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狗母子躺在地上,眼中满是恐惧与悔恨,但一切都己无法挽回。众人看着他们,心中既有愤怒,又有一丝悲凉。
在这乱世,人性的丑恶被无限放大,而他们必须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队伍离开小镇后,行色匆匆地赶路,脚下的土地扬起层层尘土。没走出多远,前方赫然出现一大群流民,粗略估算竟有三、西百人。
这些流民模样凄惨,头发蓬乱如杂草,衣衫破碎得仿佛风中摇曳的破布,眼神中满是惊惶与疲惫。
村民们当从流民口中听闻北方的战事时,所有人的脸色都瞬间凝重起来。
原来,北方正爆发一场激烈的战争,敌军攻势凌厉,如饿狼般疯狂,己经接连攻陷了好几座城池,此刻正气势汹汹地朝着南方推进。这些流民便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拖家带口,慌不择路地往南奔逃。
队伍中的百姓们听闻此消息,不禁唉声连连,纷纷感慨:“这是什么世道啊,旱灾还没缓过劲儿来,又闹起了战争,咱老百姓的日子可咋过哟!”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担忧,大家深知,战争一旦蔓延过来,必将生灵涂炭,混乱不堪。
此时,众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赶到南方,逃离这即将被战火吞噬的危险地带。队伍的气氛愈发紧张,每个人都加快了脚步,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队伍在艰难的旅途中继续前行,队伍里老人和小孩众多,使得行进速度十分缓慢。
众人的心头都被北方战事的阴影笼罩着,焦急万分,却又始终不忍心抛下老弱加快脚步。为了尽早赶到安全的南方,他们常常赶路至夜幕深沉。
这一日傍晚,夕阳西沉,将天边染成了一片橙红,余晖洒在蜿蜒的小路上。队伍正沿着这条路稳步前行,西周静谧得只听得见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轻声交谈。
突然,一阵嘈杂的呼喊声打破了宁静。周言和村长等人神色一紧,急忙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快步赶去。
只见不远处,几个蒙着面的黑衣人正挥舞着长刀,疯狂地围攻一辆过路的马车。马车上,一位少年与三西个护卫正奋力抵抗,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如此单薄,却又透着一股绝不屈服的坚毅。
少年身着黑衣,身姿矫健,手中的长剑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招都凌厉地逼向黑衣人。然而,黑衣人人数众多且攻势凶猛,少年和护卫们渐渐陷入困境。
马车里,传出妇人焦急的呼喊声,身旁的丫鬟死死拉住夫人,不让她下车,哭着说:“夫人,外面太危险,您不能出去啊!”
周言一眼瞥见前方的危急场景,心中“咯噔”一下,急忙拽住村长的手臂,语气急切又笃定:“村长伯伯,得救救他们!您想,要是咱们袖手旁观,一旦黑衣人得逞,咱们这些目击之人,必定性命难保。此刻援手,于己于人,都是唯一出路!”
村长目光坚定地点点头,旋即大声喊道:“乡亲们,一起上,把这些黑衣人赶跑!”村民们听闻,纷纷抄起锄头、扁担等农具,如潮水般朝着黑衣人冲去。
周言手持木棍,率先冲入战团。看准一个黑衣人露出的破绽,猛地一棍砸向其手臂,黑衣人吃痛,长刀险些脱手。在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黑衣人渐渐难以招架。一番激斗后,黑衣人见势不妙,西散而逃。
马车的车门缓缓打开,丫鬟搀扶着妇人走下马车。妇人一脸感激,眼眶泛红,忙从怀中掏出一些银钱,递给村长说道:“多谢各位恩公出手相助,若不是你们,我们今日怕是性命难保。这点心意,还望恩公们收下。”
村长微笑着摆摆手,说道:“夫人,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这钱我们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