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急诊科:系统绑定医圣传承

第86章 跨国合作初探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急诊科:系统绑定医圣传承
作者:
今晚吃洋柿子
本章字数:
7032
更新时间:
2025-06-13

林仲景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消息几秒,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他收起手机,目光落在那杯还残留着淡淡唇印的咖啡杯上,思绪仿佛被拉回了几个小时前那个略带暧昧又充满默契的瞬间。

晚风穿过窗缝,在寂静的值班室里卷起一页页病历。

他随手压住纸张,脑海中却浮现出苏慕秋转身离开时,那道利落地几乎有些刻意的背影。

“明天的事,先放一边。”他低声自语,将手机锁屏,起身关灯。

夜色沉静,城市在细雨中渐渐模糊。

他走出医院,路灯下的水洼映出霓虹的倒影,像一张张未完成的拼图。

第二天清晨七点五十分,林仲景推开“蓝山”咖啡馆的玻璃门时,风里还裹着昨夜的雨气……

他习惯早到十分钟,却见临窗的老位置上己经坐了人——老王正低头翻着平板,银灰色西装袖口露出一截深棕皮质表带,听见动静抬眼,眼角的笑纹像展开的折扇:“比我预想的还早三分钟,年轻人的自律真是让人嫉妒。”

林仲景拉开椅子坐下,服务生端来热美式的瞬间,他瞥见老王平板上跳动的心电图——正是昨夜那台PCI手术的实时监测数据。

“您调了医院的影像系统?”他挑眉。

“哈佛医疗中心的合作评估需要第一手资料。”老王推过平板,指尖划过手术记录里“117分钟”的时间戳,“从进手术室到球囊扩张,比国际急诊PCI指南推荐的‘门球时间’快了整整23分钟。”他抬眼时镜片反着光,“更难得的是,你在患者室颤时调整除颤能量的那一下——教科书上可没写过,当胺碘酮无效时,用150焦耳非同步除颤配合胸外按压能这么漂亮。”

林仲景垂眸抿了口咖啡。

热流熨着胃袋,他想起昨夜系统提示医道值突破扁鹊阶时,脑海里突然浮现的《外科精要》残卷:“急证如救火,医者需成风箱,助火势而不焚身。”此刻老王的话,倒像是给那句古训做了注脚。

“您找我,不只是为了夸手术漂亮。”他首入主题。

老王笑出了声,从公文包取出份全英文的项目书推过去。

封皮上“跨国多器官联合移植协作计划”的烫金字在晨光里发着暗芒:“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最近统计,全球每天有17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死亡。我们想做的,是搭建一个跨时区、跨医疗体系的快速响应通道——你负责东亚片区的急诊取肾、心脏修复,波士顿的团队做术后抗排异,东京大学提供新型器官保存液。”他指节叩了叩项目书第三页,“昨晚看你处理冠脉急诊的手法,突然意识到——能在黄金时间内把濒死器官‘抢’回来的,除了顶尖外科医生,更需要这种‘把每一秒都掰碎了用’的急救思维。”

林仲景的手指停在“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CD)”的章节上。

前世他潦倒时,曾在报纸上看过类似报道,那时只能攥着被吊销的医师证躲在巷口抽烟;如今指尖下的纸页带着墨香,他能清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需要我做什么?”

“今天下午三点,和波士顿、东京的团队开视频会议。”老王掏出钢笔在项目书空白处画了个时间轴,“下周五飞波士顿签意向书,月底前要完成市立医院的器官获取团队组建——”他忽然顿住,抬眼时目光越过林仲景的肩膀,“苏护士长来得正好。”

林仲景回头,就见苏慕秋抱着一摞病历站在咖啡馆门口。

她今天没穿护士服,浅灰针织衫配米白阔腿裤,发尾用同色发带松松扎着,看见他时眼睛弯成月牙:“急诊刚送来个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我替你把早会记录带过来了。”说着走到桌边,目光扫过摊开的项目书,“跨国移植?”

“苏姐要不要坐?”林仲景拉过旁边的椅子。

苏慕秋却没坐,指尖轻轻拂过项目书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标题。

她父亲是省人民医院院长,从小见过太多医疗体系的壁垒——器官转运时的手续延误、不同医院的保存液标准差异、甚至有次为等一张跨市转运证明,供肝在冰桶里多放了两小时。

“你们需要协调卫生厅的转运许可。”她抬头时眼神清亮,“我可以找大学同学帮忙,她现在在省卫健委医政处。”

林仲景望着她发顶的小卷毛,突然想起前世临终前,病床上的苏慕秋攥着他的手说:“我早该相信你能走得更远。”此刻这个总把“患者安全第一”挂在嘴边的女人,正用最实际的方式支持他——不是说“你可以”,而是首接递来“怎么做”的钥匙。

“一起做?”他问。

苏慕秋弯起嘴角,把病历放在他手边:“我下午调休,视频会议算我一个。”

十点整,院长办公室的檀木茶海腾起白雾。

林仲景把项目书推到张院长面前时,注意到对方正在看的文件——正是上个月他牵头的“急诊分级诊疗优化方案”的成效报告,页面边缘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

“跨国合作?”张院长推了推金丝眼镜,“需要医院提供什么?”

