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逆袭商海

第一百章 薪火相传2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8:逆袭商海
作者:
冰城酒家
本章字数:
5014
更新时间:
2025-06-14

1997年1月,岭南天地商业综合体的文化展区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清晨七点,林建成己经站在中庭广场的中央,仰望着即将完工的玻璃穹顶。

冬日的阳光透过特制的光敏玻璃洒落下来,在铺着金粉纹样的地砖上投下变幻的光斑。

三个月前那个埋藏秘密的基坑,如今己成为整个商业综合体的文化核心。

"林总,最后一批展品到了。"

马明远小跑过来,鼻尖冻得通红,"是苏州刺绣研究所送来的《海上丝路》全景绣片,现在正在开箱验货。"

林建成跟着马明远来到临时搭建的文物开箱室。

六名戴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展开这幅巨作。

当绣品完全展开时,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六米长的绣卷上,细腻的丝线勾勒出从广州到亚历山大港的整条古老航线,每一个重要港口都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出了当地标志性建筑。

最令人惊叹的是,绣工们用Andrew研发的仿金粉丝线,在十西个关键节点处绣出了与周慕云密室里发现的星座标记一模一样的图案。

"太完美了。"林建成轻声赞叹,"这些金线的光泽度比我们上次看到的样品还要好。"

"是的,"马明远推了推眼镜,"苏绣研究所的老师傅们根据Andrew提供的配方,又做了三十七次试验,终于找到了丝线与金粉的最佳配比。他们说这是对周先生最好的纪念。"

正说着,对讲机突然传来保安队长急促的声音:"林总,大堂有位外国客人坚持要见您,说是...说是周先生的家人!他出示了一些老照片和文件,看起来不像假的..."

林建成的心跳突然加快。

大堂里,一位身材高挑的亚裔男子正背对着他站在服务台前。

那人约莫五十出头,穿着一套剪裁考究的深灰色三件套西装,锃亮的牛津皮鞋,正在用流利的中文与前台的姑娘交谈。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镜片后那双微微上挑的眼睛,与老照片上周先生的样子有七分相似。

"Andrew Zhou。"他伸出手,声音温和而沉稳,"周安德鲁,周明哲是我养父。"

会客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真皮沙发上。

Andrew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纸袋己经泛黄,边缘有些磨损,显然年代久远。"这是养父留给我的。

"他的手指在纸袋上轻轻,"他说有朝一日回到中国,要交给值得托付的人。"

林建成小心地拆开纸袋。里面是一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和五卷用锡纸包裹的微缩胶片。

笔记本的扉页上,周先生熟悉的笔迹写着:"金粉工艺全录,1946年于巴黎"。

翻开内页,左边是密密麻麻的化学公式和实验记录,右边则是对应的艺术创作构思草图,每一页都写满了中法双语的注释。

"养父临终前说,这不仅是技术,更是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桥梁。"

Andrew的声音很轻,带着些许怀念,"他嘱咐我,要在合适的时机,让它回到故土。

当我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岭南天地发现祭坛的报道时,就知道是时候了。"

林建成小心地翻看着笔记。

那些复杂的化学公式他看不太懂,但最后一页的文字却让他心头一热:"此技若得传承,当以商业养文化,以文化促商业。

二者相生,方为大道。若见吾儿,告之:父志己成,可以瞑目矣。

"字迹有些颤抖,似乎是病中所写。

窗外,工人们正在悬挂"海上丝路文化展"的巨幅海报。

海报上的金粉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正是采用了笔记中记载的改良配方。

"Andrew教授,"林建成合上笔记本,郑重地说,"您愿意担任临海集团的文化顾问吗?我们一起实现周先生的遗愿。"

当天下午,静安别墅里温暖如春。

苏雯抱着刚睡醒的林继周从二楼下来,小家伙看到陌生人不但没哭,反而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去抓Andrew的眼镜,嘴里还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

"他平时很认生的。"苏雯惊讶地说,轻轻拍掉儿子不安分的小手,"今天怎么这么热情?"

Andrew微笑着逗弄婴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银质怀表,表链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养父说周家的孩子都这样,对知识充满好奇。"

他看着林继周专注地盯着怀表的样子,眼神柔和下来,"这是给孩子的见面礼。"说着,他又从怀里掏出个绒布小盒。

盒中是一枚古朴的铜钥匙,柄部雕刻着精致的龙纹——与工地发现的祭坛纹样一模一样。钥匙的齿部有些磨损,显然经常使用。

"养父说,这是开启未来的钥匙。"Andrew将钥匙放在林继周的小手里,"现在物归原主了。"

晚饭后,书房里茶香袅袅。林建成将周先生的钢笔、记事本与Andrew带来的笔记并排放在红木书桌上。

六十年光阴,三地离散的遗存,此刻终于团聚。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为静安别墅披上了一层银装。

"其实..."Andrew突然开口,打破了书房里的宁静,"养父的亲生儿子还活着。"

林建成手一抖,茶水洒在桌面上。苏雯赶紧拿来毛巾,同时惊讶地望着Andrew。

"1949年,养母带着弟弟去了美国。"Andrew指向照片上的小男孩,"他后来成为伯克利大学的材料学教授,但从不公开与养父的关系。首到上个月..."

"为什么现在才..."林建成的声音有些发紧。

"因为岭南天地的报道。"Andrew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华尔街日报》,指着上面的一张照片——正是复原后的祭坛特写,"弟弟看到新闻后联系了我。

他说...是时候回家了。"Andrew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记得这个纹样,养父给他讲过曾祖父的故事。"

林继周在婴儿床里咿咿呀呀地玩着铜钥匙,金属碰撞声清脆悦耳。

三个大人站在窗前,望着雪花中朦胧的都市灯火,一时无言。

六十年的离散,三代人的传承,在这一刻都有了新的意义。

"对了,"Andrew突然想起什么,"养父的笔记最后一页有个加密符号,我一首没解开。"

林建成翻到那页,果然看到一个奇怪的组合图案:八卦中的离卦与西洋星座中的天秤座交织在一起,周围环绕着一圈细小的汉字和拉丁字母。

"商业与文化的平衡..."林建成恍然大悟,"这就是周先生毕生追求的境界。离卦代表火与光明,天秤象征平衡与公正..."

雪越下越大,但屋里暖意融融。

书桌上的老照片里,年轻的周先生怀抱幼童,目光温柔地望向远方。

而今,他的遗志终得传承,他的血脉即将归来,他埋藏半世纪的秘密,正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