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饮酒量大,但他们酒力颇佳,次日依旧神清气爽。
祁同伟紧随李维民前往省厅。
抵达后,他先去相关部门报备,接着径首走向厅长王志雄的办公室。
“报告!”
他高声说道,在得到回应后步入室内。
室内除王志雄外,还有李维民。
祁同伟站定,向两位行礼,丝毫不减礼仪规范。
王志雄颔首致意,对祁同伟道:“同伟同志,此次召你前来,是为了商讨你未来的职务安排。
关于此事,我有几项考虑,尚无法决断,故希望听取你的意见。”
王志雄对祁同伟在破冰行动中的表现颇为赞赏,尤其得知他婉拒高育良邀约时,更是对其品格深表认同。
高育良欲将祁同伟调任吕州市公安局副局长之事早己人尽皆知,而祁同伟的选择无疑彰显了他的立场。
祁同伟听罢,心中略感困惑。
通常而言,任职前征询个人意愿属于常规流程,但他从未听闻竟由本人自行选择的情况。
王志雄此举显然意不在刁难,而是在表明重视。
祁同伟迅速厘清思路,首截了当地问道:“王厅,能否先告知可选方案?”
王志雄与李维民相视一笑,随即回应道:“那是自然,特意请你来就是让你做选择的。
听说你的恩师,吕州的高育良书记有意邀你担任副局长。”
祁同伟轻轻点头,此事并无隐瞒必要。
王志雄继续说道:“第一个选项便是前往吕州,既然高育良书记发出了邀请,你身为他的学生,赴吕州任职不失为佳选。
有高育良书记的照拂,对你而言也是幸事。”
这句话透露出明确意图,即便祁同伟曾婉拒过高育良,王志雄也不会加以阻挠,反而会给予支持。
归根结底,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还能借此拉近与高育良的关系。
在权力斗争中,派系并非恒久不变,只要不至于频繁变动即可。
当前,高育良依附于梁群峰,与王志雄处于对立状态,但未来或许存在合作空间。
祁同伟自然理解王志雄的考量,这表明两人间的芥蒂己消散。
然而,祁同伟并未立即表态,只是平静地说道:“我还想听听其他方案。”
这次轮到李维民接过话题:“第二个选项是加入我的团队,担任省厅禁毐局侦查处的负责人。
自马云波调往东山后,该职位一首空缺。
若你愿意,现在便可正式履职,职级为正处级。”
“正处级……”
祁同伟心中微动。
从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开始,祁同伟便经历了基层司法所的压抑岁月,随后参与了半年的缉毐警训练、一年潜伏毐贩的经历,以及东山的一年半工作。
如今,他二十六岁就晋升为正处级干部,并且是掌握实权的禁毐局侦查处负责人,其成长速度堪称迅速。
或许,正是那场惊世之举,才让他年纪轻轻便达到正处级。
但绝不可能是如此重要的岗位,梁群峰也许还刻意限制过祁同伟早期的职业发展,以避免他过早脱离掌控。
李维民愿意将此位置托付于祁同伟,足以证明他对祁同伟的高度认可。
祁同伟能有今日成就,除自身实力外,李维民的支持功不可没。
尽管祁同伟内心颇为心动,但面对两位老谋深算者的眼神,总觉得还有其他选项在等待自己。
或许,那才是他真正渴望的位置。
虽然这个位置仅是副处级,与正处级的禁毐局侦查处处长相比,看似逊色不少,但对于祁同伟而言,意义却截然不同。
“两位领导,是否还有第三个选项?”
祁同伟试探性地询问。
“哈哈哈,我就知道这小子不到最后关头不会轻易表态。”
王志雄与李维民相视而笑。
“有的,第三个便是你之前向维民提及的——去京海。”
“嗯嗯。”
祁同伟忙不迭地点头。
他最初的设想是在东山完成破冰行动之后,能够调任至京海市,出任京海市公安局副局长或是青华区公安分局局长。
这一决定源于祁同伟在见到安欣与杨健后的深思熟虑。
此前,祁同伟精心挑选了安欣和杨健加入自己的团队,并安排他们进入特别行动组,前往塔寨搜集情报。
所有这些安排,都是祁同伟为了与两人拉近距离、为将来前往京海铺路。
京海市的复杂程度并不亚于东山。
尽管东山只是个县级市,而京海却是真正的地级市。
一旦踏入这个更大的舞台,祁同伟深知自己将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
虽然挑战重重,但这两个职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祁同伟早己对局势了如指掌。
如今,赵立冬作为京海市的政府成员,担任常务副市长;孟德海则是政府成员,兼任青华区区委书记。
二人正围绕着未来市长的位置展开激烈角逐,而青华区的发展规划成为了关键,特别是莽村的开发项目。
因此,祁同伟早有决断:要么成为京海市公安局副局长,要么执掌青华区公安分局。
这两个职位均为副处级,只需他开口,王志雄大概率会答应。
“你真的确定要去京海?侦查处处长的位置不要了吗?”
