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太平

第016章 时刃争锋

加入书架
书名:
不一样的太平
作者:
爱打盹的咸鱼
本章字数:
667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当冯华在桂平大败清军悍将向荣、整军经武的消息,如同惊雷般传至天京(南京)时,在太平天国高耸的宫墙之内,激起了一股极其复杂、暗流汹涌的心态波澜。

天王府深处,天王洪秀全一如既往地深居简出,对具体军务似乎漠不关心。当近臣小心翼翼地禀报“南王长子”冯华在桂平创下的赫赫战功时,他只是从经卷中微微抬眼,捻了捻胡须,语气平淡无波:“哦?云山有后,此乃天父庇佑之功也。”随即便挥挥手,吩咐内侍从库房中挑选些上好的锦缎与璀璨珠宝,送往遥远的桂平以示嘉奖。对他而言,这更像是对逝去战友冯云山的一种象征性告慰,而非对冯华实力崛起的真正关注。

然而,在真正执掌着天国军政大权的东王府,气氛却截然不同。东王杨秀清刚刚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天父下凡”,将自己“代天父传言”的至高权威推向了新的顶峰,正全力经营天京这个新都,并雄心勃勃地筹划着即将展开的北伐与西征宏图。冯华这个名字,连同他在远离天京核心的桂平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展现出的独立军政能力,如同一根无形的尖刺,深深扎进了杨秀清敏感的神经。

“好一个冯瑞明(冯华本名)!好一个‘南殿尚书令’!”东王府一间门窗紧闭的密室中,杨秀清对着心腹谋士,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笑意,眼神却锐利如刀,“鹰愁涧水淹七军…水龙王显圣…护田分地…编练新军…哼!他这做派,这格局,哪一点像是虔诚的‘天父之子’?分明是自成一体的割据诸侯!他的眼里,可还有天京的威仪?可还有本王的存在?!”杨秀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压抑的怒火和浓浓的猜忌。

谋士深知其中利害,连忙躬身低语:“九千岁息怒。冯华此人,毕竟顶着南王长子的名分,在粤西牵制了向荣、叶名琛等大量清妖精锐,于天国全局而言,确是一大助力。况且桂平山高路远,鞭长莫及。眼下北伐西征箭在弦上,正是倚重各方力量之时,实在不宜节外生枝,自损臂膀啊。”

杨秀清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坚硬的紫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眼中的寒光忽明忽灭。“翅膀硬了,就想自立门户?‘护田’?‘复华’?哼,名头倒是响亮得很!什么西学洋技…新式操典…这是在动摇我天国的根本!”一股浓烈的杀机在他胸中翻腾。然而,他的目光扫过悬挂在墙上的巨大军事地图——江北、江南两大清军“妖营”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天京脖颈之上;两广总督叶名琛和败将向荣的奏报中也反复提及“冯逆猖獗,牵制甚巨,亟需重兵围剿”——现实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将那股杀意强行按捺下去。他阴沉着脸在密室中踱了几个来回,最终下达了一连串旨意:

1. 以天王洪秀全的名义颁布诏书,盛赞冯华“忠勇可嘉,大振天威,彰显天父荣光”,并赐予一个冗长尊贵至极、却毫无实际新增权力的虚衔——**“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南王嗣君”**。凌十八、王守德等冯华麾下骨干也皆有丰厚封赏。此举旨在用华丽的光环和天京的“恩典”将冯华高高架起,彰显天京的绝对权威,同时暗示其身份终究是“嗣君”,需恪守臣节。

2. 精心挑选了一支约五百人的“钦差卫队”,由杨秀清的心腹、洪秀全的亲戚“国宗”蒙得恩统领。命其携带象征“天父”意志的“圣旨”和一批所谓“天京御赐”的物资(多为宗教圣像、经书及少量陈旧劣质的兵器),浩浩荡荡开赴桂平,名义是“襄赞军务,宣慰将士”。其真实使命则是监视冯华的一举一动,刺探其真实实力,尝试在桂平军政体系中安插亲信,并大力宣扬天京的“正统”思想,尤其是强化对杨秀清“天父代言人”身份的绝对信仰,以期分化冯华部众,对其施加影响。

3. 向天京负责审查删改书籍的“删书衙”发出密令,要求严密监控从桂平方向流传出来的任何文书、告示,特别是其新式学堂所使用的教材。对任何被发现“偏离拜上帝真道”、“沾染妖书(指儒家典籍)邪说”或“推崇西夷奇技淫巧”的内容,必须组织力量严加批驳、口诛笔伐,并在天京及其牢牢控制的区域内彻底查禁、焚毁,严防这些“异端邪说”腐蚀天国的思想根基。

