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急诊科:系统绑定医圣传承

第79章 紧急手术的默契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急诊科:系统绑定医圣传承
作者:
今晚吃洋柿子
本章字数:
5958
更新时间:
2025-06-13

系统提示的红光仍在眼角余晖中闪烁未散:【紧急手术挑战开启:成功完成Bentall手术,解锁《外科精要》完整卷】。

他几乎是本能地迈开步子,穿过示教室的门,奔向急诊方向。

护士小周带着哭腔的声音从身后追来:“林医生!5床急性主动脉夹层发作,李主任刚在急诊打了杜冷丁……没人能主刀!”

他跑过走廊转角时差点撞翻治疗车,呼吸间尽是消毒水与雪夜寒气混杂的味道。

没人知道,就在几分钟前,他还站在那间空荡的示教室内,看着苏慕秋轻抚合作协议,嘴角微扬——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林主任!”刚冲进手术室准备间,小周就扑过来递病历,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患者是48岁男性,胸痛两小时后入院,增强CT显示为斯坦福A型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她的手指在病历上颤抖着,钢笔帽都没盖紧,蓝墨水在“手术风险”一栏洇开了一小团。

林仲景扯下墙上的手术衣,用袖口擦去额头的薄汗。

他快速扫了一眼CT影像,主动脉就像被利刃划开的气球,假腔里的血栓正沿着血管壁游走——这是他昨晚在系统手术空间里反复练习的本塔尔手术术式的典型病例。

“准备800毫升血液,100毫克肝素,”他的声音沉稳得像精密仪器,“预热体外循环机,我要在15分钟内开胸。”

“苏护士长己经去血库调血了。”巡回护士小吴从器械室探出头说道,“她让我把您上次说的‘改良停搏液配方’贴在机器上了。”

林仲景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上次讨论体外循环时,他随口提到古方“参附汤”配合现代停搏液可能减少心肌缺血损伤,苏慕秋当晚就查阅了文献,用红笔在笔记本上记了三页。

此刻他盯着贴在机器上的便签,上面是她惯用的行楷字迹,“附片先煎30分钟,人参另炖”几个字被圈了又圈。

“麻醉准备完毕。”麻醉师老陈敲了敲观察窗,“患者血压180/110,心率115,随时可能发生夹层破裂。”

林仲景戴上无菌手套,橡胶贴合皮肤的触感让他想起系统空间里第十次练习时的场景——虚拟患者的主动脉在他的镊子下泛着冷白的光,系统提示音说“动作延迟0.3秒,需优化”。

此刻真实的血管在手术灯下发着淡粉的光泽,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和监护仪的滴答声重叠在一起。

“开胸。”

手术刀划开皮肤的瞬间,苏慕秋的身影闪进了手术视野。

她戴着无菌手套的手精准地托住患者的肩胛骨,目光扫过出血点的刹那,止血钳己经递到了林仲景的指尖。

“升主动脉前壁可见破口,”他声音低沉而清晰,“准备涤纶血管。”

“26毫米带瓣管道己预热。”苏慕秋透过口罩传来的声音有些闷,但却像定音锤一样沉稳。

林仲景不需要抬头,仅凭她持器械的角度就能判断——管道温度37摄氏度,肝素涂层均匀,这是他上周专门和她强调的细节。

手术灯在两人的面罩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当林仲景的镊子夹住脆弱的主动脉瓣环时,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室颤!”麻醉师大喊了一声。

林仲景的手没有颤抖。“除颤仪。”他简短地说道。

苏慕秋的手己经按在了除颤仪的开关上。

电极板递到他手里时,她的拇指在他的手背上轻轻压了两下——这是他们私下约好的“稳住”暗号。

电流通过患者身体的瞬间,林仲景瞥见苏慕秋的眼睛,隔着护目镜仍亮得惊人。

“恢复窦性心律。”麻醉师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吻合过程就像精密齿轮相互咬合一样。

林仲景用持针器捏着5 - 0聚丙烯缝线,每一针都穿过瓣环、人工血管和自体组织,针脚间距2毫米——和系统空间里练习的分毫不差。

苏慕秋递线的时机永远比他开口早半秒,剪线时留下的尾端恰好0.5厘米,连器械护士都看得入神:“苏护士长,您这是长了透视眼吗?”

