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代小娘子巧当家

第16章 黑市风波

加入书架
书名:
饥荒年代小娘子巧当家
作者:
半午
本章字数:
5156
更新时间:
2025-04-04

老槐树的叶子刚泛黄,转眼入秋了,今看着遍地金黄的颜色那么耀眼。

村口的黑市就活络起来。林小满背着半人高的竹篓,篓底垫着新收的核桃叶,叶子底下藏着晒干的党参和五味子,最上层盖着捆野山椒——这是给镇卫生院王大夫的“货”,换回来的西药能救村里孩子的痢疾。

她贴着墙根走,听见槐树后传来三声短哨,正是约定的暗号。刚要拐进胡同,三道手电筒光束突然从街角扫过来,巡逻队的红袖章在暮色里格外扎眼。“站住!”带头的张干事挥着木棍跑过来,“背的啥?打开检查!”

竹篓被倒在青石板上时,林小满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党参的土腥味混着核桃叶的苦香漫上来,她盯着张干事翻动的手,突然瞥见篓底夹层露出一角黄纸——那是给邻村虎娃的玉米面,用旧报纸包着,报纸上还印着虎娃娘的歪字:“给娃留口热乎的”。

“好啊,竟敢搞投机倒把!”张干事举着党参嚷嚷,“跟我们去公社!”林小满刚要分辩,巷口突然传来汽车轰鸣,军用吉普的灯光照亮了她发白的脸。赵刚从车上跳下来,军装风纪扣严整,却在看见她时,喉结明显滚动了一下。

“张干事,”他快步走过来,皮鞋在石板上敲出脆响,“公社让我们协助清查,这个交给我处理吧。”张干事看看他的肩章,不情愿地退后半步:“赵排长,这可是现行犯,你得公事公办。”

赵刚蹲下身,指尖划过竹篓里的山货,突然拿起那包玉米面,报纸上的铅笔字在路灯下清晰可见。他抬头望向林小满,发现她咬着嘴唇,眼睛却在拼命往旁边的破窑洞使眼色——那里住着三个没了爹娘的孩子,最小的妞子才五岁,昨天还趴在她膝头喊饿。

“咳,”他突然站起来,把玉米面塞回篓底,“查清楚了,这些都是给公社养殖场的饲料。”张干事往前凑:“饲料?党参能喂猪?”赵刚冷笑:“最新的青贮技术,你不懂。”说着冲战士们使眼色,“把东西装回去,别耽误老乡喂牲口。”

巡逻队走后,巷子里只剩蟋蟀的叫声。林小满靠着墙滑坐在地,后背蹭了满墙的灰:“谢谢赵排长……”话没说完就被打断:“谢什么谢!”赵刚压低声音,军装下的肩膀绷得笔首,“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罪?要是被带到公社,少说蹲半个月!”

她抬头看见他胸前的红星在夜色里发暗,突然想起他帮虎娃修漏雨的屋顶时,也是这样的语气。“我没卖钱,”她摸出裤兜里的布票,“王大夫用医药箱换的,这些山货能救三条命。”月光从槐树枝叶间漏下来,照见她手腕上的野藤手链——那是用他送的领章红线编的。

赵刚突然转身,从吉普里翻出个铁皮盒塞给她:“以后别干了,这是队里剩的粮票。”林小满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张全国粮票,还有半块没拆封的军用巧克力。“我不要,”她把盒子推回去,“你留着给战士们加餐。”

他突然蹲下来,和她平视,鼻尖几乎碰到她的草帽:“听着,林小满,明天开始我派人盯着村口,但你要是再敢……”话没说完就被巷口的咳嗽声打断,老猎人拄着拐棍站在阴影里,冲他们摆摆手:“赶紧散了,别招人眼。”

那晚赵刚敲开林家木门时,油灯己经快熬干了。林小满正在用锥子改军装,把裤腿裁下来缝成布袋:“赵排长半夜查岗啊?”他看着炕上堆的歪歪扭扭的布袋子,突然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是把八一军旗当裁缝铺料子?”

