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剑与卿

第29章 一笔一枪

加入书架
书名:
断剑与卿
作者:
作家伍岚正
本章字数:
4714
更新时间:
2025-06-30

十一月的洛阳,霜重如灰,天未亮透,街上却己聚了不少人。

今日是冬试开考之日,贡院前张贴着昨日夜里刚换上的榜文,纸张边角凝着水汽,在寒风中作响。

周翰拎着笔袋立在人群中,衣襟被风掀起一角。

他没说话,只抬头望了一眼贡院高墙之上的匾额——“为国育才”西字刚刚描过金,在晨光下反出冷亮的光。

“拿着。” 一只手忽然伸到他面前。

是宋采薇,递来一个瓷瓶,盖子还热着。

“我爷爷配的,补气安神。 别紧张,加油。” 她脸上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不过语气认真。

“谢谢。” 周翰接过,神色未变,却将那瓶小心收入怀中。

“别谢我,” 她叉着腰道,“考不上我可要笑话你一辈子。”

燕北辰站在她身旁,神情比她安静得多。

他递给了周翰一袋热乎的烧饼,低声道:“休息的时候别饿着自己。祝你高中,愿你不忘初心。”

周翰偏头看他,轻轻点了下头:“我会的。”

最后开口的是叶悲鸿。

他穿着常服,没有刻意打扮,站在风中像一棵雪下不动的松。

他没递东西,只淡淡道:“写你该写的,考完我请你喝酒。”

周翰一顿,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眼中忽然多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坚定。

前方号角响起,是开门入场的讯号。

他背好笔袋,踏上台阶前,忽然回头看了一眼。

那三人站在远处石阶下,风吹起宋采薇的鬓发,燕北辰微微侧头在说话,叶悲鸿抱臂立于一旁。

他们并肩而立,像是他来路上的三盏不语灯火。

他没说话,只轻轻地弯了弯嘴角,然后回过身,大步走进那扇漆黑高门。

......

殿试转眼己经来到了最后一场。

考棚之中冷得很,笔墨早己备齐,几张草纸压着准考封条,案头的墨盘尚温。

周翰坐下之后,没急着动笔。他先闭眼深吸了一口气,等到心绪稳了,才睁眼看向卷面。

前两道是时政简答,谈“兵农平衡”、“户籍制度”,他提笔如流,答得有条不紊。

第三题,却是一道主策问,题干简单,落笔却重:

“试论当今朝堂最紧要之弊病。”

他盯着这句话,指节微紧。

这不是常见的题。它不问政务、不问律条,甚至不引言古训,完全是开放式的问题,像一张纸,等他自己画出心中的朝堂。

他本能地提笔,写下:

“朝廷之弊,并不全在贪腐,而在政令失衡。

近年重武轻文,兵事虽紧,但民间教化和人才培养却被忽略;

有些地方官员做事只看表面,不愿走入百姓中间听实话;

上下推诿,遇事避责,很多该担的责没人担,该做的事没人做。

若要长久,还是要把心思放在百姓身上,把话说实,把事做细。”

这是一份 “标准答案”。这些话他在上学的私塾中听过,也在旧书中读过,没错,字字中听,稳妥周全。

他写到 “把话说实” 西字,忽然顿住了。

笔尖悬在纸上,没再动。

他忽然想起那年冬天,他跟着被贬的父亲一同去往北境某一小城。

有一天,父亲背着手站在屋外,看着乡镇里一位穷苦农户叩门求援——那人因揭发贪腐被乡官打断双腿,却迟迟得不到回音。

也想起药铺门前一妇人指着诬告自己的地保哭骂:“他家三世当差,我家三世种田,就算他说了假话,也没人听。”

这些年,他见过太多“无门可诉”的百姓,听过太多“你说得对,但别说”的忠告。

他忽然觉得,自己写下的那些答案,太简单了。

简单得不像这世道。

他低下头,划去了前面写下的整段文字,铺开一张新纸,重新落笔:

“朝堂之病,不在于法不立,而在于言不通。

官员可以调换,律法可以改善,但是如若上欺下,下不敢言,法虽在,何用之有?

朝堂之弊,不在奸邪,而在伪善;不在恶,而在不言其恶。

忠者噤声,贤者却步;

言者被贬,廉者先死。

百姓非无智,只是不敢信;读书人非无才,只是不敢言;

天下之弊,根在于此。”

他写得慢,写得稳,每一笔像是在对过去所有看不惯却不敢说的事说话,也像是在为考场外那些无声的人写信。

写完最后一笔,他搁下笔,才发现后背己经微微出汗。

他没有再修改,只将草纸压好,目光落在那句考题上——

“你认为当今朝堂最紧要之弊病是什么?”

他大概知道这样的答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他不是不知道什么叫 “上意”,也不是不明白“中举之道”,可这题目既问了他的“所见”,那他总得写出他的“所想”。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头顶那扇高窗。

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纸照进来,像一层浅金色的雾,落在他案前的墨迹上。

明明是冬日里难得的晴天,他却忽然觉得,这光落在他身上,有些冷。

......

考场之外,鼓声忽然响起。

那是宫南校场的号鼓。今日不止一地开试,文武分场,亦在同日。

镜头转远,宫南校场上寒气未散,地面凝着薄霜,考生依次站队。

今日为最后一场,实战演练,步伐、兵刃、控势皆入考评。

考官翻开名册,朗声道:

“下一位,江厌离。”

台下众人一愣,随即有低声议论起:“江厌离?那个江湖上……最近没消息的那位?”

“是他?不是同名?”

“看样子,不是同名。”

远处,一道身影缓缓踏步而出。

白衣,长枪,步伐极稳,神色极冷。他没有穿甲,也没有佩饰,只将枪横执于身,走得沉静无声。

阳光穿透雾霭落在他身上,衣袂微动。他未言语,只是走上擂台,站定。

他抬起头,看向前方。

那一眼并不凌厉,也不凛冽,甚至称不上“目光如炬”。

那只是一道极静的眼神。

可细看之下,那目光深处像藏着什么没来得及说完的旧事。

藏着愧疚,藏着背叛,还似乎藏着些别的什么东西。

他像是在透过整个校场,看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他眼神干净,却不是少年式的清白;沉静,却不是武者式的专注。

那更像是一个人吞下了太多沉默之后的神色。

主考官沉默片刻,道:“执枪者,步入演阵。”

江厌离点了点头,走入场中,目光依旧。

白衣如雪,立于场中,身形清峭,神情自若,宛如寒山之巅一只白鹤,唯有风知其傲,天知其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