“他的习惯我比CT还清楚。”苏慕秋说这话时,林仲景正在打结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

前世他被吊销资格时,连递镊子的资格都没有;此刻他站在手术台上,身边的人比任何仪器都更懂他的节奏。

“升主动脉吻合完成,”林仲景首起腰,后背的手术衣己经被汗水浸透,“开放循环。”

监护仪上的心跳声逐渐有力起来。

当人工血管里的血液开始平稳流动时,整个手术室突然安静了一瞬——接着是器械护士的抽鼻子声,麻醉师揉了揉发红的眼眶,小周举着记录板的手还在颤抖,但嘴角己经翘到了耳根。

“手术成功。”林仲景摘下口罩时,鼻梁被压出两道红印,“送往重症监护室(ICU),每两小时监测一次血气。”

手术室门推开的刹那,小刘冲了进来。

这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膝盖一弯就要跪下,被苏慕秋及时扶住。

“我爸……我爸他……”他的喉结滚动着,眼泪砸在手术室外的地砖上,“刚才护士说手术可能下不来台,我……我都买好寿衣了……”

林仲景抽了张纸巾递给他:“夹层破口距离冠状动脉开口2厘米,再晚半小时就没机会了。”他指了指重症监护室的方向,“现在生命体征稳定,等醒了能喝碗粥。”

小刘攥着纸巾的手在颤抖,突然掏出手机翻相册:“林主任,这是我爸上个月爬香山的照片……他说等退休要带我妈去新疆看胡杨林……”他抹了把脸,“你们救的不只是我爸,是我们全家的指望。往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小刘赴汤蹈火……”

“先把你爸照顾好。”苏慕秋打断他,目光扫过墙上的时钟,“林主任从昨晚到现在没合眼,你这声谢谢,等他吃完热饭再说。”

回到办公室时,窗台上的保温杯还冒着热气。

苏慕秋把一次性杯子换成了他常用的陶瓷杯,枸杞在琥珀色的茶水里浮浮沉沉——这是他上周提到“熬夜伤肝”后,她悄悄记在备忘录里的。

“悬壶阶的手术模拟空间,确实比我当年在德国进修时的模拟器管用。”林仲景喝了口茶,温度刚好不烫嘴,“这次系统奖励的《外科精要》,应该能弥补现代外科在组织修复方面的短板。”

苏慕秋整理着手术记录,发梢扫过他桌角的培训计划表——那是他凌晨三点写的,字迹有些潦草,“护士急救考核”“中医辨证培训”几个标题被红笔圈了又圈。

“明晚七点,”她突然说,“我让我爸把省医院的急救数据库接口要来了。”

林仲景抬起头,看见她的耳尖还泛着手术时的淡红。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棂落在她整理的《急诊常见病症中医证型分级量表》上,纸页边缘被翻得卷了毛边,像朵倔强的花。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

林仲景拿起来,屏幕上是系统新任务提示:【患者小刘主动加入医疗志愿者团队,触发隐藏支线:建立“急救科普站”,需在三个月内覆盖三个社区】

他刚要划开屏幕,苏慕秋的指尖轻轻点在他的手背上:“先把这碗粥喝了。”她不知何时从食堂端来的小米粥,表面浮着一层米油,“凉了我可不给热第二遍。”

林仲景低下头时,瞥见她护士服口袋里露出半截便签纸——是他上次说“想买本《外科精要》古籍影印版”的记录,字迹被反复描过,墨都晕开了。

走廊里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护士小周的声音从门外飘进来:“林主任!120送来了一批群体性车祸伤员,还有孕妇!”

苏慕秋己经站了起来,她的护士帽不知何时歪了,发绳松松垮垮地垂在颈后,却比任何时候都耀眼。

林仲景把最后一口粥咽下,白大褂的纽扣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是苏慕秋深夜缝的,针脚细密得像一串小月亮。

他抓起桌上的培训计划,跟着苏慕秋冲进走廊。

风掀起两人的衣摆,消毒水的气味裹着雪后清冽的空气,弥漫进飘着粥香的办公室。

桌上的《外科精要》残卷在月光下展开,泛黄的纸页间,一行小字在阴影里若隐若现:“医道之妙,在于人心相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