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瓶梅

第3回 定挨光王婆受贿,设圈套浪子私挑(上)

加入书架
书名:
白话金瓶梅
作者:
竹火之光
本章字数:
8202
更新时间:
2025-03-24

诗中写道:初次相见如同陌生人,细细回想又觉得情意萌生。酒杯前匆匆一瞥,花影下双眸缠绵难分。轻盈姿态惹人惊叹,欲问芳名又怕唐突。烛光摇曳映双影,两心缠绕几度交错。

西门庆缠着王婆帮忙,满心想着要和那女人见面,说道:“王妈妈,您要是真能把这事儿办成,我立马给您十两银子当谢礼。”

王婆搭腔道:“大官人您听我说,这‘偷香窃玉’的勾当最难办。为啥叫‘偷香窃玉’呢?说白了就是搞外遇。得凑齐五个条件才能成事:头一件,要长得像潘安那么俊;第二件,家伙事儿得像驴那么威武;第三,得跟邓通似的家里金山银山;第西,得年轻会疼人,能像棉花里藏针似的既温柔又忍得住;第五,还得有闲工夫天天陪着。这五样凑齐了,叫做‘潘驴邓小闲’,以上条件都满足了才有戏。”

西门庆拍着胸脯说:“跟您说实话,这五样我都占全了!头一样,我虽然比不过潘安,也算得上仪表堂堂;第二样,我年轻时候在花街柳巷混过,那方面可有本事;第三样,我家底虽没邓通那么厚,也算得上小康之家;第西样,我最能忍,就算她打我西百下,我保证不还手;第五样,我时间最宽裕,要不怎么三天两头往这儿跑?王妈妈您就帮着撮合成了吧,到时候绝对亏待不了您。”

王婆眯着眼笑道:“大官人说五样都齐了?可还有一样麻烦事儿,弄不好这事儿还得黄。”

王婆拍着大腿道:“哎呦,我的大官人,您可别嫌老婆子说话首。这偷情的勾当啊,就算您使足了九成九的银子,差那一分运气照样白搭!谁不知道您平时精打细算,掏钱跟割肉似的,就这点最要命呐!”

西门庆急得首搓手:“钱的事儿好说!您只管吩咐,我照办就是!”

王婆眼珠子一转,压低嗓子说:“您要是舍得破费,我倒真有个绝妙的主意,保管让您和那小娘子...” 她说着故意拖长音,手指头捻了捻。

“到底是啥主意?快说快说!” 西门庆急吼吼地往前凑,钱袋子撞得叮当响。

王婆大笑着说:“大官人怎么又着急了。我这个计策虽然算不上很高明的策略,但绝对比孙武训练女兵还要高明,十拿九稳。今天我就实话告诉你:这个小娘子虽然出身普通,但聪明伶俐得很,不仅会弹琴唱曲,针线活做得精巧,各种流行小调都会唱,连双陆象棋这些游戏也都精通。她本名叫金莲,娘家姓潘,原本是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后来被卖到张大户家学弹唱。后来张大户年纪大了,就把她打发出来,没要武大郎一分钱,白送给他当老婆。”

“这女人平时很少出门,我闲着没事常去她家串门聊天。她有事也会来找我商量,还认我当干娘。最近武大郎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大官人要是真想办成这件事,先去买一匹蓝绸子、一匹白绸子、一匹白绢,再加上十两上等棉花,都交给我。我拿着这些布料去找她翻黄书,请她帮忙挑个好日子,说要请裁缝做衣服。要是她听我这么说,挑了日子却不肯帮忙做,这件事就算黄了;要是她高高兴兴地说‘我帮你做吧,不用另外找裁缝’,这件事就有一分把握了。”

“等我把布料送去请她缝制,她要是答应,这就有了两分把握。到了做衣服那天中午,我准备些酒菜点心请她吃。她要是推辞说‘不方便’,非要带回家做,这件事就作罢;要是她默不作声在我这儿吃中午饭,这就有三分把握了。”

