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美利坚当地主

第七十四章 资本暗流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美利坚当地主
作者:
冰城酒家
本章字数:
4942
更新时间:
2025-06-22

肥料厂投产一个月后的清晨,叶枫正在办公室审阅财务报表,理查德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标着"机密"的文件。

"我们的股票被大量收购,"理查德将文件摊在桌上,"过去两周,场外交易量激增300%。"

叶枫仔细查看交易记录。海崖农场作为非上市企业,股份只在小型私募市场流通,平时交易量很小。

但最近确实出现异常波动,而且买家都通过不同券商分散操作,显然是有人刻意低调收购。

"能追踪到最终买家吗?"

理查德摇摇头:"都是壳公司,但..."他指向一个反复出现的券商代码,"这家'蓝湾证券'与蓝水资本使用同一家清算银行。"

这个发现让叶枫警觉起来。

蓝水资本表面上对地下湖失去了兴趣,暗地里却在悄悄收购农场股份,这种反常行为背后必有隐情。

正当两人讨论对策时,伊丽莎白匆匆进来:"农业部考察团提前到了,车队己经进了大门。"

考察团由农业部副部长亲自带队,阵容庞大。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评估肥料厂模式在全国推广的可行性。

这本是件好事,但在这个敏感时刻出现,叶枫不得不怀疑是否与股份收购有关。

"副部长与华尔街关系密切,"安东尼奥低声提醒,"曾推动多起农业企业并购。"

考察进行得出奇顺利。

副部长对肥料厂的循环经济模式赞不绝口,特别欣赏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理念。

随行记者拍个不停,闪光灯在发酵罐上投下刺眼的反光。

"这种模式应该推广到全国,"副部长握着叶枫的手说,"农业部可以考虑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考察结束后,团队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安东尼奥调出了副部长近年参与的公开活动记录,发现他曾多次与蓝水资本的母公司高管同台。

"这不是巧合,"伊丽莎白断言,"考察是为收购铺路。"

理查德提出一个更大胆的假设:"也许蓝水资本本身就是为收购我们而成立的特别目的公司。"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如果属实,那么从运输许可刁难到突然示好,再到如今的股份收购,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围猎。

"我们得找出他们的弱点,"叶枫沉思道,"所有资本都有软肋。"

就在这时,前台通报有位自称马丁·科尔的老先生求见,声称是洛克菲勒的前研究员。

这个名字立即引起了叶枫的注意——正是那位声称知道"71号样本"真相的人。

科尔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背微驼但目光炯炯。

他随身带着一个老式公文包,里面装满了发黄的笔记和资料。

"约翰去世前让我保管这些,"科尔的声音有些颤抖,"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打地下湖的主意,就交给你们。"

资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1987年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地下湖71号样本的检测过程。

报告结论明确:该样本与其他样本无异,没有任何特殊矿物质或商业价值。

"那为什么有人对这个样本如此执着?"叶枫不解地问。

科尔叹了口气:"因为当年有个实习生误将71号样本与另一处矿区的数据混淆,导致短暂误判。虽然错误很快纠正,但谣言己经传开。"

这个解释简单得令人失望——所谓的"71号样本秘密"不过是场乌龙。但科尔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震惊:

"问题是,约翰后来发现有人故意散布这个错误信息,目的是炒高地价。他怀疑是太平洋集团的前身。"

线索突然清晰起来。

太平洋集团对地下湖的执念源于一个几十年前的商业骗局,而蓝水资本很可能是延续了这一执念。

"资本有时候就像固执的老头子,"科尔苦笑道,"认准了一个故事,哪怕被证明是假的也不愿放手。"

送走科尔后,团队立即调整策略。

既然对方执着于一个不存在的地下湖"秘密",不如将计就计。

安东尼奥建议放出消息,称农场正在考虑开发地下湖"特殊资源",以此引蛇出洞。

计划很快见效。消息放出不到48小时,蓝湾证券的收购活动突然加速,甚至开始溢价收购。

更明显的是,一位自称代表"国际投资者"的中间人联系叶枫,开出天价收购农场控股权。

"我们只对地下湖开发权感兴趣,"中间人首言不讳,"价格可以谈。"

叶枫故意表现出犹豫:"那里确实有些...特别的东西,但我们还没决定是否开发。"

这番含糊其辞的回应如同投下的诱饵。

第二天,《华尔街日报》突然刊登报道,称海崖农场发现"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地下资源",并暗示可能引发竞购战。

报道一出,农场股票在场外市场的交易价格飙升120%。理查德监控着实时数据,手指在计算器上飞舞:

"如果现在出售我们持有的部分股份,可以完全还清农场债务还有余。"

这是个的选择。2009年的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农业企业普遍资金紧张。但叶枫清楚,一旦出售股份,农场将逐渐失去自主权。

"不,"他最终决定,"我们不是待售的商品。"

团队转而制定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利用股价虚高时机发行新股,稀释蓝水资本的持股比例。

同时,通过媒体披露71号样本的真相,戳破地下湖的商业神话。

计划执行得滴水不漏。新股发行公告与真相报道同日发布,犹如一记精准的组合拳。

《旧金山纪事报》的深度调查详细还原了这场延续二十多年的商业误会,甚至采访到了当年那位犯错的实习生——如今己是满头白发的小学教师。

报道效果立竿见影。场外交易市场上海崖农场的股价应声暴跌,蓝水资本的收购行动戛然而止。

更戏剧性的是,三天后蓝水资本突然宣布"战略调整",解散了整个投资团队。

"他们认输了,"伊丽莎白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公告,"至少暂时是。"

然而,资本市场的风波刚平,农业部却突然取消了原定的专项资金支持。

副部长办公室给出的理由含糊其辞,只说"政策优先级调整"。

"报复来得真快,"安东尼奥冷笑道,"好在肥料厂己经能自负盈亏。"

确实,尽管遭遇资本围猎,农场的核心业务反而因此受到更多关注。

订单持续增加,合作农场纷纷要求扩大供应。

玛利亚甚至提议共同投资建设第二座肥料厂,专门处理加州中部农场的橄榄渣。

"这才是有意义的扩张,"叶枫站在肥料厂顶楼,望着满载产品的卡车驶出大门,"不是被资本吞噬,而是与土地共同成长。"

夕阳西下,最后一班工人陆续离开。

厂房里只剩下发酵罐运转的低沉嗡鸣,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淡淡果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