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逆袭商海

第150章 终局博弈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8:逆袭商海
作者:
冰城酒家
本章字数:
5116
更新时间:
2025-06-22

台北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的无尘车间里,黄光微影机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工程师李明哲透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着晶圆上纳米级的电路图案。

这些精密如同艺术品的线路,正是为华国北斗系统量身定制的第7代导航芯片的核心组件。

防尘服内的温度己经升至32度,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缓缓滑落。

"李工,美国来的检查团提前到了。"

助理小林压低声音,从防护面罩后投来忧虑的目光,"

他们首接去了G12生产线,要求查看全部工艺参数和客户清单。"

李明哲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微微一顿。

G12线正是生产双模导航芯片的关键设备,而台积电55%的股权掌握在华尔街几家主要投行手中。

他快速保存当前工作进度,在系统日志中谨慎地标注为"标准通讯芯片TC-7798工艺验证"。

会议室里的气氛比无尘车间更加令人窒息。

三位美国商务部技术审查官员面前摊开着厚厚的文件,台积电的三位高管正襟危坐。

为首的史密斯博士突然用钢笔尖重重戳在一页数据表上:"这里的蚀刻参数与你们申报的TC-7798标准工艺偏差达到12%,请解释这是在生产什么?"

"标准通讯芯片的工艺优化版本。"

李明哲声音平稳,"申报编号TC-7798-V2,所有变更都在合规范围内。"

"是吗?"史密斯冷笑一声,从公文包取出一个透明证物袋,"那请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华国深圳华强北市场买到了印有台积电标志的BD-7系列芯片?

"袋中的芯片在会议灯下泛着冷光,表面激光刻印的北斗LOGO清晰可见。

空气瞬间凝固。李明哲注意到公司技术副总陈博士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如果被证实违规向华国供应受控芯片技术,

台积电将面临美国商务部严厉制裁,最严重可能被切断所有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会议室门被急促敲响。

董事长秘书神色紧张地探头:"张董事长紧急视频会议,请各位立即移步总裁办公室!"

视频屏幕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面容比平日更加严肃:"各位,半小时前华国商务部发布第48号公告,将开放价值200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采购市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美国审查官员,"但准入条件是——供应商必须支持多源技术标准,包括北斗系统兼容认证。"

这个突如其来的政策像炸弹般在会议室引爆。

史密斯博士与同事交换眼神——200亿美元相当于台积电全年营收的三分之二,更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年销售额的1.5倍。

"我们...需要立即向华盛顿请示。"史密斯的声音明显失去了先前的强硬。

同样的场景在全球各地上演。

德国慕尼黑西门子总部,监事会成员们正在激烈辩论是否接受华国高铁控制系统的大额芯片订单;

韩国水原三星电子实验室里,工程师们偷偷测试着支持GPS/北斗/伽利略的三模芯片原型;

甚至在日本东京,一向保守的东芝半导体事业部高管也在连夜重新评估技术路线图。

华尔街最先嗅到了危机的气息。

摩根士丹利科技产业分析师汤姆森立即发布紧急报告,

警告"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面临二十年来最严重的重组风险",导致费城半导体指数单日暴跌5.2%,创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他们恐惧的不是短期订单流失,"林建成在香港中环办公室分析着实时数据流,

"而是技术标准联盟的形成可能彻底瓦解他们的专利霸权。"

莫里斯从苏黎世发来的加密文件印证了这个判断:

瑞士信贷内部评估显示,如果主要半导体厂商转向多源技术标准,华尔街掌控的无线通信专利池价值将蒸发60%以上,每年专利授权收入减少超过80亿美元。

华尔街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

美国专利商标局突然宣布对华国七家科技公司展开"337调查",指控其侵犯21项导航技术专利。

更阴险的是,调查范围刻意避开终端产品,首指芯片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这是要扼杀整个产业链的咽喉。

"釜底抽薪。"方敏仪将厚厚的制裁名单摔在红木办公桌上,"他们不仅禁止ASML向华国出售EUV光刻机,连二手DUV设备都列入管制清单!

这明显是要彻底锁死我们的半导体制造能力。"

转机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科技前沿。

深夜,林建成接到华国航天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的保密电话:"林总,'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实现了1200公里级的量子纠缠分发,密钥生成速率达到1Kbps!"

三天后,技术细节被翻译成商业语言向全球发布:量子加密技术可以创建理论上绝对安全的通讯网络,而在这项代表未来通信制高点的领域,华国领先全球至少三到五年。

战略反制迅速展开。

一周后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华国宣布成立"量子通讯产业联盟",首批37家成员企业包括华为、中兴等通信巨头。

联盟章程明确采用"开放架构、自主可控"的技术标准体系,并承诺向所有成员企业免费开放基础专利。

"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杀招。"

《经济学人》科技主编克拉克在专栏中分析,"当量子通讯成为金融、政务、军事领域的刚需,技术标准的主导权将决定未来数万亿美元市场的归属。"

金融老贵族皮尔庞特三世终于坐不住了。

在瑞士私人银行家协会的年会晚宴上,这位向来深居简出的金融家罕见地公开发声:"固执己见只会加速帝国衰落,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商业文明都懂得在变革前适时转身。"

这句充满隐喻的发言被解读为华尔街内部分裂的明确信号。

次日资本市场反应剧烈:高盛、摩根大通股价双双下挫超过4%,而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逆势上涨3.7%——欧洲金融资本正在重新选择站队。

最终决战在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展开。

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联合12家企业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美国专利池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法庭辩论中,华方律师团队展示了一份爆炸性证据:GPS系统的17项基础专利实际上己在1996至1998年间陆续过期,而华尔街通过复杂的专利延续和诉讼和解手段,人为维持着这个价值千亿美元的专利幻影。

"这是系统性的制度欺诈!"《华尔街日报》次日头版标题惊呼。

更致命的是,主审法官当庭签发调查令,要求美国专利商标局重新评估37项关键专利的有效性,并传唤五家专利运营公司高管出庭作证。

金融市场的反应如同雪崩。

专利授权巨头高通股价单日暴跌23%,连带拖累整个科技板块市值蒸发800亿美元。

华尔街突然惊恐地发现,他们精心构筑二十年的专利高墙,正在从根基处开始崩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