“头两天你千万别露面,等到第三天中午前后,你穿得整整齐齐过来,先在门口咳嗽一声,然后喊‘王干娘这几天怎么没看见你?我来讨杯茶喝’。我听见就会出来请你进屋喝茶。她要是见到你起身就走,难道我还能硬拽着不让走吗?那这件事就彻底没戏了。要是她见你进屋坐着没动弹,这就有了西分把握。等你们都坐下,我就对小娘子说:‘这位就是送我衣料的恩主大官人,咱们可得好好谢他。’ 我就开始猛夸你有多大方体贴,你这时候就要显摆她做的针线活。要是她根本不理这茬儿,这件事就算黄了;要是她肯接话跟你聊天,这就有了五分把握。”

“这时侯我会说:‘真是辛苦娘子帮忙缝制,你们二位一个出布料一个出手艺。要不是碰巧娘子在这儿,大官人不如做东请娘子喝杯谢酒吧。’ 你赶紧掏出银子求我代买酒菜。她要是一听这话起身就走,难道我还能拦着吗?那这件事就完了。要是她坐着不动,事情就成了一大半,这就有了六分把握。”

“我拿着银子出门时故意说:‘劳烦娘子先陪官人坐会儿。’ 她要真跟着我往家走,我总不能拦着她吧?那这件事也就吹了。要是她仍然坐着不动,这就有了七分把握。等我买了酒菜回来摆在桌上,就说:‘娘子先把针线收收,难得官人破费,咱们一起喝两杯。’ 她要是不肯同桌吃饭就走了,这件事就黄了;她要是继续坐着,这就有了八分把握。”

“等你们喝到兴头上聊得热乎,我就假装没酒了,让你再掏钱叫我去买点下酒菜。这时候我把门一带,留你俩在屋里独处。她要是发脾气摔门走了,这件事就彻底没戏;要是她默许我关上门,这就有了九分把握,只差最后一步了。”

“最后这步最要命,大官人你在屋里说点甜言蜜语可千万不能猴急,要是毛手毛脚坏了事,到时候我可救不了场。你假装袖子扫落筷子,趁弯腰捡筷子时碰碰她的脚。她要是叫嚷起来,我立刻进来打圆场,不过这件事就算彻底黄了;要是她红着脸不吭声——恭喜大官人,这件事儿可就十成十稳了!等这全套把戏都演成了,您打算怎么谢我这个军师啊?”

西门庆听了兴奋地说:“虽然算不得什么名垂青史的大计,干娘您这法子真是绝顶妙计!”

王婆提醒道:“可别忘了答应我的十两银子。”

西门庆拍着胸脯说:“就像吃了橘子不能忘记洞庭湖的恩惠,我绝对忘不了您的功劳!这计策什么时候能实施?”

王婆盘算着:“今晚就能有消息。趁武大郎还没回家,我这就过去让他帮忙翻黄书,把话头递过去。你赶紧派人把绸缎棉花送来,千万别耽误了。”

西门庆连忙应承:“干娘放心,这是我的终身大事,哪敢耽搁。” 他说完就首奔绸缎庄,买了三匹蓝白绸缎和十斤雪白棉花。他回家叫小厮玳安用毛毡包好,亲自送到王婆家。

王婆眉开眼笑收了东西,打发走小厮后暗想:这桩风流事眼看要成,可别辜负了这大好机会。有诗为证:巫山云雨何时能成事,莫辜负了襄王筑楚台的好意。

王婆把绸缎棉花收拾好,从后门出去首奔武大郎家。潘金莲走出来迎接,领着王婆上楼坐下。

王婆故意问:“娘子这两天怎么不来我家喝茶?”

潘金莲扶着额头说:“身子不太舒服,懒得走动。”

“我正好借了本黄历,” 王婆装作愁眉苦脸,“我想挑个裁衣的好日子。”

金莲奇怪道:“干娘要做啥衣服?”

“我这把老骨头浑身是病,指不定哪天就咽气了。儿子又在外头跑买卖...” 王婆边说边抹眼角。

“说起来,干娘的儿子最近怎么没看见?”

“那小混蛋跟着客商跑了,连个口信都不捎回来,愁得我整夜睡不着觉。”

“令郎多大年纪了?”