“一间符合国际标准的器官保存室,两台便携式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还有……”林仲景顿了顿,“如果可能的话,特批一个跨科室协调小组。”

张院长突然笑出了声,他站起身拍了拍林仲景的肩膀。

这个六十岁的老医生从前总板着脸,此刻眼角的皱纹里全是欣慰:“小周昨天还跟我说,你带的规培生现在扎留置针的成功率能到98%。”他转身从保险柜取出枚铜钥匙,“七楼那个闲置的示教室,我让人今早开始装修。ECMO的事我联系设备科,下午就能给你答复。”钥匙丁零当啷落在项目书上,“记住,医院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时,苏慕秋的手机在响。

她接起电话说了两句,转头对林仲景比了个“搞定”的手势:“省卫健委的转运许可模板,下午三点前发到我邮箱。”

林仲景看了眼手表,下午两点五十分。

他掏出手机给小张发消息:“手术室示教室,三点整,有重要的事说。”

小张是外科最年轻的主治医生,平时总把白大褂当披风甩。

推开门时他还喘着粗气,手术帽歪在脑后:“刚做完台阑尾切除,跑过来的——”话没说完就被桌上的项目书吸引了目光,“跨国移植?我能参与?”

“需要你负责器官获取时的外科操作。”林仲景调出张解剖图,“心脏死亡后捐献(DCD)器官的热缺血时间必须控制在30分钟内,你得比现在快一倍。”

小张的眼睛亮得像点着了火,他扯下手术帽抓了抓头发:“上个月跟你做肝破裂修补,我就觉得你做手术像在跟死神抢秒表。”他重重拍了下林仲景的肩,“要我几点到?凌晨两点也行!”

三点整,视频会议准时开始。

波士顿的主刀医生约翰在屏幕里举着咖啡杯:“林医生,我们需要你保证供体器官在获取后15分钟内开始灌注。”

“东京大学的保存液能延长冷缺血时间到12小时,但转运途中的温度波动必须控制在±0.5℃。”佐藤教授推了推圆框眼镜。

林仲景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苏慕秋凑过来看,发梢扫过他手背:“我让器械科准备恒温转运箱,下午就能送样。”

老王突然笑出了声:“我就说,林医生的团队里有个隐藏的协调大师。”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天己经擦黑。

林仲景合上电脑,发现小张还在盯着项目书看,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那是外科医生术前紧张的习惯动作。

“后悔了?”他调侃。

“后悔没早两年认识你。”小张抬头,眼里的光压都压不住,“以前总觉得手术做到漂亮就行,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能救的,不止是手术台上的人。”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砰”地推开。

李主任抱着胳膊倚在门框上,白大褂领口敞着,露出金链子的一角:“林大医生最近挺忙啊?又是跨国合作,又是组团队的。”他拖长了音调,“上回那个医闹事件要不是我替你兜着……”

“李主任。”林仲景打断他,站起身时影子罩住对方。

前世被他陷害的画面在眼前闪过,但此刻他心里只有项目书里的时间轴——下周三要完成ECMO操作培训,下周五飞波士顿,月底前必须完成第一次模拟演练。

“您要是来提醒我注意医疗安全,谢谢。”他转身把项目书收进抽屉,“但如果是别的……”他看向墙上的时钟,“我现在要去重症监护室(ICU)看昨晚的PCI患者,没时间。”

李主任的脸涨成猪肝色,他甩了下白大褂转身就走,皮鞋跟敲得地面咚咚响。

苏慕秋走到窗边,看着李主任的背影消失在转角,轻声说:“他最近在争大外科主任的位置。”

“随他。”林仲景把听诊器挂在脖子上,“等我们的第一例跨国移植成功,市立医院的名字会出现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他转头看向苏慕秋和小张,“到那时,谁还会记得无关紧要的杂音?”

小张突然笑出了声,他抄起桌上的项目书晃了晃:“那得赶紧把模拟演练的时间定下来。我听说七楼示教室明天就能装修好,要不……”

林仲景的手机在这时震动,是系统提示音:“叮——跨国医疗协作任务触发,完成可解锁‘华佗阶’隐藏技能。当前进度:10%。”

他望着窗外渐起的暮色,想起项目书最后一页的照片——那是全球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据图,红色柱状图像一片火海。

而他手里,正握着一把新的钥匙。

“明天晚上八点。”他说,“所有人到七楼示教室,我们做第一次全流程模拟演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