---

当蒙得恩一行打着“天京钦差”的鲜明旗号,带着天京的威仪抵达桂平时,冯华早己洞悉其来意。他不动声色,以最高规格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给足了天京和这位“王叔”面子。冯华亲自率众出城相迎,执礼甚恭,口称“王叔”,将蒙得恩奉为上宾。但在表面恭敬的背后,冯华与其核心团队——足智多谋的凌二十西、掌管情报与治安的陈开、老成持重的田泰斗、水师统领张钊、田芳以及虎妹——早己达成高度默契,制定了周密的应对之策。

对于蒙得恩带来的“天父圣旨”和那些繁复的宗教仪式,冯华在公开场合必定带头,表现得无比虔诚恭敬,一丝不苟地执行。然而,一旦仪式结束,回到桂平实际的军政运转中,无论是地方治理的条令、土地改革的推行,还是新军的训练与建设,一切均严格遵循冯华既定的革新方针,天京的“圣意”被巧妙地束之高阁。

“钦差卫队”被“盛情”安排驻扎在桂平城内一处专门划定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西周由陈开统领的“暗影司”精锐以“保护钦差安全”为名,实行严密的、不露痕迹的监视。卫队官兵的行动受到严格限制,接触基层士兵、军官以及普通百姓的机会被大幅压缩。蒙得恩几次三番试图以“襄赞”之名插手地方政务或军务安排,均被冯华以“地方军情瞬息万变,王叔初临险地,恐不熟详情,若有差池,侄儿万死难辞其咎”等谦卑而坚决的理由婉拒。

冯华深知,在权力博弈中,实力是最好的语言。他特意安排了一场新式“护田营”的实战化操演,邀请蒙得恩及卫队军官观礼。当数千名士兵在保儿尖锐刺耳的哨音和虎妹手中牛角号发出的特定、急促的节奏指挥下,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同一个精密的整体,迅捷而准确地变换着复杂的战斗队形,进行着逼真的火枪轮番齐射(使用空包弹,硝烟弥漫)、刺刀冲锋以及依托棱堡模型的攻防演练时,整个校场杀气凛然,撼人心魄。蒙得恩和他带来的那些久经战阵的天京老兵,无不被眼前这支纪律严明、号令统一、战术高效、装备精良的军队所震撼,看得目瞪口呆,后背发凉。这种与天京军队依赖宗教狂热、一窝蜂冲锋截然不同的强大战力,让蒙得恩心中那点倚仗天京威势的倨傲瞬间消散,只剩下深深的忌惮,再也不敢轻易指手画脚。

为了避免授人以柄,葡萄牙神父佩雷拉被暂时转移到一处更为僻静的院落,对外宣称是“潜心研究西学,翻译火器、医理典籍,以助破妖”。格致学堂中那些涉及西方自然科学、政治思想的敏感课程也暂时停课或转入极其隐蔽的地下状态。冯华主动向满腹狐疑的蒙得恩解释:“聘此西夷,实乃权宜之计,只为师其长技,学其火器铸造、战地疗伤之术,用以克制清妖,绝无丝毫动摇天父真道之意。王叔明鉴。”蒙得恩虽然疑虑重重,但抓不到确凿证据,也只能暂时作罢。

---

冯华心如明镜,蒙得恩的到来绝非简单的宣慰,而是杨秀清试探底线、进行掣肘的锋利触角。这既是危机,也意味着一个宝贵的、各方势力(清廷、天京)暂时都无法全力针对桂平的时间窗口。他必须争分夺秒,利用这稍纵即逝的喘息之机,将桂平根据地锻造成一个政治清明、经济自足、军力强悍、思想凝聚的坚固堡垒,同时积蓄足够的力量,为未来必然到来的战略突围铺平道路。

练兵场上,保儿尖利的哨声与士兵们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日夜不息;工器坊内,铁锤敲打锻件的铿锵、火药研磨的沙沙声交织成生产的乐章;广袤的田野间,刚刚分得土地的农民们怀着前所未有的热情,精心照料着越冬的作物,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学堂里,虽然暂时低调,但那些己被播下的知识火种,仍在悄然传递;军议厅的参谋室内,巨大的地图铺陈,张钊、田芳、凌二十西等人眉头紧锁,代表不同战略方向的箭头被反复推演、涂抹、重画——向西,深入黔滇险峻之地?向东,尝试联络福建沿海的小刀会残部?抑或是等待一个渺茫的时机,与天京主力会合?还是…在绝境中,劈开一条属于自己的、前所未有的天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桂平城头。冯华独自伫立,深邃的目光投向暮霭沉沉的天际。虎妹如同沉默的影子,静静侍立在他身侧,晚风轻轻拂动她额角的发丝。两人长长的影子在古老的城砖上交织延伸。前路,强敌环伺如群狼,内有猜忌如芒刺。然而,脚下这片被志士鲜血与百姓汗水浸透的“赤壤”,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孕育着新生的力量。每一分,每一秒,时间都在他手中淬炼,化作最锋利的无形之刃。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棋局,远未到终局,激烈的搏杀,才刚刚拉开序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