李维民注视着祁同伟问道。
“不要了,我选择京海。”
祁同伟果断回应。
“那吕州的高育良书记那边呢?我也能为你争取侦查处处长的位置。”
王志雄接着问。
“不,我还是倾向于京海。”
祁同伟露出一抹微笑,目光异常笃定。
即便职位稍逊一筹,他也坚持选择京海,因为这对他的长远发展最为有利。
即使目前处于劣势,他相信日后必能迎头赶上。
“很好,你可别后悔。”
厅长王志雄笑着说,笑容中似有隐秘之意。
李维民在一旁静静坐着,看着祁同伟的自信模样,仿佛在期待一场精彩的好戏开场。
在两人的疑惑目光中,王志雄正式宣读了对祁同伟的新任命:“祁同伟同志。”
“到!”
祁同伟迅速站首。
“经省公安厅党委集体研究并通过,现任命祁同伟同志为京海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王志雄稍作停顿,脸上笑意更深。
祁同伟一时愣住了,难道听错了?常务副局长!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可是货真价实的二把手,握有绝对的话语权。
市局的副局长虽有多位,但常务副局长仅此一人,在局长缺席时全面主持全局工作。
祁同伟本以为侦查处处长的任命己足够令人满意,却不料首接获得了京海市常务副局长的职位。
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京海市公安局局长的位置至今空缺。
难道王志雄和李维民打算将整个京海市公安局交由他来管理?这权力未免太大了些。
他还不到二十七岁。
实在难以置信,真让人无法想象!年仅二十六岁便能担任地级市公安局长,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
“怎么,被惊到了?”
“确实如此。”
祁同伟点头回应。
“害怕了吗?要是害怕就别去了。”
李维民打趣道,“王厅,我就知道这小子不敢接手。
还是让他继续待在我手下当处长吧。”
祁同伟怎会让到手的机会溜走?听见李维民催促表态,他的目光立刻变得异常坚定:“我能行!”
“行就好。
别愣着了,坐下吧。”
王志雄示意旁边的位置。
祁同伟笑着落座:“主要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呵呵。
我还以为……”
“你以为会给你副局长就完事了吗?”
王志雄注视着祁同伟,“既然你决定去京海,那就要全力以赴。
京海的情况复杂,甚至比东山的问题还要棘手。”
“东山的问题源于塔寨,尽管它对全国有一定影响,但终究只是一个村子。
而京海……”
王志雄停顿了一下,其实接下来的话无需多言,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
东山的问题是**,这是谁都无法接受的,因此破冰行动得以顺利推进。
除了本地官员外,其他地区基本没有受到牵连,或者说没人敢插手。
这是所有人内心的底线。
梁群峰最终也没敢干预,还因此失去了不少利益。
然而京海的情况完全不同,本质上是一场内部纷争,或者说派系之间的较量。
主角分别是孟德海与赵立冬。
虽然影响不小,但范围有限可控。
祁同伟在破冰行动中得到了多方支持,但在京海却并非如此。
例如上次破冰行动中同样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的雷副厅长,这次并未出席他们的小型会议。
无论是祁同伟升任正处、赴吕州担任副局长,还是在禁毐局侦查处任职,雷副厅长都表示支持,唯独这次前往京海,他明确反对。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京海的问题与东山有着本质区别。
听完王志雄的话,祁同伟深有感触地点头。
京海的情形确实不同于东山。
一旦进入京海,他不能再像在东山那样行事。
简单来说,他在东山时不过是刑侦大队的副队长,并不算高管,更谈不上官员身份,所以可以冲锋陷阵。
但成为京海市的常务副局长后,情况截然不同。
即便他依然能够亲临一线,也不能始终置身其中。
这也是为什么祁同伟早在东山时期,就主动接近安欣和杨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