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魏

第23章 北海惊雷

加入书架
书名:
铄魏
作者:
嘉砚观世
本章字数:
3392
更新时间:
2025-06-11

北海国相府的青铜鹤灯突然爆出灯花,孔融手中的《论语》"啪嗒"坠地。竹简裂处渗出暗红漆液,竟将"君子不器"的"器"字染成狰狞血色。战报上"曹昂曹铄兄弟大破曹豹"的朱砂批注刺得他眼角抽搐,案头供奉的孔子木主突然"咔"地裂开细纹——那是三日前太史慈擦拭铁胎弓时,无意将弓弦上的狼血溅上神龛。

"报——!琅琊急件!"斥候的靴底沾着青州特有的赤泥。孔融展开帛书时,指尖触到未干的血渍:"曹昂以三千破泰山贼,臧霸归降..."他猛然抬头,庭中槐树上栖息的寒鸦惊飞,露出太史慈亲手系上的祈福红绸——那日曹昂赠药救治北海瘟疫,满城百姓悬绸相送。

幕僚的狼毫笔突然折断,墨汁飞溅在《北海防务策》上。太史慈上月进献的布防图中,沂水防线标注的十三处暗哨,此刻竟与曹军最新战报的进军路线完全吻合。

"请子义将军!"孔融的鸠杖重重敲击青砖,梁上积尘簌簌而落。他望着廊下疾步而来的银甲身影,忽然想起去年黄巾围城时,正是这杆铁胎弓在城头射出"一箭贯三贼"的神迹。彼时箭羽上系着的,是太史慈老母亲手编的平安结。他指尖着太史慈上月呈上的《北海防务策》,突然将竹简砸在对方脸上:"子义与曹贼书信往来,当本相不知?"

孔融的鸠杖重重敲击青砖:"明日辰时,子义领三千精兵伐曹。"他突然轻笑,"听闻令堂近日咳嗽,本相己请名医在府中照料。"

当夜,孔融亲率甲士围困太史宅。老夫人突然推开窗棂,北海城的万家灯火在她眸中跳动。

烛火将太史慈母亲的影子投在《北海舆图》上,那佝偻的轮廓竟似盘踞的苍龙。老夫人枯槁的手指抚过案头《春秋》,竹简上"郑伯克段于鄢"的字迹被她用朱砂批注"伪仁伪义"。

"逆贼孔文举!"老母突然抓起砚台砸向青铜鹤灯,迸溅的墨汁如血雨淋在孔子木主上,"去年,黄巾贼破东门,你弃满城妇孺于不顾!"她颤巍巍站起。

孔融的玉冠被碎瓷划破,他气急败坏地挥手,甲士的环首刀架上老妇脖颈。刀刃触到老夫人亲手缝制的粗布衣领时,突然迸出火星——内里竟缝着铁片。

"慈儿!"老母浑浊的眸子突然精光暴射,"你十西岁猎虎救母,二十五岁单骑退贼,难道要为一己虚名,做这伪君子的刽子手?"她枯瘦的手抓住太史慈铁甲,甲片缝隙掉出半块玉佩——正是离别时,曹昂送的信物。

太史慈的钢牙咬碎嘴角,鲜血顺着《孝经》"身体发肤"的字迹蜿蜒。老母突然夺过甲士佩剑,剑锋倒转抵住心口:"老身今日教你最后一课,大丈夫立于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为腐儒所困!"

剑锋入肉三寸时,老夫人用尽最后气力嘶吼:"去找真正的明主!"鲜血喷溅在《论语》"君子喻于义"的竹简上,将"义"字染得猩红刺目。

太史慈抱起母亲遗体的刹那,北海城飘起赤雪。雪花落在老夫人怒睁的瞳孔上,竟凝成血色冰晶。他解下母亲临终缝制的战袍,三百六十五枚铜钱在月光下排列成北斗七星——这是老人用毕生积蓄铸的护心镜。

"放箭!"孔融的嘶吼带着颤音。箭雨袭来瞬间,太史慈旋身以母为盾,箭矢撞上战袍内的精铁板,发出金戈交鸣。老夫人袖中突然滑出《曹氏赈灾录》,染血的账目记载着:曹昂私开军粮赈济北海流民三千石。

当第七支羽箭射穿太史慈肩胛时,他背上的母亲遗体突然抬手——老人临终前紧握的袖箭筒机关触发,短矢精准洞穿孔融的玉冠。满城守军望着这"尸身护子"的神迹,纷纷弃械跪地,有老卒痛哭:"太史老夫人魂佑北海啊!"

太史慈的银枪挑飞最后一道城门时,枪尖突然迸发龙吟。月光下可见枪身暗纹——正是老夫人用绣花针日夜雕琢的《六韬》篇章。护城河被他踏出九朵冰莲。

琅琊城头的曹昂突然心悸,手中茶盏坠地粉碎。郭嘉的焦尾琴同时七弦俱断,他望着星象喃喃:"贪狼移位,义星入命..."

三日后,曹铄的斥候在蒙山北麓发现奇异足迹——覆满霜雪的松枝上,每隔七步便嵌着一枚带血的铜钱。

当招魂幡点燃时,北海方向的夜空炸开血色极光。太史慈跪在母亲灵前,将孔融所赠的《孝经》投入火盆。

风雪中,曹氏兄弟的白狼旗与太史慈的银枪并立城头。老夫人冰棺上的霜花渐渐凝成八个篆字:"义贯日月,功震乾坤"。北海逃来的流民说,那夜听见苍穹传来老妇人的笑声,伴随着《广陵散》的铮鸣,将孔融府中的圣贤画像尽数震碎。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