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号收容所:我在都市写规则

第103章 “呼唤”的源头:黄浦江底的异常波动

加入书架
书名:
404号收容所:我在都市写规则
作者:
慕白的小柚子
本章字数:
7310
更新时间:
2025-07-02

接下来的几天,林雾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却又时刻紧绷着一根无形的弦。他被安排在管理局总部地下深处一个更为安全和隐秘的套间内,一日三餐由专人配送,门口有两名神情肃穆的安保人员轮班值守。所谓的“伴随式观察”名副其实,除了秦瑟偶尔能以“工作交流”的名义进来与他聊几句,他几乎与外界隔绝。

每日,都会有研究部的专家对他进行例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评估,并详细记录青铜铃的任何细微变化。青铜铃上的星图依旧清晰,脑海中那些破碎的呓语也时断时续地出现,但林雾在老猫的“点拨”和自身“认知校正”能力的帮助下,逐渐学会了与这些“宇宙噪音”共存,不再像最初那般受到强烈的精神冲击。

然而,那种来自青铜铃的“吸引力”,或者说“呼唤感”,却在与日俱增。

它不再仅仅是模糊的“下方”感,而是变得越来越具体。林雾甚至能在《诡物收容手册》的辅助下,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能量波动源头——它像一个不断闪烁的信号灯,位于这座城市的某个特定区域,而且,深度极深。

“黄浦江……”林雾在一张摊开的城市地图上,用红色的标记笔,在蜿蜒的黄浦江中段,画下了一个不大的圆圈。这是他根据连日来青铜铃的感应,以及《诡物收容手册》对微弱能量波动的追踪分析,大致推断出的“呼唤”源头所在地。

“你确定?”秦瑟看着地图上的标记,眉头紧锁。她今天带来了最新的外部情报,表情有些凝重。

“八九不离十。”林雾指着那个圆圈,“这几天,青铜铃对这个方向的感应越来越强烈。而且,我注意到,每当有大型船只经过这片水域时,铃铛的反应会更加剧烈一些,似乎水流的扰动会影响到那个‘源头’的能量释放。”

秦瑟点了点头,从随身携带的加密平板电脑中调出一份文件,推到林雾面前:“你看看这个。”

文件标题赫然是:《关于黄浦江中段水域近期多起小型异常事件的汇总报告》。

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最近半个月内,在林雾标记的那片水域及其周边,发生的多起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件:

“XX月X日,夜间,一艘小型渔船在目标水域失联,三日后在下游数十公里处被发现,船上空无一人,所有捕鱼设备完好,仅在甲板上发现大量不明粘液和类似藻类的纤维组织。”

“XX月X日,凌晨,海事局一艘例行巡逻艇在经过目标水域时,船上所有电子设备瞬间失灵,罗盘指针疯狂旋转,船员报告称听到水下传来巨大的、类似金属摩擦的异响,并短暂目击到水面下有巨大黑影掠过。黑影消失后,设备恢复正常。”

“XX月X日,黄昏,多名沿江居民报警,称在目标水域附近江面看到诡异的绿色磷光,并闻到刺鼻的腥臭味。警方派巡逻艇前往查看,未发现异常,但水质检测样本显示该区域存在微量未知有机化合物。”

报告的末尾,附上了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和声呐探测图。照片是巡逻艇船员在慌乱中拍摄的,只能看到一片翻涌的黑色江水和一些难以辨识的巨大轮廓。声呐图则显示,在那片水域的江底,似乎存在一个异常庞大的、不规则的阴影区域,远超普通沉船的规模。

“看来,你的‘呼唤’源头,己经开始不安分了。”秦瑟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管理局己经将这片水域列为‘三级戒备区’,初步判断可能存在未知的‘水下大型诡异实体’或‘不稳定空间裂隙’。”

林雾的心沉了下去。青铜铃的呼唤,与现实中发生的诡异事件,在此刻完美地交汇在了一起。这绝非巧合。

“管理局打算怎么处理?”林雾问道。

“初步方案是派遣一支装备精良的深水探测小队,携带高功率声呐和水下机器人进行抵近侦察。但……”秦瑟顿了顿,看向林雾,“周副主管和几位专家认为,你和你的青铜铃,可能是解开江底秘密的关键。他们希望你能加入这次的调查行动。”

“我?”林雾有些意外,但随即又了然。青铜铃既然能感应到那个“呼唤”,自然也能在复杂的江底环境中,为小队提供最首接的指引。

“当然,这并非强制命令。”秦瑟补充道,“江底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危险。根据声呐初步反馈,那片区域的地形极为复杂,似乎遍布着大量沉船残骸,而且水下存在强烈的未知能量干扰,常规的探测设备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你不愿意,没人会勉强你。”

林雾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落在那枚静静躺在桌上的青铜铃上。铃铛上的星图在灯光下泛着幽光,那种源自血脉深处的吸引力,此刻仿佛也更加清晰。

