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笼罩着珠江,为两岸的工地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
林建成站在临时搭建的工程指挥部里,指尖轻抚着沙盘上精致的微缩模型——"岭南天地"的别墅群沿着蜿蜒的水系错落分布,中央的广府文化广场上点缀着几棵古榕树的模型,远处几栋融合了骑楼元素的写字楼勾勒出独特的天际线。
"林总,陈老到了。"老黄推门进来,身后跟着广彩大师陈老和他的孙子陈启明。
陈老今天特意穿了件对襟唐装,手里捧着一个红绸包裹的木匣。年轻人陈启明则背着画筒,眼神中既有艺术家的敏锐,又带着几分初出茅庐的拘谨。
"林生,睇下呢个。"陈老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取出一套泛着幽光的广彩工具,"我太公传落嘅,今日开始教阿明用。"
林建成接过那支细如发丝的描金笔,笔杆上"同治年制"西个小字依然清晰。这套传承了百余年的工具,承载着多少代人的匠心。
"陈伯,工坊的位置己经留好了。"林建成指向沙盘上的一个独立院落,"按您的要求,朝南,近水,还有棵老榕树遮阴。"
陈老眯眼细看,满意地点点头:"后生仔,你识做。广彩要嘅就系呢种环境。"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冼村长带着几位村民前来,手里还捧着几块残破的青砖。
"林老板!挖地基时发现嘅!"冼村长激动地指着砖块上的铭文,"睇,'冼族祠堂'!系我哋祖上嘅砖!"
林建成蹲下身,手指轻抚砖面。这些被岁月磨蚀的痕迹,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记忆。他当即决定在文化广场增设一个"冼族记忆角",将这些老砖与村民提供的族谱、老照片一同展示。
"林总,"设计师小声提醒,"广场空间己经很紧张了..."
"调整喷泉位置。"林建成毫不犹豫,"历史比水景更重要。"
这个决定让冼村长红了眼眶。老人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钱:"林老板,呢个系我太公传落嘅,送你做镇宅之宝。"
铜钱上"光绪通宝"西字清晰可见,背面还刻着细小的"冼"字。这份朴实的馈赠,比任何商业合同都更显分量。
午后,林建成来到工地边缘的古榕树下。工人们正在陈老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用特制围栏保护树根。这棵至少两百岁的古树,枝干虬结如龙,树冠如巨伞般撑起一片阴凉。
"林总,"老黄递上一份文件,"写字楼的预售方案,您过目。"
林建成翻开文件,写字楼的定位是"广府文化商务空间",除了常规的办公功能,还规划了粤剧茶座、广绣展示廊等特色区域。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顶层设计——一个可俯瞰珠江的"岭南文化会客厅",专为跨国企业接待所用。
"价格呢?"
"每平米6888元起。"老黄擦了擦汗,"是不是...太冒险了?现在天河最高端的写字楼才..."
"不,再加20%。"林建成合上文件,"我们要卖的不是平方,是文化价值。"
这个决定让团队面面相觑,但没人敢质疑老板的判断。过去几年,林建成那些看似冒险的决策,最终都创造了远超预期的价值。
傍晚,林建成在工棚里审阅别墅区的精装方案。
不同于常规豪宅的奢华堆砌,"岭南天地"的别墅强调"文雅宜居"——酸枝家具的现代演绎,广彩元素的巧妙点缀,甚至每户都预留了"家传展示墙",供业主展示家族记忆。
"林总,"年轻的设计师犹豫地提问,"有客户反映...展示墙会不会太'土'了?"
"给他们看这个。"林建成从包里取出"金秋园"业主自发组织的"家史展"照片,"当物质足够丰富时,精神需求就会成为新的奢侈。"
正讨论间,手机铃声响起。是莫斯科来电,"丝路工坊"的开幕筹备己近尾声,塔季扬娜特意来电询问能否借展几件广彩藏品。
"当然。"林建成微笑,"正好陈老在这里,我请他亲自挑选。"
挂断电话,他转向正在研究工坊图纸的陈老:"陈伯,有兴趣去趟莫斯科吗?带着您的广彩,给俄罗斯人开开眼。"
老人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我呢把老骨头仲可以出国?好!去睇下呢个咩'丝路工坊'!"
更令人惊喜的是,陈启明主动请缨陪同:"爷爷眼睛不好,我可以当助手。而且..."年轻人鼓起勇气,"我想看看俄罗斯的珐琅彩,和广彩有什么不同。"
这个跨文化研究的意识,让林建成眼前一亮。或许,"岭南天地"不仅能保护传统,更能培养出新一批文化传承者。
夜深了,林建成独自站在珠江边。对岸的灯火倒映在漆黑的水面上,随波摇曳如散落的星辰。在这座即将迎来历史性变革的城市,他正在缔造的不只是建筑群,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象征。
手机震动,是科利亚从圣彼得堡发来的素描照片——男孩将列宾美院的写生作业与广彩元素融合,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跨文化作品。最后一张是他站在画架前的自画像,胸前那枚金针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个失去父亲却找到艺术之路的男孩,如今己成为联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而"岭南天地",将是这条纽带上新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