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有风

第13章为难

加入书架
书名:
处处有风
作者:
张杨曦
本章字数:
6862
更新时间:
2025-04-12

不是田秀丽小肚鸡肠,这事,实在是一言难尽。

爷爷刘茂全小时候聪明伶俐,他出生时家里条件不错。他的爹又是独生子,他的出生是让祖父母开心不己,实现了一个开门红!加上他的娘后面连续生了两个女儿,他那时很是受宠。

他爹跟别人学过武艺,又人高马大,力大无穷,一把七节鞭使的虎虎生风。就在县里谋了个差事,所以小有家产。

自古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的爷爷就做主送他上了私塾。他也很是争气,常得老先生夸奖。

谁知道他爹那时年轻气盛,有次与人争斗,失手伤了别人。那家人有亲戚在县衙做了个小官,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人家动动嘴就让他丢了差事又赔光了家产。

他的祖父母气病交加先后过世。

他爹只好老老实实回家种田,再加上个老人先后生病,家里生计就更艰难起来。

刘茂全没了护着他的祖父母,家里又艰难,书就要读不下去。

那时有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也就是太外公,几次路过私塾,看见他在私塾流连,问了他几句。觉得一个年仅十岁孩子这么想读书很是难得!

后来打听清楚他家窘迫,主动托人说,愿意供他读书,条件是以后要娶他的女儿,也就是奶奶李春芳。

奶奶长相不错,小小年纪就出落的身身姿高挑,大眼琼鼻,眉毛微浓,略显英气。

性格更是爽朗,与人为善,唯一的缺点就是她的娘就生了她一个,当地人称绝户头!

这是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人又很是迷信!认为娘怎样,女儿大概率也会怎样,怕她也不会生儿子!所以奶奶当年婚事不顺。

加上就她一个孩子,她的父母必须她来养老!这就意味着谁娶了她,就又多了两个老人要养活。那时生计非常艰难,谁都不愿意多两个负担!因此尽管长相性情都不错,也很是不被看好外。太外公未雨绸缪。

这边是女儿愁嫁,那边是前途渺茫,两家一商量就定了下来。

这时候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年轻人盲婚哑嫁的,被命运的齿轮推到了一起。

爷爷这边,太奶奶又生了一个女儿,最后又老蚌生珠,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二爷爷刘茂林。

奶奶家里条件不错,因太外公常年走街串巷,生意不大,却好过种田,很是有些家底。

她的父母怕她被人看不起,嫁妆很是丰厚。

婚后奶奶是吃苦耐劳,为人和善,孝顺公婆,善待弟妹。和爷爷也是情投意合,浓情蜜意。

进门两年后婆婆过世,奶奶更是长嫂如母,先后给三个妹妹选了不错的人家,又从自己嫁妆里挑出合用的,陪嫁给她们!

又又给亲手带大的小叔娶了媳妇。费心劳力的操持一家人生活。几乎掏空了自己嫁妆!

爷爷没有大成就,但也考了童声,因为战乱就没再去考试。

其实爷爷前有他祖父母养护,后来读书时又是得了他岳父的资助。所以老太爷并没有怎么管过他,感情就略显淡漠!

加上后来生活越发艰难,老太爷夫妻觉得他有岳父母靠着日子好过,奶奶娘家又没有兄弟做靠山。就很是隐晦的看不起奶奶!

其实无论何时,娘家就是女人的底气。

人就是矛盾的生物,一边享受着别人的物资,一边又嫌弃别人。甚至有些贪婪的想从别人身上获得更多。

他们一家人也是这样,嘴里吃着,手里用着,身上穿着奶奶从娘家带回来东西,还隐晦的嫌弃奶奶娘家是绝户头。

奶奶很是争气,进门就怀了身孕,三年抱俩还都是男娃。

老太爷和众小姑就更不敢明晃晃表现出什么,尽管奶奶靠实力打脸他们,但长期固有的习惯,还是让他们之间相互亲热不足。

奶奶因着独女的身份,习惯性隐忍,哪怕生了两个儿子扬眉吐气,还是宽厚待人。

奶奶性情宽厚,却不窝囊,相反她很是聪敏,爷爷也不迂腐。对妻儿很是爱护。

虽说看似全家供他读书,实际上他读书时弟妹并没出过力!妹妹们大的也就是才会帮忙捡柴做饭,小的还要他帮忙带着,更不用说最小的弟弟了。

所以爷爷读书和他的弟妹们没任何关系,更没有二奶奶郭如花常常挂在嘴边的:“俺一大家子供大哥读书,……!”云云的颇为不讲理的话。

说的多了,以她为首的她身边的人似乎都信了,连她娘家人在外也这么秃噜。几个姑奶奶也深以为然!

爷爷大刘茂林足足十六,你让一个刚出生小婴儿拱他哥读书?何况那时不知道在哪里啃泥吃的二奶奶郭如花!

就很奇怪的心理逻辑。其他人觉得,家里人供你读书了,你就要永久性无条件帮扶。

奶奶宽厚并不绵软,实在是长期受没娘家,没底气的心理,和大环境影响,才一首隐忍。但久了也还是忍无可忍!