“小声点!”她把他拽进屋,窗纸漏进的月光里,能看见他肩章上的星徽发着钝光,“去年冬天下雪,虎娃穿露脚趾的鞋,还是你把胶鞋塞给他的,现在倒装正经了?”赵刚看着她鼻尖的灯油黑,突然从挎包里掏出张草图纸:“别废话,按这个改。”

图纸上画着带暗格的背篓,夹层藏在藤条编织的花纹里,开口处绣着极小的五角星——正是他用退伍战友的旧领章拆的线。“把山货藏暗格里,”他指着图纸上的阴影部分,“巡逻队查货时,只看得见上层的野菜。”

林小满摸着图纸上的铅笔印,发现每个尺寸都标得清楚,连藤条的编织密度都注了数字。“赵排长,您这是把军事测绘用在背篓上了?”她抬头笑,看见他耳尖在油灯下泛红,像熟透的山里红。

他突然站起来,撞得炕桌摇晃:“明天去镇上买藤条,我让通讯员开车送你。”走到门口又回头,从口袋里摸出枚铜纽扣塞给她,“缝在暗格上,扣紧了不容易散。”那是他军装第二颗纽扣,她曾看见他用牙咬开线重新缝过。

深秋的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油灯芯“噼啪”响。林小满摸着温热的铜纽扣,想起白天他挡住巡逻队时,身体几乎把她整个人护在身后,肩章上的绒毛蹭得她额头发痒。原来有些保护,不用大声宣告,就像他画的背篓暗格,藏得深,却实实在在能挡住风雨。

三天后,第一批“改良背篓”下了山。林小满背着新背篓走在镇街上,上层铺着新鲜的蒲公英和马齿苋,暗格里躺着晒干的木耳和核桃。赵刚派来的通讯员小王跟在五步外,假装看街景,却时不时用余光扫她的背篓。

在镇供销社后巷,王大夫接过山货,往她手里塞了包磺胺粉:“小满,听说你攀上解放军了?”她低头看手里的药,突然看见包装纸上印着“向解放军学习”的标语,想起赵刚趴在炕桌上画图纸的背影,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像春蚕吃叶。

回村的路上,小王突然指着她的背篓笑:“林大姐,你这五角星绣得比指导员的还工整。”她摸了摸藤条间的小红星,线脚果然细密——那是赵刚昨夜借着月光,用军用缝补套装绣的,针尖在他虎口上戳出个血点,却还嘴硬:“别夸,这是军事技能训练。”

暮色里,虎头村的轮廓渐渐清晰。林小满看见村口的老槐树下,赵刚正帮虎娃修木轮椅,军装袖子卷到肘弯,露出小臂上的旧伤疤。虎娃举着个野柿子往他嘴里塞,他偏着头躲,却笑得比阳光还亮。

她突然明白,这个总板着脸的军人,心里装着比军规更柔软的东西。就像他设计的背篓暗格,藏住的不只是山货,还有那些在匮乏岁月里,偷偷生长的善意与牵挂。而她绣在背篓上的五角星,终究会成为他们之间,不必言说的秘密。

当晚,赵刚在日志本上写:“黑市清查遇阻,林小满涉及非盈利物资交换,性质特殊。己制定‘伪装运输方案’,暂控风险。”停顿许久,又添了句:“藤编背篓承重测试达标,建议推广至山区物资转运。”钢笔尖在“林小满”三个字上划过,留下淡淡凹痕,像某种难以言说的心事,被小心地压进纸页深处。

山风掠过梯田,吹得新背篓的藤条沙沙作响。林小满摸着藏在暗格里的铜纽扣,突然觉得,这个秋天的风虽然带着凉意,却比往年温柔许多——因为有个人,愿意用军人的智慧,为她编织一个能挡住风雨的梦,哪怕这个梦,藏在背篓的暗格里,藏在未说出口的半句话里,却比任何誓言都更坚实,更温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