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心里有个账本,准确不准确不说,
但是这可是她精心计算过的。
虽然别看易中海现在是八级钳工收入高,
其实他去年才升的八级钳工,
四级以下钳工根本存不下多少钱,
能存钱的都是四级工以上的工级,
当然这也要看家庭有多少人。
1954年公私合营,同时发放城市户口的粮本,
54年之前轧钢厂是私人产业,工资并不高,
资本家都是吸血鬼,用最少得成本创造最高的利润,才是他们最拿手的。
轧钢厂一开始也非国家的厂,并没有实行八级工制度,
公私合并到今天为止都没有满八年,
她记得易中海54年公司合并后,
评级的时候是评的六级钳工,
工资扣除房租是六十八块三,
57年的时候评上了七级钳工,
工资扣除房租是七十九块五,
升了八级钳工后,
厂里才免去了易中海的房租当做是补贴,
每个月的工资拿到手是九十九块。
易中海钱是存了点,真要说存了有上万根本不可能有,
尤其是五八年底开始到六一年中这三年,大家可都是外面去买高价粮,
而且易中海还要接济贾家,当时定量下调,商品粮基本买不到,
只能去鸽子市和黑市买粮食,
这价格可是涨了很多倍的,所以他存不下几个钱。
秦淮茹心里早就算过这笔账,
易中海现在手上能有五六千块钱算是顶了天。
要是易中海被降级或者被开除的话,
那她和易中海结婚还有什么意义存在,
每天对着已经开始散发老年味的易中海么,
秦淮茹瞬间就觉得,这正宫娘娘的位置对她立刻没有了吸引力。
易中海帮她和孩子们赚钱才是最主要的工作。
“淮茹,我知道这些年你受了苦,”
“我心里何尝不难受,你幸苦点在贾家再熬几年,”
“你再给我点时间,我肯定会给你和孩子带来美好生活,给他们一个前途远大的未来。”
“而且这事情我已经在一步一步的实施。”
“贾东旭工级我会帮他升上去,争取三年内帮他升到五级。”
“另外房子的事情,我也已经暂时解决,”
“等过了这个年的正月十五,你和东旭搬入后院原来张家的大屋去住吧。”
“他的大屋有三十平方,这样你也能住得舒服点。”
易中海今天敢有底气约秦淮茹出来商量,
不光是为了画大饼,
如果只是画大饼,秦淮茹肯定不依,
所以他拿出了张启明的房子来,先稳住秦淮茹。
当然他明天还要稳住贾东旭。
“海哥,张家那小子真的搬走了吗?这房子以后就是我们的吗?”
“怪不得今天下午,张家小子满脸沮丧的带着人,一声不吭的就把家具都搬走了。”
“好多大妈都讨论这事情,大家都猜想张家小子肯定被街道办赶走了。”
秦淮茹听到房子,立马心里就激动了起来,
立刻就从逼易中海离婚的问题上,说起了房子的问题。
“张家小子的确搬走了,他搬到八十六号四合院,就是后院他屋子围墙后面那个房子。”
“他的三间屋子现在属于原来八十六号四合院的李老头,”
“这李老头孩子们都在津门,他去津门养老,这屋子你们就先住着吧。”
易中海解释着。
“那他回来怎么办,总不能让我们搬出来吧。”
秦淮茹心里有些小失望。
“大概率不怎么会回来,闫埠贵调查过,他家在门头沟,四九城没有亲戚。”
“他今天就离开了四九城,后院屋内没有家具,那说明他把家里的老家具都已经处理,”
“就算真的要回来住,让你婆婆去处理,然后我们再开四合院大会,进了我们四合院,就由不得他决定。”
“远亲不如近邻,有人遭了灾,有个困难,大家伙儿一起出把力帮一帮,难道不应该吗?”
易中海早就有了打算,李老头真的将来回来要房子,那就只能大家翻脸了。
这事情刘家,闫家都参与其中,三家都得到了好处,大家的利益是相同的,肯定站在他这边。
李老头只能吃这个亏,
这事情最坏的解决就是让闫家把房子拿出来,
毕竟闫埠贵没出钱,住的每一天都是赚的,
李老头住在分给闫家的那间就行。
至于要闹到街道办,他们也不怕。
李老头可是让他们看着房子的,
他们尽到了义务,但要是把住的人赶出来,
就住的人就变得无家可归,
人家帮你看房子,你一分钱没出,
最后还要弄的别人无家可归,
你这人的心也太狠了。
你三个儿子不是在津门当干部么,
你一个爹这么没有思想觉悟,逼的别人无家可归,
这不是扯你儿子们的后腿么,
反正一句话,那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易中海和秦淮茹又商量了一会后,两人离开了地窖。
易中海告诉秦淮茹,这事情别和贾东旭说,
明天他来和贾东旭说,别让贾东旭引起什么误会。
这么好的事情自已媳妇居然比自已先知道,
这会引起贾东旭的怀疑。
还有就是易中海没有和秦淮茹说的,
贾东旭也吵着因为养不起家要和秦淮茹离婚,
他要私下安抚贾东旭,
别到时候秦淮茹这边他好不容易搞定,贾东旭那边又起波澜。
秦淮茹虽然心里不甘心,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
她只能忍耐着委屈。
本来她就不是真的想离婚,只是想获得更大的好处。
她一个农村户口的女人,真的离了婚还带着孩子,很难找到好人家,而且还要被人说三道四。
她从村里出来的时候就发过誓,
宁可在城里冻死饿死,也不会再回到农村去。
虽然易中海跟她说了这么多,双方结婚的坏处,
她秦淮茹也不是傻子,她看的出来,易中海是绝对不会离婚的,如果她再逼易中海离婚,可能双方就要闹僵,
到时候她就没有办法收场,为了自已的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她也只能委屈自已忍耐下来。
不能因小失大,易中海未来十多年的工资才是大头,
易中海前半生赚的钱,
她觉得都没有未来这十多年赚的钱多。
这笔钱她舍不得放弃。
只有靠着易中海,她才有好日子,千万不能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