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发疯后爆红了

第24章 灶台边的同盟与未凉的桂花糕

加入书架
书名:
顶流发疯后爆红了
作者:
瓷娃娃呀
本章字数:
506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天还没亮透,小雅家的灶台就飘出了桂花香。

苏清颜被香味引过去时,看见小雅妈正踮着脚够灶台顶的罐子,罐口沾着些金黄的粉末。“这是我藏的桂花,”她的手还在抖,却努力想笑,“当年从家里带出来的,一首舍不得扔,总觉得留着它,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蒸笼里的桂花糕渐渐发起来,把粗瓷碗撑得满满当当。小雅妈用刀把糕切成小块,每块上都撒了点桂花,像给贫瘠的日子撒了把糖。“我想请张婶她们尝尝,”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怕被雾听见,“她们……会不会来啊?”

张婶是村里的接生婆,当年亲眼看着人贩子把小雅妈拖上拖拉机,却被丈夫捂住嘴,连一声呼救都没能喊出来。这些年她总偷偷给小雅送吃的,却从不敢跟小雅妈说句话,怕被村里人戳脊梁骨。

苏清颜刚想说“会的”,院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张婶挎着个竹篮站在雾里,蓝布头巾上沾着露水,篮子里是几个还热乎的煮鸡蛋。“我听见动静了,”她把鸡蛋往灶台上放,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小雅妈,“我家那口子还在睡觉,我偷跑出来的。”

话音刚落,王嫂掀帘进来了。她的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手里攥着根擀面杖,脸红扑扑的:“我男人说我‘疯了’,敢跟李老头作对。”她把擀面杖往墙角一靠,发出“咚”的一声,“可我想起前年他摸我家窗户,我就睡不着!我要让他知道,女人不是好欺负的!”

陆陆续续有女人走进来。有被公公骂“生不出儿子”的媳妇,手里攥着偷偷藏的避孕药;有年轻时被老师摸过手的姑娘,举着本写满委屈的日记;还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半块绣了一半的鞋垫——“这是我年轻时给我男人绣的,他打我那天,我就把它藏起来了,今天我要告诉他,这鞋垫我不绣了。”

灶台边挤不下了,女人们就蹲在地上,手里的东西摆了一地:有纳了一半的鞋底,有没织完的毛衣,还有个姑娘举着根绣花针,针尖闪着光。这些平日里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女人,此刻围在灶台边,像围着一团不会熄灭的火。

“李老头不止欺负小雅,”张婶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亮了三分,“他年轻时还扒过王嫂的窗户,前年把外村来的支教老师堵在玉米地里!”

王嫂的脸瞬间红了,不是羞的,是气的。她抓起擀面杖就往门外走:“我去找他算账!”却被老婆婆拉住了:“傻丫头,咱们得让他知道,不是一个人在跟他斗。”

雾气渐渐散了,阳光从窗棂挤进来,落在桂花糕上,镀了层金边。小雅妈把糕分给大家,指尖触到每个人的手——张婶的手布满裂口,王嫂的手沾着面粉,老婆婆的手青筋突起——这些手都曾握过锄头、针线、孩子的衣角,此刻却紧紧握在了一起,像攒成了一团温暖的火。

“我想去找家。”小雅妈突然说,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我记得家里有很多桂花树,村口有座石桥,桥洞下能避雨。”她从怀里掏出那张泛黄的照片,“你们说,我能找到吗?”

张婶的眼泪突然掉下来:“能!咋不能!当年你被拖走时,拼命喊‘我家在梧桐镇’,我记着呢!”她从竹篮底翻出张皱巴巴的报纸,“我儿子在县城打工,给我带回来的,上面有寻亲栏目,咱去登报!”

女人们的声音一下子热闹起来。王嫂说要去借村委会的电话,老婆婆说要把自己攒的私房钱拿出来,张婶己经开始盘算怎么写寻人启事,连灶上的桂花糕凉了都没察觉。

苏清颜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周老师说的话:“这里的女人像地里的草,被人踩了就弯下腰,可根从来没断过。”此刻这些草正一点点挺首腰杆,在灶台边连成一片,把阴影挡在了外面。

快到上学时间时,李老头又在村口骂骂咧咧。这次没等他走近,张婶就举着纳鞋底的锥子冲了过去:“李老三!你十五年前帮人贩子望风,收了他们两斤猪肉,当我们不知道?”

王嫂的擀面杖“哐当”砸在地上,震得李老头一个趔趄:“你去年摸我家窗户时,被我男人看见了,他现在就在村委会等着跟你对质!”

女人们像潮水一样围上去,七嘴八舌地数着他的恶行。有说他偷过寡妇鸡的,有说他摸过女学生辫子的,还有人举着手机录像,说要发给县城的报社。李老头的脸从红变紫,最后惨白如纸,他看着那些曾经躲闪的眼神此刻都带着火,突然腿一软,瘫在地上,像堆被抽走了骨头的烂泥。

小雅妈抱着布偶站在最前面,布偶胸口的星星在阳光下亮得刺眼。她看着李老头蜷缩在地上的样子,忽然对着围观的人大声说:“我不是坏女人!我是被拐走的!我想找回家,有错吗?”

人群里有人小声说“没错”,接着声音越来越大,像滚雪球一样:“没错!”“该抓的是人贩子!”“李老头才是坏人!”

小雅突然从妈妈怀里掏出块桂花糕,往李老头面前一递,声音脆生生的:“我妈做的,可甜了。你吃过甜的东西吗?总骂人,嘴一定很苦吧。”

李老头愣住了,看着那块撒着桂花的糕,突然用袖子捂住脸,发出呜呜的哭声,像个迷路的孩子。

那天下午,“回声角”的木箱里多了很多纸条。张婶写:“我跟我男人说了,再打我就去妇联告他,他吓得不敢说话了。”王嫂画了幅画,是擀面杖和锥子并排站着,旁边写着“我们不怕了”。小雅妈贴了片新鲜的桂花,下面压着张纸条:“今天的桂花糕,是甜的。”

苏清颜帮小雅梳头时,发现她把布偶上的星星拆下来,缝在了妈妈的衣角上。“这样妈妈走夜路时,星星就能照亮她了。”小姑娘仰起脸,眼里的光比星星还亮,“周老师说,我的家一定在有很多桂花的地方,等找到了,我就给你们寄一大箱桂花糕。”

傍晚的灶台边,女人们又聚在了一起。小雅妈教大家做桂花糕,面粉飞扬在昏黄的灯光里,像撒了把星星。张婶的锥子在布上扎出整齐的眼,说要给每个女人绣颗星星;王嫂的擀面杖在案板上敲出节奏,像在打一首属于她们的歌。

苏清颜咬了口刚出锅的糕,烫得舌尖发麻,心里却暖得发胀。她忽然明白,最感人的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是这些在灶台边悄悄生长的勇气——是张婶敢偷跑出来的脚步,是王嫂举起擀面杖的瞬间,是小雅妈终于敢说“我想回家”的声音。

这些细碎的瞬间像桂花一样,不起眼,却能让整个世界都变甜。

夜里,苏清颜被灶火的光惊醒。她走到窗边,看见女人们还围在灶台边,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株在黑夜里悄悄生长的藤蔓,把所有孤独的根,都连在了一起。

雾散了,月光落在灶台上,照亮了那碗没吃完的桂花糕。苏清颜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会有更多女人走进这片光里,她们会带着桂花的甜,把阴影踩在脚下,告诉世界:“我们都在,别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