子,决定亲自动手示范。只见他熟练地将两根木棍绑成十字,稻草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灵巧地缠绕、填充,转眼间就勾勒出一个稻草人的雏形。最后,他随手捡起一件破旧的衣衫,为稻草人披上,戴上一顶草帽,一个栩栩如生的稻草人便呈现在众人眼前,让不少人敬佩不已。
“居士,你这稻草人看起来怎么好像断臂一样,有作用吗?”一个戴着遮阳帽,穿着花衬衫的胖乎乎的游客指着稻草人,满脸疑惑地问道。他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杨叶制作的稻草人,发现稻草人的“手臂”部分做得确实短了一些,穿上衣服后,衣袖有一部分空荡荡地垂下来,随着微风轻轻飘荡,远远看去,还真像一个断了手臂的人。
“呵呵!”杨叶顺着游客的目光看了看自己的“杰作”,笑着解释道,“这可不是我偷工减料,故意做成这样的,这里面可是有学问的!”
“哦?什么学问,说来听听?”另一个身材瘦高的游客也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
“你们想想看,”杨叶指着稻草人下垂的衣袖,继续说道,“这衣袖这样做,才能随风飘动,远远看去,就像稻草人在挥舞手臂一样,这样才能给那些破坏庄稼的鸟类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稻草人是活的,从而起到震慑作用,把它们吓跑。”
“原来是这样啊!”胖游客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我还以为是居士你偷懒了呢!”
“哈哈,怎么会呢!”杨叶笑着摇摇头,“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一个稻草人,一动不动地站在田里,很快就会被那些机灵的小鸟识破,到时候就起不到防鸟的作用了。”
“嗯,有道理,有道理!”周围的游客们纷纷点头称是。
“我以前在农村老家的时候,也见过不少稻草人,”一个穿着登山服,身材魁梧的游客说道,“为了对鸟类更加震慑,有些人还会在稻草人身上挂一些小铃铛,风一吹,铃铛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样一来,那些鸟类就更不敢靠近了。”
杨叶搞完这些正要回家,便看到不少的人扛着农具在田野间走动,而且还有一些村里的村民。
“他们这是要去干什么呀?”一个游客指着那些扛着农具,浩浩荡荡走在田埂上的村民,不解地问道。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好奇,显然,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少见到这样的场景。
杨叶也有些疑惑,他最近一直在忙着稻田里的事情,并没有听说村里要组织什么活动。他正想找个人问问情况,就听到旁边一个游客兴奋地说道:“我听说,他们是要去灭老鼠!我表哥就在里面!”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周围游客们的兴趣,大家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灭老鼠?真的假的?怎么灭啊?”
“用老鼠药吗?还是老鼠夹?”
“不会是用火烧吧?那也太危险了!”
那个知道内情的游客得意洋洋地说道:“我表哥说,他们要用一种很古老、很环保的方法灭老鼠,具体是什么方法,他没说,说是要给我们一个惊喜!”
“哇,听起来好刺激啊!我们也去看看吧!”
“对啊,去看看热闹!”
杨叶也来了兴趣,他决定跟着游客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灭鼠方法,能够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兴趣。
人群中,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游客推了推眼镜,问道:“为什么要灭老鼠啊?老鼠很猖獗吗?”
先前那个游客解释道:“是啊,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村里的老鼠特别多,到处偷吃东西,祸害庄稼。昨天一个村民说,他家里有一片水田,都被老鼠糟蹋了四分之一,损失惨重啊!”
“这么严重啊!那确实得好好治理一下了。”
“是啊,老鼠可是四害之一,不能任由它们猖獗下去。”
这时,杨叶才恍然大悟,原来村里最近老鼠泛滥,难怪要组织村民集体灭鼠。他知道,桃源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很少使用农药化肥,所以老鼠的数量才会相对较多。而现在,为了保护村民们的利益,村里决定采取行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