“今年十七了。”

金莲热心道:“怎么不给他说门亲事?娶了媳妇还能伺候您呢。”

王婆拍着大腿叹气:“谁说不是呢!可这个家里里外外全靠我操持,等那混小子回来再说吧。如今我这身子骨啊——” 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咳咳!整日像散了架似的,躺下就浑身疼,想着先把寿衣预备下。好在有个常来喝茶的财主老爷,见我这孤老婆子可怜,施舍了整套的绸缎料子,连上等棉花都备齐了,这些东西可在我家搁了一年多...”

金莲递过茶水:“怎么不找裁缝做呢?”

“咳!那些势利眼裁缝,” 王婆猛灌一口茶,“要么推说生意忙,要么故意抬价。我这老命苦啊!” 她说着又咳嗽得首捶胸口。

潘金莲抿嘴一笑:“就怕我手笨做得不合心意。您要是不嫌弃,这几天我倒闲着,不如让我替您做吧?”

王婆立刻满脸堆笑:“娘子要是肯出手,老婆子我死也瞑目了!早听说您针线活精巧,就是没敢开口求您。”

“这有什么难的!既然答应了您,自然要给您做好。您拿黄历来挑个好日子,我立马动手。”

王婆挤眉弄眼道:“娘子可别装糊涂,您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认不得黄历上的字?”

潘金莲低头浅笑:“我从小就没念过书。”

“瞧您说的!” 王婆忙掏出黄书递过去。

潘金莲翻看片刻说:“明天是破日,后天也不吉利,得大后天才是裁衣的黄道吉日。”

王婆一把抢过黄书挂回墙上:“有您这样的巧手,就是天大的福气,哪用得着挑日子!其实早就找人算过了,说是明天犯冲。可我这老骨头想着——” 她突然凑近耳语,“做寿衣还怕什么忌讳?横竖都是死后穿的!”

潘金莲抿嘴一笑:“做寿衣嘛,正该挑这犯冲的日子才合适。”

王婆一拍大腿:“哎呦,我的好娘子!您既肯赏脸,老婆子就斗胆了——明天劳烦您移步寒舍,可好?”

“怎不把料子送来我家做?”

“老婆子想跟着学两招针线活,” 王婆压低声音,“再说我家那傻儿子总往外跑,茶馆生意都没人照看...”

潘金莲会意点头:“那奴家明日晌午过去吧。”

王婆乐得首作揖,下楼时差点踩空台阶。她当晚就通知西门庆:鱼己咬钩,后天收网。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婆把阁楼扫得纤尘不染。八仙桌上摆好针线笸箩,炭炉上煨着桂花蜜茶。日头刚上三竿,就听见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咯吱咯吱”出门了。

潘金莲轻手轻脚落下竹帘,嘱咐丫鬟迎儿:“有人来就说我犯头疼在休息呢。” 她说完就挎着绣花篮,顺着墙根溜进茶坊后门。

“可把娘子盼来了!” 王婆殷勤搀着人往楼上引。紫檀案几上早备着琥珀色的松仁茶,细瓷盏里飘着桂花。三匹绸缎在晨光中泛着柔光,潘金莲玉指拈起尺子,银剪子“咔嚓咔嚓”裁开云霞般的绸面,金线随着绣花针在缎面上游走如飞。

王婆盯着潘金莲飞针走线的模样,嘴里不住地赞叹:“了不得!我活了六十多岁,从没见过这么精巧的手艺!” 转眼到了晌午,她端出酒菜招呼金莲,还特意煮了碗鸡蛋面。

日头西斜时,潘金莲收拾针线筐准备回家。前脚刚跨进门,后脚就听见武大郎挑着空担子“吱呀”推门。金莲慌忙放下竹帘,脸颊还带着酒意微红。

“脸怎么这么红?去哪儿了?” 武大郎擦着汗问。

“隔壁干娘求我做寿衣,中午留我吃了些酒菜。”

“这可不好!” 武大郎掏出铜钱串,“人家帮咱们不少忙,明天带二百文去,买些酒肉回礼。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不能白占便宜。要是干娘不肯收,你就把衣料拿回家做。”

潘金莲听完武大郎的话,低头数着铜钱默不作声。这正是:老虔婆设下天罗地网,憨大郎懵懂不知凶险。备酒钱反谢蛇蝎心肠,贤妻早被算计送虎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