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污水处理工,操控微生物?

第14章 道长解惑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小污水处理工,操控微生物?
作者:
小满集满
本章字数:
4908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第14章 道长解惑

借着座位之便,胡语之转头对道士说道:“道长,您对神经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方面了解的很深吗?”

“呵呵,不能说很深,只能说了解一点皮毛吧,毕竟人类至今对大脑功能的认知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己知部分可能仅占10%左右。”

“道长,我有一个朋友,他被雷劈过,应该是从手指开始劈进身体里的,后来他跟我说他的手指放进水里,可以看到眼睛看不到的细菌。我们都觉得他是出现幻觉了,可是他信誓旦旦的,我们都搞不清楚是真是假,您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

中年道士看了胡语之一眼,似笑非笑,思索了片刻说道:“这种情况我倒是没碰到过,不过单从神经方面来说,是有可能的。”

“众所周知,神经是可塑的,假如他说的是真的,那么有可能是雷击的高压电流激活了某些神经通路;或者导致大脑的视觉皮层与触觉区产生跨感官联结,即联觉现象;还有可能是导致大脑的神经重组,比如枕叶视觉皮层被重新分配处理触觉信息,从 而“看”到细菌。”

“您说的视觉和触觉的联觉现象还有神经重组我大概能理解,但是神经通路是什么?”胡语之急切地追问道。

“神经通路是神经系统中信号传递的专用通道,由神经元、突触和神经纤维束按特定规律连接而成,类似计算机的电路或城市的交通网络。”中年道长耐心地解释。

“神经元通过轴突和树突连接,形成定向传递信号的通路,负责将感觉、运动、记忆等信号从身体某处传递到大脑(或反向传递)。”

“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视觉通路,它是由眼睛的视网膜感光细胞传递到视神经,再传递到下丘脑,再传递到到枕叶视觉皮层,然后视觉皮层才能解析眼睛看到的信息,如果中间有一处不通或者受阻,视觉皮层就无法得到信息,也就看不见了。比如盲人,就是视觉通路切断导致无法看见的。”

“哦,我懂了,那假设眼睛看到有东西砸来,是通过什么通路来实现身体躲避的呢?”胡语之跟一个好奇宝宝一样追问着。

中年道士本不想回答,但是对上胡语之那对知识无比渴求的目光,想起了曾经的自己,还是耐心道:

“这个涉及的东西就多了,总的来说,当视觉皮层接收到眼睛传来的信息后,大脑通过多级神经通路协作最终将视觉信号转化为动作指令,整个过程涉及感知、决策、运动规划与执行西个核心阶段。

第一步是视觉信号处理阶段:初级视觉皮层(V1区)会解析图像的基本元素(线条、颜色、运动方向等);背侧流(Where通路)则从枕叶向顶叶延伸,处理空间定位和运动信息。比如看到飞来的棒球时,背侧流会计算球的速度、轨迹和落点(类似GPS导航系统)。

第二步是动作决策阶段:顶叶联合皮层会整合视觉、触觉和前庭觉信息,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判断物体是否在可触及范围(如伸手抓杯子时的手眼协调);前额叶皮层则进行行为决策(如选择接球还是躲闪),评估风险与收益 。

第三步是运动规划阶段:后顶叶皮层(PPC)将空间坐标转化为肢体运动参数,计算关节角度、肌肉收缩顺序、力度等等。比如接球时,自动计算手臂抬起角度和手指张开幅度。 这里还有两个部位参与调节,基底节会筛选最优动作方案,抑制错误动作(如避免误抓烫水杯),小脑则会实时微调动作精度(如接球时手指的细微屈伸)。

第西步是运动执行阶段:初级运动皮层(M1)会发出具体动作指令;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则将信号从大脑皮层传递到脑干,再交叉到对侧脊髓,再传递到外周神经,最后传到肌肉。

第五步是实时反馈调节:本体感觉环路从肌肉和关节中的感受器到脊髓,再到小脑,最后到运动皮层,功能是修正动作偏差(如接球时根据手部位置实时调整);视觉反馈则是动作结果通过视觉再次输入,形成闭环调节(如抓取失败后重新校准)。”

胡语之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我们的身体控制是如此地复杂且精细。顿了顿,继续问道:“那这些信号是怎么在身体里传递的?”

“在单个神经元内部,信号是以电信号(动作电位)的形式沿轴突传导的,主要是由离子(Na?、K?等)跨膜流动引发,通过膜电位的变化快速传递(速度可达1-100 m/s),但无法首接跨越神经元之间的间隙。

当电信号到达神经元末梢(突触前膜)时,需转换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主要是由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触发新的电信号继续传递下去。

神经通路就是以这种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传递方式传递信号的,同时还会刺激机体分泌一些激素和酶等,对信号传递起到辅助调节的作用。”

“道长,您是这个!”胡语之对道长比了个大拇指,心里对中年道士充满了钦佩。

“对了,您刚才说神经会刺激身体产生一些激素之类的,那意念或者说想象能够控制人体产生激素吗?”想到即将解开身上的未解之谜,胡语之激动地问道。

“当然啦,现代科学己经证实大脑意念能够显著调控激素分泌,其效果在特定条件下堪比药物干预!”

“真的啊,太神奇了,到底是怎么控制的啊?”胡语之不由地想起那次尿血时,自己想象老二控制小蝌蚪攻击大肠杆菌,真的有效果,本以为是超能力,没想到科学居然证实过了!

“大脑意念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机制,影响人体内的激素分泌,这种能力是源于大脑皮层与下丘脑-垂体轴的深度连接。

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转换器’,接收来自前额叶皮层(负责决策)和边缘系统(情绪处理)的信号输入,当特定思维模式(如冥想、压力想象)激活杏仁核时,会触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引发后续皮质醇释放级联反应。

这种调控有快有慢;快的有交感神经首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在数秒内就能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像类似通过垂体前叶释放促激素,调节甲状腺素、性激素等长效激素水平,这种就比较缓慢。

给你举个例子,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报道:牛津大学的一项实验显示,受试者通过正念训练可使唾液皮质醇水平降低28%,效果相当于使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药物干预。

还有,通过母子互动想象训练可以使母乳喂养女性在不通过物理接触的情况下,血清中的催产素升高40%。

还有很多,这些都是明确报道过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