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山居

第716章 巨型高山淡水鲤鱼〔3〕

加入书架
书名:
桃源山居
作者:
蓝色孤影
本章字数:
4748
更新时间:
2025-06-20

第716章巨型高山淡水鲤鱼(3)

黄文军这貌似“为杨叶着想的建议”并没有得到他人的支持,反而引起八哥小黑一众小粉丝的强烈反对。

杨叶则是也被气得牙痒痒的,朝大榕树上的八哥小鸟喊道:“你要是再乱来,可别怪我不客气。”

刚才那家伙就偷偷溜过来,将他桶子里面的蚯蚓吃了几条,要不是他后来用网网住桶口,这些蚯蚓可能就成了八哥小黑的口粮。

杨叶继续另绑一条蚯蚓,再次放到鲤鱼的上空;这时,鲤鱼不再犹豫,可能是怕了像刚才一样,半空飞来一个陈咬金;红色鲤鱼跃出水面,咬住蚯蚓就钻到水里,那动作跟海豚一样优美,顿时引起游客们一阵呼叫声。

大家催着杨叶继续,有人甚至学着杨叶的样子,用村民的那些钓竿,拿掉鱼钩,然后绑上杨叶那小水桶里面的蚯蚓,挑逗鲤鱼;那两条巨鱼并没有相互抢食,看得出它们相处非常和睦,而且黑色的鲤鱼总会让红色的先吃,两口子就像相濡以沫的小夫妻。

“哇!这两条大鲤鱼好厉害,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一个年轻的女游客忍不住惊叹道,她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着鱼的大小,“它们该不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吧?”她满脸好奇地询问着周围的人,语气中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

陆建国听到这位游客的问题,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哪能啊,这两条鲤鱼虽然很大,但要说世界最大,那可还差得远呢。”

他顿了顿,接着解释道:“它们顶多只能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鲤鱼品种吧。世界上淡水中发现的大鱼种类可多了,目前大概有20多种呢!”

看到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陆建国继续说道:“其中比较有名的,像湄公河巨鲶,那可是东南亚地区的巨无霸,体型庞大,力量惊人;还有黄貂鱼,它们可是淡水中的隐形杀手,扁平的身体隐藏在河底的沙子里,很难被发现;还有鳇鱼,它们可是活化石,体型巨大,寿命很长;还有白鲟,它们被称为‘水中老虎’,性情凶猛;还有福鳄,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体型巨大,力量惊人;还有巨骨舌鱼,它们是亚马逊河流域的霸主,体型巨大,鳞片坚硬……”

陆建国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各种淡水巨鱼,听得游客们眼界大开,他们一边听着,一边想象着那些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当然了,”陆建国最后补充道,“要说名声最响的,那还得属我们国家的中华鲟,它们可是长江里的‘活化石’,历史悠久,体型巨大,是国家的重点保护动物,非常珍贵。”

中华鲟有着“国宝活化石”的美称,它所属的鲟鱼类都是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的,与恐龙同时代的现存种,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它们体重能达到千斤之重,是当之无愧的淡水鱼王;只是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但却摄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尔吞食小鱼、小虾;但近年来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我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

其实中华鲟面临现今的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典型的大型洄游性鱼类;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结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使此鱼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为使中华鲟鱼保存下来,中国投资兴建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机构,并获得成功。

“叶子,我真搞不懂了,怎么就你的蚯蚓对鲤鱼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陈武说着,挠了挠脑袋,一脸的困惑,“你是从哪儿挖来的这些蚯蚓?有什么秘诀吗?”

刚才,一位动物学家特意找杨叶要了一条蚯蚓去研究,可研究来研究去,也没发现这蚯蚓是什么新品种,它们除了比一般的蚯蚓更活泼些,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其他方面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就是宅子后面的果园挖的啊。”杨叶也没打算隐瞒,反正宅子后面的果园经常用空间泉水浇灌,那些蚯蚓或多或少都沾了些空间泉水的光。要不然,那些小鸡天天往果园跑干嘛?还不是为了刨蚯蚓吃。

“那我也去挖点儿,跟那两条鲤鱼套套近乎。”李井泉说着,就要往杨叶家的果园走去。

“你不怕那群大白鹅,你就去吧!”杨叶笑着打趣道。

李井泉一听,脚步顿时停了下来,其他人也纷纷想起被大白鹅追赶的“惨痛”经历,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不敢轻举妄动。

杨叶家屋后那一大片地盘,可是由一群大白鹅“掌管”着,一般人,就算是李井泉、武兵、陈武这些跟杨叶很熟的人,也不敢轻易踏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哎,你们怎么都不比赛了?”杨叶看着众人愣在原地,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想起来现在还是比赛时间。

“对啊,比赛还没结束呢!”

“咱们继续吧!”

一些心思活络的人开始提议:“刚才大家都耽搁了这么久,要不这次就不算了,下午我们再重新比一次,怎么样?”

这次比赛,很多人都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听到这个提议,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