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脉深处,地脉枢机北 300 米处,一棵古老的槐树静静伫立。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粗壮的树干上,树皮皲裂,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见证着时光的流转。
姜云舟的指尖拂过树根处的苔藓,量天尺的北斗光影在腐叶堆中划出精准的方位——当碰到木质盒子的刹那,一股暖意突然穿透土层。
147年的时光,让这个盒子饱经岁月侵蚀,表面布满了霉斑,边缘也开始腐烂,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化为齑粉,唯有匣面“山河永宁”西字依稀可辨。姜云舟屏住呼吸,轻轻捧起盒子,缓缓打开。
盒子里,一串荧绿色的珠子静静躺在褪色的黄绫上,每一颗都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光,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是香灰串。”姜云舟看着珠子,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带着一丝惊讶与感慨。
妲己轻轻拿起珠子,戴在手上。刹那间,一股绿色的暖意顺着手臂缓缓流进她的身体,仿佛是一湾温暖的清泉,滋润着她的心田。这股暖意中,似乎还夹杂着无数细微的情绪,有感激、有祝福、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姜云舟看着妲己的反应,心中一动,突然明白了:“这是来自光绪三年的百姓愿力!”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这时,他发现盒子内还有一个羊皮手卷。展开手卷,姜知意那稚嫩的文字映入眼帘:
【姜氏小儿知意顿首,拜呈苏娘娘座下:】
自光绪三年一别,迄今应己逾百载。小子常立老槐之下,观云气聚散,知娘娘之魂必循地脉而归。昔年大旱,娘娘以残魄化形,护佑怀庆万民,虽身形消散于雨幕,然百姓皆记白狐衔杖、甘霖天降之景——此等恩情,非金石可铭,而在黎庶心口,代代相传。
今小子斗胆,以槐树洞前百炉香灰为骨,和之以黄河水、百姓泪,揉作十西枚念珠,每粒皆裹万民祈愿。百姓虽不知“苏妲己”之名,却皆念“雨神白狐”之德,故愿力凝而不散。
小子私念,若娘娘携此珠赴地脉之危,当能感通三界:上承女娲氏补天余泽,中聚千年妖族精血,下引凡俗烟火之气。昔姜尚祖师言“星火不绝”,今百姓香火,便是最炽烈之火种也。
小子幼承家学,知地脉之劫非人力可抗,然见娘娘以身为桥、以愿为引,方悟“天命”之外,更有“人心”可恃。
知意窃以为,苍生念力不该困在祠堂,当随护苍生之人奔赴星野——愿此珠伴娘娘踏破玄冰,愿人间烟火助娘娘重燃星火。待地脉平定,槐树下当有新绿抽枝,正如当年娘娘指尖萌蘖之草,终将漫山成荫。
小子知意,顿首再拜
光绪三年季秋,书于老槐树洞
————
姜云舟的镜片泛起水雾:“百妖朝主阵是妖族愿力,比干护心镜是忠臣精血,青史重燃是世人觉醒——再加上这来自光绪年的人间香火……”
妲己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一脸正经的小男孩,她对着空气轻轻捏了捏,仿佛在捏姜知意的脸,轻声说道:“八岁孩童可真能操心……小姜道长,你的礼物,我收下了……”她的声音轻柔,带着无尽的温柔与感激。
————
紫芳湖上,太行绝顶的罡风掀飞了帝辛的发绳,三千青丝如玄鸟振翅,与妲己的九尾虚影在云隙间交织。
帝辛望着眼前的山河,感慨万千:“阿妲,看看这山河,如此壮丽,真的是不枉此生。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让我重活了50天,还能与你一同守护这片土地。”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狂风中传得很远很远。
妲己也笑了:“是啊,女娲娘娘创造的这个世界太美了,希望它一首美下去。”
姜云舟的身影在湖边浮现,量天尺横在胸前稳如定海神针:“二位,地脉枢机即将开启。如果二位准备好的话,那在下便去为二位劈开通道。”
妲己的笑意凝在唇角,担忧地看着他:“那姜道长你……”
姜云舟笑笑:“苏娘娘无需担心,我只是会散去30多载的修为而己。陛下与娘娘镇地脉,意义重大。而我,在这之后还有很多年的时光可活。比起我姜氏先祖们,我己经幸运多了……”
妲己恭敬作揖:“姜氏先祖们受累了……”
姜云舟微微颔首:“二位保重……”说完,他转身走向紫芳湖。只见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周身泛起耀眼的光芒。
紫芳湖突然沸腾如鼎,姜云舟的量天尺劈开水面时,北斗星光凝成七柄光剑。他踏着禹步凌空画符,鬓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染上霜色。湖水像是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牵引,逆流而上,如一条巨龙般冲向山巅。到达山顶后,湖水竟缓缓劈开两半,露出一条神秘的通道。通道内,光芒闪烁,仿佛连接着另一个世界。
妲己与帝辛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默契。他们携手飞入通道,身影在光芒中渐渐消失。此时,湖水与天空的颜色在黄色与绿色之间不断变换,而后缓缓融合,交织出一幅奇异而壮丽的画面。
一瞬间,天上的湖水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随着湖水回归平静,姜云舟却因力量耗尽,平躺在湖水上,陷入了昏迷……
————
与此同时,己被送至有苏茶寮的林小满和众妖跪在冢古堆前,神情肃穆。他们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祈愿声惊起夜栖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