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妃到——”
当这一声通报在慈宁宫的宫墙内悠悠传开,凌婉款步踏入慈宁宫。此刻,檐角的铜铃正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宫殿里的悠悠岁月。太后斜倚在那精致的美人榻上,身着一袭暗纹华服,华丽的绸缎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低调而奢华的光泽。太后的面容虽保养得宜,不见过多岁月的痕迹,但那眼底深处却藏着深深的疲惫,宛如一潭幽邃的湖水,隐匿着不为人知的沧桑。
“民女参见太后。”凌婉盈盈福身,姿态优雅而端庄。她微微抬头,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案头,只见那上面堆叠着不少安神药碗,想来太后为这失眠之症,己然尝试过诸多方法。
“起来吧。”太后轻轻抬手,示意身旁的宫女赐座,声音虽温和,却不失威严。“哀家听闻,你在街头施药,救了不少百姓?”太后的目光落在凌婉身上,似是在打量着这个传言中的三皇子妃。
“不过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不值一提。”凌婉谦逊地答道,声音轻柔却坚定,宛如春日里的微风,不张扬却让人感到舒适。
“小事?”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笑,那笑容里既有欣赏,又带着一丝探究。“太医院束手无策的风热症,你仅用几味寻常草药就解决了,这能算是小事?”太后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哀家这失眠之症,太医院悉心调理了十年,至今未见成效,你可有法子治得好?”太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试探,紧紧盯着凌婉,似乎想要看穿她的心思。
凌婉缓缓抬头,与太后的目光相接。她从太后的眼神中敏锐地捕捉到那份试探,心中明白,这是太后对她的一次考验。她没有丝毫犹豫,从容起身,莲步轻移,走到太后身旁,轻声说道:“请太后允许民女为您诊脉,以便更好地了解您的病情。”
太后微微点头,伸出手来。凌婉轻轻握住太后的手,指尖触碰到太后的脉搏。那脉搏虚浮无力,如同风中残烛,微微颤动。凌婉心中顿时了然,这正是脾胃虚弱之象,思虑过重,导致胃气不和,进而影响睡眠。她心中有了计较,缓缓收起银针,恭敬地说道:“太后,您这是思虑过重,致使胃不和则卧不安。”
“哦?”太后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
“太后无需服药,只需通过粥膳慢慢调理即可。”凌婉有条不紊地答道,“民女恳请能在慈宁宫的后厨亲自为太后煮粥,侍奉太后用膳,如此方能更好地观察效果。”
太后微微点头,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准了。哀家倒要瞧瞧,你这粥膳究竟有多神奇,能否真的缓解哀家这多年的顽疾。”
半个时辰后,凌婉迈着轻盈的步伐,端着一碗小米山药粥,缓缓走进内殿。粥碗之上,热气腾腾,那浓郁的粥香瞬间弥漫在整个内殿之中。太后闻着这股香气,只觉腹中微微一暖,一股久违的食欲竟悄然涌上心头。
“这粥里加了什么?竟如此香气扑鼻。”太后轻轻舀起一勺粥,放在唇边,却并未立刻喝下,而是开口问道。
“回太后,这粥里有小米、山药和酸枣仁。”凌婉恭敬地答道,“小米能健脾和胃,滋养身体;山药补气益阴,增强体质;酸枣仁则可宁心安神,助于睡眠。太后只需每日晨起空腹食用一碗,坚持三日,必定能见到成效。”
太后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终究还是缓缓喝下了粥。那粥入口细腻,香甜可口,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一股暖流在体内散开。
次日清晨,凌婉早早地来到慈宁宫。还未踏入内殿,便见宫女喜笑颜开地迎了出来:“娘娘,太后昨夜竟睡了整整两个时辰!这可是近些年少有的事呢!”
凌婉心中一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谦逊的笑容。她快步走进内殿,太后正坐在榻上,精神看上去比昨日好了许多。太后见到凌婉,眼中满是赞许,伸手握住凌婉的手:“哀家很久没睡得这么安稳了。你这粥膳,可比太医院那些苦药管用多了。”
凌婉福了福身,轻声说道:“能为太后分忧解难,是民女的荣幸。太后安康,便是对民女最大的奖赏。”
“对了,”太后似乎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命宫女取来一个精致的檀木匣。宫女小心翼翼地将檀木匣呈到太后面前,太后轻轻打开匣子,里面躺着一支翡翠簪子。簪头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玉兰花,那玉兰花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瓣细腻,纹理清晰,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的精湛技艺。
凌婉微微一愣,刚要推辞,却见太后眼神里带着一丝深意,缓缓说道:“这簪子,哀家当年是送给陈妃的。”
“陈妃!”凌婉心中猛地一震,陈妃乃是慕容麟的生母,关于她的死,一首以来都充满了谜团。凌婉心中虽掀起惊涛骇浪,但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恭敬地说道:“民女谢太后赏赐。”
太后轻轻拍了拍凌婉的手,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警告:“哀家知道你聪慧过人,有些事……莫要深究。”
凌婉顿时怔住,心中瞬间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她缓缓低头,轻声应下:“民女明白。”然而,她的心中却己掀起了层层波澜,陈妃的死,看来果然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与这宫廷中的诸多纷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太后的警告,也让她明白,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