实在是忍了又忍!

父母的养育之恩爷爷也回报给了弟弟妹妹,甚至用奶奶陪嫁的钱。一个人承担了他娘,也就是太奶奶的丧葬。

弟媳妇进门,她娘家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所以底气十足,趾高气扬,暗搓搓的看不起嫂子。按说你兄弟多跟别人毛关系,但她就是看不起绝户头的嫂子!

好吃懒做又搅家不贤,最后矛盾越来越多,老太爷也觉得有了小儿媳不需要大儿媳再洗衣做饭了。

结果也就,爷奶被净身出户分出来。但奶奶有坚强后盾啊!她爹娘全力帮助,把一间茅屋翻盖成三间。

他亲自指导孩子读书,大儿子刘心广聪明机智,官府征兵就去了军营,因为能写会算,又好歹跟他的爷爷学了些拳脚功夫很是立了些战功,步步高升做了不大不小的官。

战乱结束后小儿子刘心武也考了童生,得大哥帮扶进了衙门。老二又稳重能干。

一家人生活和美,人丁兴旺。

人就是奇怪的生物,他好过了他的父亲,弟妹觉得他就该帮扶他,有事都是老太爷过来通知,他们一家头都不伸就能指使动大哥一家,久了就习惯了。

佳敏没少嘟噜;他们一家都是二奶奶养的狗,让咬谁就咬谁!

这次同样如此,没看老太爷拄着拐一露面,在他家门外的百十号人马上散了!

佳慧听见二伯娘小声嘀咕“咱爷就是个人散!”惹来娘和姐姐低低的笑和奶奶的白眼。

但要说多无赖,倒也真没有,反正就是不甘、嫉妒,和一首没人打破的习惯!加上觉得哥哥有钱,心里不平衡吧!

老太爷也是习惯觉得大儿子不需要他心疼,有人帮扶,所以也就心偏的没边。

怎么办呢?也不能不管,二爷爷刘茂林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日子的确不好过。

二奶奶有点窝里横,农活马马虎虎,家里针线活计那是不堪入目,几个孩子小时候那叫一个邋遢,大冬天也是敞胸露怀,除了一张脸外全是灰,村人叫她家孩子:铜勺子铁把!

刘茂林那也是真能干,长相肖父,很是壮实,很有一把子力气。

长子刘心跃浓眉大眼,长相忠厚,也踏实能干。

却因为家里穷,没人愿意嫁,最后还是二姑奶奶给他说了门亲,女方长的那是一言难尽。

在佳慧看来,这个堂婶真正是霜打的茄子——没张开!丑是真的丑啊!

个子不足一米五,体重却有一百五!眼小如豆,满面横肉!眉毛稀拉几根,小小的鼻头被脸颊两边的肉夹住,就露出两个鼻孔以供她呼吸用!如果再多一点肉,佳慧怀疑就被埋没了!好吃懒做又小气,还不如她二奶奶。那真叫矮胖矬,偏又是贼眉鼠眼。

真的是白瞎了刘心跃。听说娶她进门前堂叔哭了好几次。

二伯娘抱怨归抱怨,也没其它办法,这时候很讲究家族抱团,他们也不是真正坏人,不过是不知道领情和理所当然罢了!

二爷爷糊涂归糊涂可那也是真能干,几个堂叔也能干,但这个时代只能干是不够的。

没牛耕地,种几亩地都是艰难。甚至粪肥都攒不出来。没有粪肥,地薄的很,产量极低,真的温饱不济。

几个儿子高大威猛,个个吃穷老子的架子。

女儿也因为娘活计不好,就跟着两个佳慧娘学了一手好活计,针线活做的漂亮,也是明丽大气的长相。

两家亲兄弟,也算没大矛盾,加上自己家一首能吃亏,他们还算是愿意贴着,就是老太爷明晃晃的偏心,那边不用出头都能得实惠,自然不会上蹿下跳。

所以老太爷今天一露面,众人再不甘心也散了。

饭后二伯套上吃饱喝足的牛去给二爷爷家耙地。其余众人都去下种。

爹和二伯跑了好几家,借了好几把锄头。一副全家出动把三亩地种好的架子。

二爷爷带两个堂叔和两个堂姑在地里等着了。都是能干活出力的人,也并不废话,锄的锄,撒种的撒种。

真的是人少看吃馍,人多看干活!地里人多干活快,很快就种出大片。

一会刘大山家,村长家,还有另几家村人也过来帮忙。实在是推不走,除了志宏志刚其他家人都是痛并快乐着!

这就为难了,别人目标明确——耙床!

自己家万般为难——先给谁用?

心下踌躇,手下不停!天不黑竟然把三亩地种好了!众人说笑着,捶着腰默契的不提关于耙床这个新晋宝贝的话题。但佳慧觉得他们眼睛里都跳跃着粑床。

各自把擦的铮亮的锄头扛在肩上,打着招呼散了,天不黑还要回自己地里赶会活。

爷爷长吁一口气。

娘和二伯娘她们面面相觑,真的太为难了!但是吧——嗯,不管了,难题交给男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