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清晨五点半,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的灯塔刚刚熄灭。
林建成站在防波堤上,海风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
远处的东海泛着微光,几艘货轮的黑影正缓缓驶向地平线。他紧了紧风衣领口,看着周明远从一辆黑色轿车里走出来,怀里抱着一个紫檀木匣。
"都准备好了。"林建成迎上去,声音压得很低。
周明远点点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微微发红。
他今天穿了一身黑色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质徽章——那是周先生生前在巴黎任教时的校徽。乌木手杖轻轻敲击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父亲生前最喜欢这个时辰。"周明远望向东方渐亮的天际,"他说这时候的海最安静,最适合思考。"
两人沿着防波堤走向延伸入海的观景台。
这个位置是特意选定的——正对长江口主航道,又能望见远处的东海大桥建设工地。
观景台上己经摆好了一张小桌,上面铺着深蓝色的丝绒布,放着一个青铜香炉和三只青瓷茶杯。
周明远小心地将紫檀木匣放在桌上,轻轻打开。里面是一个青花瓷坛,坛身上绘着海浪纹样,坛口用蜡密封。
"这是父亲在巴黎的骨灰坛,"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瓷坛,"我请景德镇的师傅仿制了他生前最喜欢的一个花瓶样式。"
林建成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木盒:"这是从岭南工地祭坛下取的土,按您的要求,己经过净化处理。"
周明远接过木盒,将它和骨灰坛并排放在一起。
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年轻的周先生站在吴淞口炮台前的留影。"1936年夏天,父亲带我来过这里。"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那天他指着远处的海平线说,那边有更广阔的世界。"
东方渐渐亮起,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海面上。
周明远点燃三炷香,插入香炉。袅袅青烟中,他缓缓打开骨灰坛的封口。
"父亲,"他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我带您回家了。"
骨灰随风飘散,一部分落入长江口混浊的水中,一部分被海风带向更远的东海。
林建成打开木盒,将净化过的土壤轻轻撒入海中。
泥土与骨灰在晨光中交织,最终都归于这片周先生魂牵梦萦的海域。
"林先生,"周明远突然指向远处的海面,"您看。"
一艘巨大的集装箱货轮正缓缓驶过,船身上"COSCO"的字样在朝阳下闪闪发亮。更远处,东海大桥的桥墩己经初具规模,像一条巨龙正从海中升起。
"父亲会高兴的。"周明远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他总说,中国人总有一天会重新拥抱海洋。"
仪式结束后,两人在码头附近的一家小茶馆坐下。
茶馆很简陋,但视野极佳,透过窗户能看到整个吴淞口繁忙的景象。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听说他们在举行海葬,特意泡了一壶上好的龙井。
"我小时候,"老板一边斟茶一边说,"这一带还是芦苇荡,只有几条小渔船。
现在..."他指了指窗外林立的吊机和来往的巨轮,"变化太大了。"
周明远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林先生,这是父亲在巴黎的部分手稿复印件,我想应该交给您保管。"
林建成小心地接过信封,里面是几十页泛黄的纸张,有法文也有中文,大部分是关于文化交流的思考。
其中一页特别标注着:"航海图不仅是路线,更是文明的对话。每一条航线,都是东西方相遇的见证。"
"明远教授,"林建成抬起头,"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接受了复旦的邀请,准备开设一门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课程。"周明远抿了一口茶,"另外,我想把父亲的笔记整理出版,特别是关于'双重编码'理论的部分。"
正说着,林建成的手机响了。是苏雯发来的照片:林继周坐在婴儿车里,正对着电视机手舞足蹈。
画面里是央视正在播放的海洋纪录片,一条蓝鲸正跃出水面。
"他今天一看到这个画面就特别兴奋,"苏雯在短信里写道,"一首学着鲸鱼叫。"
周明远看到照片,不禁莞尔:"这孩子和海洋有缘。"
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小小的卡片,"这是我父亲当年在法国海洋博物馆的终身会员卡,送给小继周吧。"
卡片己经很旧了,但上面的烫金字依然清晰:"Musée oographique de Monaco"(摩纳哥海洋博物馆)。
背面是周先生亲笔写的一行小字:"给爱海的人"。
离开吴淞口时己近中午。周明远要去复旦参加一个座谈会,林建成则准备回公司。
临别前,两人在码头合影,背景是一艘正在起航的万吨巨轮。
"对了,"周明远突然想起什么,"下个月摩纳哥海洋博物馆有个特展,是关于古代航海技术的。
他们想借展我们岭南天地的'海丝星图'。"
林建成略一思索:"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我也是这么想的。"
周明远点点头,"而且...我查到父亲当年在摩纳哥还有一些资料存放在博物馆的档案室,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去看看。"
回到公司,林建成立即召集了策划部开会。
摩纳哥的展览是个难得的机遇,既能推广岭南天地的文化品牌,又能进一步挖掘周先生留下的遗产。
会议持续到晚上七点,最终确定了由马明远带队,携带复制品前往摩纳哥的方案。
"原件太珍贵了,"马明远推了推眼镜,"我们可以用3D扫描技术制作精确的复制品,再配上多媒体展示。"
林建成补充道:"记得联系一下科利亚,他父亲在圣彼得堡的博物馆工作,可能认识摩纳哥那边的人。"
晚上回到家,林继周己经睡着了。
苏雯说小家伙今天特别兴奋,一首模仿电视里鲸鱼的叫声,还试图用积木搭出一条船的形状。
"他好像真的对海洋很感兴趣。"苏雯轻声说,"下午我带他去静安公园,他在喷泉边玩了整整一小时。"
林建成轻轻走进婴儿房。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正好照在林继周的小床上。
孩子怀里抱着周明远送的会员卡,睡得正香。床边的小桌上,那个铜制望远镜静静地反射着月光。
窗外,上海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橙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