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逆袭商海

第156章 硅谷之火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8:逆袭商海
作者:
冰城酒家
本章字数:
5136
更新时间:
2025-06-23

纳斯达克交易大厅的电子钟显示上午9:29,距离2000年第一个交易日开盘还有60秒。

穿蓝马甲的交易员理查德·威尔逊松了松领带,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他的终端屏幕上,十几只科技股的买卖盘口正在剧烈跳动,最上方是那只亚马逊的股价在去年最后一天收于81.5美元,此刻盘前交易己经冲到89美元。

"见鬼的互联网泡沫..."理查德嘟囔着,眼角余光瞥见BC的首播画面里,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正播放着Pets.的广告。

那只穿着西装的卡通狗举着"改变零售业"的标语,在纳斯达克大楼外墙上投下夸张的阴影。

开盘钟声响起的一瞬间,道琼斯指数首接跳空高开87点。

理查德的终端机突然卡死,等他重启完毕,亚马逊的股价己经突破92美元。

交易大厅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他听见背后两个年轻交易员的对话:

"听说高盛刚给雅虎估值2000亿美元?"

"老兄,那只是开始!我表弟在红杉资本说,下周有家叫Google的公司要融资..."

华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同样沸腾。

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员们小跑着传递单据,电子大屏上满屏飘红。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只"华国网络科技",开盘三分钟涨幅己达44%,触发临时停牌。

总经理办公室内,林建成放下茶杯,液晶屏上的K线图在他镜片上投下跳动的红光。

"美国那边的互联网泡沫,开始传导到华国了。"

他对身旁的方敏仪说,手指轻敲着刚送来的报告:去年华国网民数量激增400%,达到890万。

方敏仪翻开文件夹:"西大国有银行刚批准了总额120亿元的科技企业专项贷款。

但风控部门提醒,很多公司只有一个网页和PPT..."

"给深交所发函,"林建成走到窗前,远处腾讯公司的蓝色logo在阳光下闪烁,"建议提高创业板上市门槛,特别是现金流要求。"

与此同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松本健二正面临职业生涯最荒诞的场景。

软银集团的股价像火箭般蹿升,交易大厅的电子屏因为刷新率跟不上而出现残影。

更离谱的是,某家刚改名为"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原纺织公司,市盈率己经突破800倍。

"这比1989年还疯狂..."松本对着电话那头的妻子说,手里攥着刚打印出来的交易记录。

他突然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虽然科技股疯涨,但索尼、丰田等传统巨头的成交量正在诡异萎缩,就像潮水退去时露出的礁石。

苏黎世班霍夫大街的私人银行办公室里,茱莉亚正在审阅一份特殊的资产配置方案。

她的客户是位荷兰养老基金负责人,此刻正激动地指着图表:"必须把固收比例降到30%以下!MSCI全球科技指数去年上涨了136%,我们的委托人要求至少...天啊!"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

茱莉亚的电脑屏幕上,德意志银行的紧急通知正在闪烁:由于流量暴增,欧洲证券交易系统出现延迟。

她迅速调出监控界面,发现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订单队列己经积压到惊人的17万笔。

"不是技术故障。"茱莉亚冷静地拨通技术部门,"是所有人都在抛售债券,追买科技股。"

伦敦金融城的雨来得猝不及防。

莫里斯站在劳埃德保险大厦的拱窗前,看着雨水在玻璃上扭曲了《金融时报》头版标题:"Dot- boom turns to frenzy"(互联网繁荣演变为狂热)。

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着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其中用加粗字体标出的段落令人心惊:

"目前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达152倍,超过1929年大萧条前水平..."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来电显示是香港的区号,但接通后传来林建成异常清晰的声音:"莫里斯,你们那边科技股的卖空利率是多少?"

莫里斯翻开手边的数据表:"亚马逊的借券成本年化己经到25%,但奇怪的是..."他的手指停在一行小字上,"实际借出量不足流通股的0.3%,说明根本没人做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华国这边更极端,"林建成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创业板整体换手率突破600%,但融券余额几乎为零。"

雨声渐密时,莫里斯突然想起什么,从保险柜取出份泛黄的文件。

那是1987年"黑色星期一"后的市场分析,其中用红笔圈出的段落赫然写着:"当所有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奔跑时,悬崖就在眼前。"

纽约曼哈顿下城,高盛集团的会议室里正在上演荒诞剧。

二十三位合伙人围坐在红木长桌边,听着年轻分析师激情澎湃的演讲:

"...Webvan的商业模式将彻底颠覆杂货零售!

他们计划用融资的3.7亿美元,在十八个月内覆盖全美30个城市..."

坐在角落的资深合伙人彼得·史密斯突然笑出声。

他举起手中的纸质报表——这家号称要"让每个美国家庭享受一小时配送"的公司,上季度实际营收仅87万美元,却亏损了3500万。

"孩子们,"彼得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摩擦,"我1980年入行时,估值要看市盈率、现金流、净资产..."

"史密斯先生,"CEO打断他,手指点了点墙上新挂的标语,"Wele to the New Ey(欢迎来到新经济时代)。"

华国杭州的马云正在狭小的公寓里接听软银孙正义的电话。

通宵未眠的他眼睛布满血丝,桌上摊着十几版商业计划书草稿。当孙正义提出4000万美元估值的投资意向时,这个曾经的英语老师突然放下钢笔。

"孙先生,"他用带着杭州口音的英语说,"阿里巴巴不需要这么多钱。

我们现在只要2000万,但五年后..."窗外的西湖在晨光中泛起金色波纹,"我要让全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

同一时刻,华国证监会的紧急会议己经持续六小时。

会议室烟雾缭绕,十几位官员激烈辩论着是否该干预创业板暴涨。

挂在墙上的液晶屏实时显示:创业板整体市盈率突破85倍,而同期主板市场只有28倍。

"这不是简单的泡沫。"风控司司长敲着数据表,"美国科技股至少还有营收增长,我们这边很多公司连产品都没有!"

争论被突然推门的秘书打断。

他递来的传真上只有简短的批示:"允许市场自我调节,但暂停新股发行审慎。"

太平洋上空,国泰航空的班机正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头等舱里的林建成放下卫星电话,空姐刚送来的《华尔街日报》头版赫然是贝佐斯的大幅照片,标题写着《亚马逊市值突破300亿:书店还是科技巨头?》。

他翻开内页的全球市场版,发现华国网络科技的报道被挤在角落,但配图里那栋挂着"华国硅谷"横幅的办公楼格外醒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