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的紫藤花开得正盛。
淡紫色的花穗垂落在古籍修复室窗外,随风摇曳,在宣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雯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卷泛黄的绢本,孕肚抵着红木桌沿,让她的动作略显笨拙。
"这是周先生1937年的手稿。"李馆长戴着白手套,指着绢本上清秀的瘦金体,"你看这里提到的'阴阳合璧',应该就是金粉配方的关键。"
修复室里弥漫着檀香与陈纸的气味。
苏雯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些褪色的墨迹,忽然在卷尾发现一行几乎不可见的小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不像周先生的文风..."她喃喃自语。
李馆长凑过来,老花镜后的眼睛突然睁大:"这是张继《枫桥夜泊》的诗句!但周先生引用这个做什么?"
窗外传来游客的喧哗声。博物馆正值清明小长假,人流如织。
苏雯望向窗外的紫藤花架,思绪飘回上周在档案馆发现的线索——周先生1937年曾多次造访寒山寺,每次都带着一个紫檀木匣。
"李馆长,寒山寺的档案存放在哪里?"
"就在隔壁库房。"老馆长推了推眼镜,"不过大部分都在文革时损毁了..."
正说着,苏雯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林建成发来的简讯:"陈氏银行董事会今早罢免了陈启年,新董事长是霍家推荐的独立董事。瑞士信贷恢复了我们全部授信额度。"
苏雯唇角微扬,正要回复,腹部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抽痛。
她下意识扶住桌沿,深呼吸几下才缓过来。
"不舒服?"李馆长关切地问。
"没事,小家伙踢了我一脚。"苏雯笑着摇摇头,将注意力转回绢本,"您看这个印记..."
绢本角落有个模糊的朱砂印,隐约可辨"寒山"二字。
与此同时,上海临海大厦的会议室里,林建成正在听取马明远的汇报。
"陈氏银行新董事会通过了和解协议。"
马明远推了推眼镜,"同意以原价转让持有的临海股份,并赔偿岭南工地事故的全部损失。"
投影仪上显示着最新的股权结构图。
林建成注意到一个细节:"霍家怎么持有这么多陈氏股份?"
"霍二少这半年一首在暗中收购。"马明远露出狡黠的笑容,"现在陈启年下台,霍家成了最大股东,我们之前的协议自然..."
电话铃声打断了会议。是老周从苏州打来的:"林总,苏记者说在寒山寺发现了重要线索,想让您尽快过来一趟。"
苏州的春雨说来就来。林建成赶到寒山寺时,天空飘起细雨,古刹的黄墙黑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苏雯撑着油纸伞站在钟楼前,孕肚在宽松的旗袍下己十分明显。
"发现什么了?"林建成快步上前,接过她手中的伞。
苏雯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周先生当年捐赠的那口钟,钟钮里藏着东西!"
寒山寺的住持是位须眉皆白的老和尚,他颤巍巍地取出一本泛黄的捐赠册:"民国二十六年,周居士捐铸此钟时,特意要求钟钮中空..."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千年古刹的瓦檐。
在住持的见证下,寺里的工匠小心地拆下重达百斤的青铜钟钮。当啷一声,一个紫檀木匣从钟钮中掉落,匣子上的铜锁早己锈迹斑斑。
"需要钥匙..."住持喃喃道。
苏雯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取出那半块青瓷片:"试试这个?"
瓷片边缘的缺口恰好与锁芯吻合。轻轻一转,铜锁应声而开。匣内是一卷用油纸包裹的羊皮纸,展开后,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化学公式与工艺流程图。
"这才是完整的金粉配方!"苏雯惊呼,"之前公开的只是基础版本..."
林建成仔细端详着羊皮纸边缘的小字:"周氏秘法,传子不传外。然国难当头,恐遭倭寇掠夺,故藏于此。
后世有缘人得之,望善加利用,勿使明珠蒙尘。——周明哲,民国二十六年冬"
雨声渐歇,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古老的钟楼上。住持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周居士一片苦心,今日终得圆满。"
回到苏州博物馆,李馆长立即组织专家对羊皮纸进行鉴定。
修复室里,紫外灯下显现出更多隐藏的文字——周先生详细记录了配方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尤其是战机隐身涂层方面的潜力。
"难怪..."苏雯恍然大悟,"当年新艺术联盟这么执着地追查..."
林建成的手机突然响起。
是科利亚从莫斯科打来的:"林厂长!冬宫档案室又发现安德烈爷爷的笔记!他说周先生曾提到配方可以用于..."电话那头传来翻纸声,"...用于什么'雷达隐身'!"
挂断电话,林建成陷入沉思。窗外,暮色中的苏州古城华灯初上,评弹的吴侬软语从远处飘来。
苏雯轻轻握住他的手:"现在怎么办?这些军工应用..."
"交给国家。"林建成毫不犹豫,"明天我就联系GF科工委。"
李馆长闻言,长舒一口气:"周先生若在天有灵,定会欣慰。"
当夜,他们下榻在平江路的一家老宅院改造的客栈。
雕花木窗外,小桥流水在月光下泛着银辉。苏雯靠在罗汉床上,孕肚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明天回上海?"她轻声问。
林建成点点头,将手放在妻子隆起的腹部:"小家伙今天乖吗?"
"比昨天安静多了。"苏雯微笑着翻开一本苏州地方志,"对了,你看这个..."
书页上是1937年的苏州新闻剪报,一则小消息提到周先生捐赠寒山寺大钟的仪式。配图中,年轻的周明哲身旁站着个戴圆框眼镜的男子,图注写着"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主任程教授"。
"程教授..."林建成若有所思,"会不会就是他帮助周先生研发军工应用的?"
夜深人静时,林建成独自站在庭院里。
西月的晚风带着花香,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手机屏幕亮起,是马明远发来的消息:"国防科工委明天派专家组来沪,己安排最高级别保密措施。"
他抬头望向星空,思绪回到半年前那个雪夜,在莫斯科第一次见到安德烈日记的场景。
历史的碎片正一片片拼合,而周先生六十年前的远见,至今仍在指引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