他知道,自己没有太多选择。无论是为了探寻青铜铃的秘密,还是为了回应那份越来越强烈的“呼唤”,他都必须去。更何况,如果江底的异常真的失控,对整个城市都将是一场灾难。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这个领域的“收容者”,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面对。

“我去。”林雾的回答简单而坚定,“青铜铃既然指引我到这里,那我就有必要去看看,它到底想告诉我什么。”

秦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很快又被担忧取代:“林雾,你要想清楚。这和之前处理精神病院或呓语电台的事件不同。水下环境对我们来说是绝对的劣势,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极大。而且,我们对江底那个‘东西’的了解几乎为零。”

“我明白。”林雾深吸一口气,“但我相信青铜铃。而且,有秦姐你在,我会更有信心。”

秦瑟闻言,微微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很快又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好。我会向上面汇报你的决定。行动预计在三天后进行,这几天你需要接受一些基础的水下行动适应性训练和装备熟悉。记住,安全第一,一旦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接下来的三天,林雾在管理局的特训基地接受了高强度的速成训练。包括密闭空间幽闭恐惧克服、水下呼吸器使用、紧急情况下的水下自救技巧、以及对即将使用的特种潜水装备的熟悉。

管理局为这次行动准备的装备堪称豪华:轻便但抗压能力极强的特制潜水服,内置微型供氧循环系统和通讯装置;头盔上集成了多功能夜视仪、声呐探测器和高清摄像头;手腕上则佩戴着一台小型化的环境监测仪,可以实时分析水质、压力和辐射水平。

然而,林雾清楚,这些高科技装备在真正的诡异力量面前,可能脆弱得不堪一击。他最大的依仗,依旧是那枚青铜铃,以及他逐渐掌握的“认知校正”能力。

行动前夜,林雾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装备。青铜铃被他用一根坚韧的特制纤维绳系在脖子上,贴身存放。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距离黄浦江底那个“源头”越来越近,铃铛的震动和“呼唤感”也愈发强烈,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并急切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诡物收容手册》的虚拟屏幕上,关于“黄浦江底异常波动”的条目己经自动生成,但大部分信息都处于“未知”或“待探查”状态。手册似乎也在期待着林雾能够带回更多关于这个新“诡域”的信息。

“一切准备就绪。”林雾对着通讯器低声说道。

“收到。林雾,秦瑟,以及‘深潜者’小队其他成员,请于03:00时在指定码头集合。重复一遍,03:00时,指定码头集合。”指挥中心传来周明轩那不带丝毫感情的声音。

凌晨三点,黄浦江畔,一个废弃的旧码头。

夜色如浓墨般化不开,江面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偶尔有冰冷的江风吹过,卷起阵阵寒意。码头上停着一艘改装过的中型海事巡逻艇,船身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几盏昏暗的作业灯亮着,将周围一小片区域照得影影绰绰。

林雾和秦瑟率先到达。秦瑟依旧是一身干练的黑色作战服,腰间佩戴着管理局的制式武器和装备。林雾则穿着特制的潜水服内衬,外面套着一件防寒外套。

很快,另外三名“深潜者”小队的成员也陆续抵达。他们都是管理局经验丰富的资深潜水探员,两男一女,神情冷峻,行动间透着军人般的干练与沉稳。队长是一名叫做“石磊”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目光锐利,据说曾在海军特种部队服役多年,水下作业经验极为丰富。

“林雾顾问,秦瑟探员。”石磊主动伸出手,与两人握了握,“这次行动,你们的安全由我们负责。水下的情况瞬息万变,请务必听从指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林雾点了点头:“石队长,有劳了。我会尽力配合。”

周明轩也出现在码头上,他身边跟着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对潜水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

“根据最新的声呐扫描,目标区域的能量波动在持续增强,并且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结构性变化。”周明轩的脸色有些难看,“我们的时间不多。‘深潜者’小队负责主要突入和侦察任务,林雾顾问提供目标指引和异常感知,秦瑟探员负责策应和紧急情况处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异常严肃:“记住,这次行动的首要目标是探明江底异常的性质和威胁等级,尽可能获取样本和数据。除非遭遇首接威胁,否则避免主动交战。一旦发生不可控的危险,立刻放弃任务,全员撤离。明白吗?”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随着一声令下,众人登上改装巡逻艇。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巡逻艇如同一道黑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驶离码头,向着黄浦江心那片被标记为“极度危险”的未知水域驶去。

林雾站在船舷边,江风吹拂着他的脸颊,带来刺骨的寒意。他低头看向胸前的青铜铃,它正微微震动着,散发出微弱的、只有他能感知到的幽光,指引着一个明确的方向。

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水下探险,即将开始。而那黄浦江底涌动的暗流,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未知“呼唤”,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