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大帝

第124章 再入金銮,帝问文纲!

加入书架
书名:
文道大帝
作者:
土豆不吃包子
本章字数:
2944
更新时间:
2025-06-16

金銮殿上,钟鸣九响。

王也再度步入皇宫,身着青衫,衣袍未换,仍是他南下之时的文士旧装。然而,就是这身布衣,却胜过朝中百官锦袍。

殿中大臣分列左右,皆为当朝权贵。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枢密使、太傅、御史大夫……无一不在。

赵景曜身着冕服,高坐龙椅之上,神情肃穆。

他缓缓开口:

“王爱卿,此番南下三月,所建文纲诸宫,朕皆己阅。”

“但如今西陲生乱,青狼王聚十万铁骑,破我边郡。”

“朕欲问你,文道可平乱乎?笔墨可止兵锋乎?”

众臣闻言,齐齐望向王也,目中多有审视与怀疑。

王也踏前一步,拱手而拜,声音沉稳:

“陛下,文不能止铁骑,亦不能平当场之乱。”

“但能止百年之祸,开万世之安。”

“倘若今日之乱,靠刀剑镇之,明日之乱将更甚。”

“唯有以文制武,以道养国,方可使边疆归心,万民向化。”

赵景曜神色不变,问:

“然则,卿可有策?”

王也神色凛然,朗声开言:

“臣有三策,可止西陲之患,亦可立我文纲之基。”

**

第一策,“八大学宫,文统西极”!

王也展开卷轴,呈上地图,道:

“臣所筹,八大学宫,以五方应天下。”

“东设‘海岳学宫’,沿海诸郡,儒法并济。”

“南建‘浮黎学宫’,承巫蛮之地,化蛮为文。”

“西立‘苍原学宫’,安抚百部,设文制于蛮疆。”

“北创‘雪疆学宫’,教化荒寒之地。”

“中设‘宗文殿’,为文统中枢,统筹诸学。”

“辅以‘五经堂’讲儒家之本,‘诸子苑’纳百家之言,‘天问楼’探天地之理。”

“诸学皆设吏员、士籍、考评、授职。”

“从此之后,文统不只是学问,而为国制!”

**

殿内哗然。

枢密使冷哼:

“此策,实乃文人夺政之道!”

兵部尚书怒言:

“蛮族尚未平,竟将学宫布于其上?岂非送人入狼口?”

王也不为所动,言辞如铁:

“正因其野蛮,才需文教。”

“若以铁骑平蛮,只得暂安。”

“若以文道化蛮,方得久治!”

**

第二策,“文武分治,文制立国”!

王也继续陈策:

“今日之乱,因边军权重,因藩镇擅权。”

“而天下无一文统以约束,百官各行其道,士子无规,庶民无望。”

“臣请设‘文统六部’,与官府并行。”

“设‘教部’,管学宫诸务。”

“设‘考部’,掌天下科举文选。”

“设‘典部’,辑校典籍,定诸经章。”

“设‘律部’,修定律文,辅治刑法。”

“设‘谕部’,遣文官巡讲西方。”

“设‘史部’,编纂国史,定朝代之正。”

“六部对宗文殿负责,独立于朝。”

“文纲既成,则文官不附武将,不依权阀,自成一体!”

**

此策一出,满朝震惊。

太傅颤声道:

“王大人所谋……恐非仅是布文,而是立一文之朝廷?”

赵景曜却不言,只看着王也,似乎在等他说出最后一策。

**

第三策,“文统不臣皇权,但可辅国君”!

王也深吸一口气:

“陛下,臣不负朝廷,亦不敢负天下士人。”

“臣所欲建文纲,并非夺权,而是立规。”

“愿文统与皇权并立,共理天下。”

“皇权主法度、军政、征伐。”

“文统主教化、礼仪、士选。”

“二者并行,方为国之长治。”

赵景曜久久不语。

**

整座金銮殿,沉寂无声。

忽而赵景曜放声大笑,朗声道:

“王也,若天下文人皆如你,朕何惧之有?”

“你说得对,笔不能止兵锋,但能止百年乱。”

“你之三策,朕准了!”

众臣惊骇莫名。

王也拱手:

“臣谢陛下!”

赵景曜目光复杂:

“从今以后,文纲立国。”

“你,王也,便为出云第一任——文统宗主!”

**

【本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