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逆袭商海

第163章 价值迁徙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8:逆袭商海
作者:
冰城酒家
本章字数:
5024
更新时间:
2025-06-26

纳斯达克交易大厅的电子钟刚跳过上午十点,马克·汤普森就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咒骂声。

作为市场监察部主管,他面前的监控屏上正闪烁着刺眼的红色警报——星辰在线的股价在开盘半小时内暴跌42%,成交量却只有平日的三分之一。

"又是程序化交易惹的祸?"技术员凑过来问道。

马克摇摇头,调出交易日志:"全是人工挂单。"他指着屏幕上一连串相似的券商代码,"这些经纪商上周还在疯狂推荐科技股,今天却..."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

监控屏上,另一家互联网巨头的买卖价差突然扩大到9美元,盘口深度薄得像张纸。

马克抓起首通SEC的热线电话,手指悬在按键上方时,却看见交易系统角落跳出一条备注:"买方:伯克希尔·哈撒韦子公司"。

华国深圳的创业板企业服务部,方敏仪正在审阅首批"新规企业"的季度报告。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办公桌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正好覆盖了报告中"经营性现金流"那一栏的数字。

"这家农机企业..."她抬头问助理,"真的在三个月内实现了现金流转正?"

助理递上补充材料:"他们砍掉了所有研发项目,把闲置厂房改成了粮食仓储中心。

"照片上,锈迹斑斑的车间里堆满麻袋,几个工人正在手工缝补破损的袋子。

方敏仪的钢笔在"非经常性收益"旁画了个问号。

窗外突然传来欢呼声,她拉开窗帘,看见深交所门前的电子屏上,创业板指数首次跑赢主板。

而屏幕下方滚动条显示:"首批适用新规企业平均市盈率回落至23倍"。

东京丸之内商业区,佐藤健的办公室难得热闹。

五位来自不同部门的课长围坐在茶几旁,面前摊开的不是财务报表,而是某家华国企业的产品目录——上面全是五金工具和农用器械。

"社长,"海外事业部的田中举起一把钳子,"这种低端产品利润率还不到5%..."

佐藤从书柜取下一本相册,翻到某页:黑白照片里,年轻的父亲站在简陋的机床旁。

"1958年,我们靠这些'低端'扳手换来第一桶金。"他轻轻擦拭照片,"现在,华国企业正在走同样的路。"

秘书匆匆进来,递上份传真。

佐藤看完后突然笑出声:"先锋网络要采购十万套我们的JIS标准工具包,作为'钻石供应商'认证奖品。

"他环视众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当电商开始卖扳手时..."

法兰克福欧陆银行的晨会上,安娜面临一个甜蜜的烦恼。

投影屏上并列着两个贷款申请:左边是王先生农场扩建计划,右边则是某科技公司的"精准农业"融资方案。

"根据新规,"风控主管克鲁格推了推眼镜,"农场贷款可以享受政策优惠,但这个智慧农业项目..."

安娜调出补充资料:"王先生的儿子刚从农学院毕业,计划引入土壤传感器。"

她点击鼠标,画面切换到德国某农机厂的报价单,"而这家'科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去年那家倒闭的P2P平台老板。"

会议室鸦雀无声。最终克鲁格摘下眼镜擦拭:"有时候最先进的技术,就写在最老的农业手册里。"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午后,爱德华看着铜价走势图出神。

屏幕上的K线像条苏醒的巨龙,而成交量明细显示,70%的买单来自华资机构。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交易全部要求实物交割。

"爱德华!"同事挥舞着刚到的电报,"智利铜矿罢工了!"

爱德华却指向另一组数据:"华国国家储备局上周刚宣布不再抛售库存。

"他翻开航运日志,"而这三艘货轮明明己经到港,却宁愿支付滞港费也不卸货..."

电话突然响起。

接完电话后,爱德华的表情变得古怪:"劳合社刚接到咨询,有人要为存放在华国保税区的铜投保。"

华国杭州的质检中心实验室,马总正在试验一种古老的检测方法。

日本专家带来的紫外线灯下,某件"纯棉"工作服正在发出诡异的荧光。

"化纤掺假,"专家摇摇头,"连1970年代的水平都不如。"

马总从档案室取出一本发黄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准》,翻到某页:"1983年我们就规定..."他的手机突然响起。

接完电话后,他苦笑着对专家说:"您猜怎么着?那家不合格的供应商,正是旭日集团在华合资企业。"

实验室顿时安静得可怕。马总拿起样品走到窗前,阳光透过劣质布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突然转身:"联系佐藤社长,建议联合成立质量督导组。

"指着那本旧标准,"就用这个为蓝本。"

纽约环球证券的培训室里,玛丽·张正在讲授《固定资产评估实务》。

年轻分析师们围着台老式显微镜,轮流观察某块金属试片的金相结构。

"这是星辰在线服务器机架的材质分析,"玛丽调整焦距,"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实习生杰西卡突然举手:"这些气孔...说明铸造工艺不合格?"

玛丽微笑着打开投影仪,画面切换到某农机厂的质检报告:"同样的缺陷,在农用变速箱壳体上就是致命伤,但在服务器机架上..."她故意停顿,"过去三年竟无人提出异议。"

下课铃响起时,玛丽叫住杰西卡:"你父亲是汽车工程师对吧?

下周跟我去底特律,看看真正的质量控制。"

苏黎世郊外的农场沐浴在夕阳中。

安娜踩着松软的泥土,看王先生的儿子调试新安装的土壤传感器。

年轻人手机上的APP显示着实时数据,而旁边笔记本里却记着父亲口述的"二十西节气农事歌"。

"有意思的组合,"安娜蹲下来查看传感器,"但为什么选德国设备?"

年轻人腼腆地笑了:"因为他们的说明书保留了1950年代的故障代码表。"

他点开某个隐藏菜单,"看,连'土壤冻结导致探头破裂'这种极端情况都有预案。"

安娜突然想起欧陆银行那些被遗忘的保险箱。或许真正的价值,就藏在这些经年累月积累的细节里?

太平洋上空的航班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林建成合上了《全球粮食安全报告》。

舷窗外云海翻腾,恰似他笔记本上那些交织的箭头——连接着铜价、电力投资与农业机械的销售数据。

空姐送来当天的《金融时报》,头版照片让他会心一笑:某华尔街大佬站在联合收割机上演讲,背景是金黄的麦田。

标题却很耐人寻味:《从华尔街到麦田——资本的意外迁徙》。

林建成翻到内页的航运专栏,目光停留在某条简讯:"华国远洋新增两条南美航线,货轮特别加装谷物防潮系统。

"他摸出钢笔,在便签上写下"供应链金融"西个字,这次画的是个惊叹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