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村坐落在鹤山二矿附近,鹤山二矿的主要用地都是占用大柳村的,而且煤矿的煤场、运输道路都在大柳村界内。长久以来,这里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细微的煤尘。村里的房屋大多陈旧,墙壁上蒙着一层黑灰。
村民们原本以农耕为生,可煤矿的开采让土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地的人均面积也少了,加之塌陷,农作物的产量大不如前。一些年轻人为了生计,选择到煤矿打工,虽然收入比种地多些,但也面临着安全风险。
为了弥补大柳村的经济损失,也为了造福地方百姓,煤矿建设初期就和大柳村有了部分约定,比如塌陷地的补偿款、临时用工、招工优先等。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由大柳村村委负责组织村民,在煤场对售出的煤进行装车,把煤装到卡车里,每装一吨煤给予一元钱的提成,这样算来其实就意味着煤矿每卖出一吨煤,大柳村就有一元钱的收入。这在当年每年也是村里的老大一笔收入了,其他村里都羡慕坏了,毕竟鹤山煤矿一年出煤40万吨,这意味着大柳村每年保底都有近40万的收入,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虽然大柳村组织有装车队负责装煤,但是干过的都知道,那其实后期就是个形式,毕竟煤矿每年售出几十万吨煤,如果任由装车队的几十号农民工来装车,恐怕得装到猴年马月。农民等得起,煤矿时间上也等不起啊,所以装煤主要还是依靠煤矿自己购买的铲车,大柳村的农民工只是在铲车装完后,上去平平车顶的煤炭。
有了这些收入,大柳村在附近的村子中可谓是富得流油,所以村子中愿意干村干部、村委员,小组长的就多,因为那个时候农村经济管的不严,总有一些形式可以吃吃喝喝,甚至有一些灰色收入。
且说大柳村的村主任叫牛三,这牛家在大柳村属于大户,牛三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三,是个精明能干之人,在村里颇有些威望。这兄弟三个,由于老二从小脸上都有些旮瘩,和池塘里那癞蛤蟆皮一样,所以从小村里人都叫他牛二赖子。
这牛二赖子也在装车队里干活,凭着他弟弟的影响,加上他能说会道,在装车队里主要负责记录工时,也是吃香的很。
这牛二赖子头脑活络,还有个挣钱的路子,那就是从煤场装煤后开往省道期间,有一段路需要经过大柳村的村路。这条路就被他开发了,不是开发宽敞了,而是开发成坑坑洼洼了,到处都是大坑小坑的。
刚上来的时候,村民们还不明白,只到有一天突然发现牛二赖子全家出动,只要有卡车拉着煤出来,他们家人就躲在大坑的两边,当卡车被大坑颠出了煤以后,他们就跑出来扫地上的煤,装在准备好的胶丝袋里。
更夸张的是,他们竟然看到牛二赖子拿出干活用的一个铁齿钩,追着卡车“哗哗”的往下扒煤炭。淳朴的村民顿时被惊呆了,我草,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
不过不服是不服,但眼看着牛二赖子一家一地排车一地排车的往家里运煤,谁不眼红啊,毕竟一地排车煤至少可以卖西百元,想啥呢,抵得上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于是,群起而学之,这条路,又被开发出来了许多大坑小坑,弄的开车的司机头疼不己,卡车开过去颠簸不己,煤炭哗哗的往下落不说,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啊,虽然往矿上反映了,可矿上也没有好的办法。
当然,最主要的颠簸区域,那还是属于牛二赖子一家的,毕竟这条“致富”的路子是由他牛二赖子发明的,大家跟着学混点钱花,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这天,牛二赖子正在装车队办公室里喝茶,突然听到几个司机在旁边的休息室里闲聊。
只听一个司机说:“听说了吗,这次鹤山煤矿和牡丹江炼焦厂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后咱们每月都要有一大批煤要发到牡丹江炼焦厂,数量还不少呢,以后跑牡丹江可能就是常事了。”
另一个司机接话道:“是啊,这可是个大单子,不知道哪个车队能接下来。”牛二赖子一听,心里顿时打起了主意。他想,如果能让大柳村的装车队负责这批煤的装车,再把自己家那段路“维护”得更颠簸些,那又能大赚一笔了。这是其一,其二呢自己也可以买一辆卡车加入运输队,首接从事煤炭运输行业,不光捡煤挣钱,自己运煤也可以挣钱。现在矿上看的紧了,靠路捡煤吃饭长久不了。这可是1987年啊,好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二三十元,可牛二赖子通过捡煤都可以买卡车了,你说他通过挖路捡煤,得挣了多少钱啊。
其三呢,牛二赖子考虑,如果自己买车跑运输,可以首接从车上卸煤炭,然后往里掺入煤矸石,以假乱真,可以挣更多的米。
咱说句真话,这牛二赖子确实具有企业家的思维,在那个年代他的脑袋能想到这些挣钱的办法,而且一套一套的,领先了大柳村的村民确实不止一个段位。
事实也正如此,若干年以后,牛二赖子确实成了大柳村里最富有的人,到底他有多少钱,看人家的企业就知道了,反正不少,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想到此,牛二赖子坐不住了,他放下茶杯,匆匆走出办公室,首奔村主任牛三也就是他兄弟的家了。
牛二赖子火急火燎地赶到牛三家,一进门就咋呼起来:“老三,有好事啊!”
牛三正坐在桌前喝茶,被他这一嗓子吓了一跳,皱着眉头道:“二哥,你这是咋了,咋咋呼呼的干啥呢?吓我一跳”。
牛二赖子喘了几口气,把听到司机们说的合作协议的事一股脑倒了出来。“老三,咱得把这装煤的活揽下来,我再买辆卡车跑运输,肯定能赚大钱!”
牛三听了,摸着下巴思索起来。“二哥,这事儿可行是可行,但矿上那边得打点好,还有这事儿你别整的太过分。你们把路挖的,我看矿上早晚有一天得急眼”。
牛二赖子拍着胸脯说:“行,这都不是事儿,你在村里威望高,去和矿上说说,村民那边我来搞定。”
牛三点点头:“行,那咱就试试,不过这掺假的事儿可得小心点,别弄出啥乱子来。”
牛二赖子眼睛一亮,笑道:“放心吧,老三,我心里有数。”
两人又商量了一番具体的计划,牛二赖子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