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演讲而挑灯夜读瞌睡的不行的李牧猛地从课桌上惊醒。
晨光透过教室窗户斜斜照在李牧未完成的演讲稿上,“Globalization” 周围那圈若隐若现的特殊光晕,证明昨夜李牧的激战并非是梦境。
李牧的指尖无意识过掌心结痂的咬痕,那里残留着自己书写汉字时的灼热感。
“哟,大诗人的‘梦游症’又犯了?” 李笑笑转着钢笔凑过来,马尾辫上的熊猫徽章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但李牧敏锐捕捉到同桌李笑笑眼底一闪而过的好奇。
自从李牧从词汇荒漠归来,自己身上似乎萦绕着某种让人心悸的气场。
两人的视线在纸页上方相撞,李笑笑突然合上本子,钢笔尖在桌面敲出急促的节奏:"明天就比赛了,大才子准备好了吗?别让某些 ' 文化图腾 ' 吓着评委哦。"
放学后的图书馆成了李牧的新战场。
林秋白老师摘下黑框眼镜,露出的细长睫毛上沾着粉笔灰。
林老师翻看着李牧收集的古文典籍以及找到的英文注释,蓝布衫袖口扫过泛黄的书页:“想把‘天下大同’的理念融入演讲?”
她突然从教案夹层抽出本线装书,封皮上 “礼记?礼运” 西个字被得发亮,“或许《大道之行也》能给你灵感。”
当李牧翻开扉页,工整的小楷批注跃入眼帘,某些段落旁还用红笔标注了可以的释义方向。
林秋白转身整理书架的背影微微僵硬,蓝布衫下隐约透出褪色的红绳 —— 那串刻着甲骨文的玉坠在夕阳里晃出细碎的光。
演讲比赛当天,礼堂穹顶的聚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
"下一位,李牧。"
李牧攥着融合了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与 “Everyone tributes acc to their ability” 的演讲稿走上台,余光瞥见评委席上林婉清的意想不到,以及观众席里李笑笑罕见严肃的侧脸。
“全球化不应是文化的吞噬,而该如百川归海。”
李牧的声音在礼堂回荡,随着情感递进,空气中似乎都渐渐泛起金色微光。
当念到 “是谓大同” 时,大屏幕上汉字笔画腾空而起,与英译单词交织成璀璨的文化图腾。
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掌声,李牧看见林秋白眼镜后的眼睛泛起泪光,而李笑笑,正咬着下唇奋笔疾书。
最后的得分公布时,李牧与李笑笑并列第一。
颁奖台上,两人的手握在一起,李笑笑突然压低声音:“你笔记本里的语法螺旋... 和那些奇奇怪怪的英文旧书图案一模一样。” 还未等李牧追问,她己松开手,马尾辫甩过他的手背,留下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
散场时,林秋白拦住李牧,将那本《礼记》塞进他怀里。书里夹着新的便签:“语言是桥梁,而文化才是两岸的灯火。” 她转身走向暮色的背影,与英语王国里 Guide 拄杖远去的轮廓,在李牧眼中渐渐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