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夜,静谧中透着一丝诡异。凌王府书房内,烛火摇曳,将凌王和黎九的身影映在墙上。桌上铺满了边关地图和密信,两人神色凝重,商议着接下来的对策。
“西域联军此番来势汹汹,据探报,他们新增了不少攻城器械,而且还联合了周边几个部落,兵力远超上次。”黎九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语气中透着担忧,“更棘手的是,朝中虽然拿下了太子和丞相,但他们的党羽众多,根基深厚,稍有不慎,便会再生变故。”
凌王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安抚民心。太子虽己入狱,但谣言尚未平息,我们必须尽快公布真相,还镇远大将军和傅家一个清白。至于西域联军,我打算亲自率军支援边关。”
“不可!”黎九脱口而出,“你若离开京城,太子党羽定会趁机生事。如今朝中局势不稳,需要你坐镇。边关之事,我去便可。”
凌王看着黎九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还是摇了摇头:“黎姑娘,你刚经历大战,军队也需要休整。而且,西域联军此次行动,背后极有可能还有其他阴谋。我担心你此去会中了他们的圈套。”
两人正争论间,白无常突然匆匆而入,手中拿着一封密函:“殿下,黎姑娘,刚收到的消息,刑部尚书被人暗杀,现场只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谁多管闲事,这就是下场’。”
凌王接过密函,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果然,太子党羽开始反扑了。刑部尚书是我们安插在朝中的重要眼线,他掌握着不少太子党羽的罪证,看来他们是想杀人灭口。”
黎九眼神一凛:“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将这些余孽一网打尽。白无常,你立刻派人暗中调查,务必查出线索。”
“是!”白无常领命而去。
此时,皇宫内,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疲惫。太子的背叛让他心力交瘁,朝中接连发生的变故更让他忧心忡忡。一名太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陛下,二皇子求见。”
“宣。”皇帝有气无力地说道。
二皇子走进大殿,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听闻刑部尚书遇害,此事定是太子党羽所为。如今朝局动荡,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稳定人心。”
皇帝叹了口气:“朕何尝不知?但太子党羽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清除谈何容易。而且,西域联军虎视眈眈,边关告急,朕实在是焦头烂额。”
二皇子思索片刻后说道:“儿臣有个建议。凌王和黎九将军智勇双全,不如让他们二人共同负责清查余孽和抵御外敌之事。一来可以发挥他们的长处,二来也能让他们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过大。”
皇帝眼睛一亮,沉思良久后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传朕旨意,封凌王为镇国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封黎九为骠骑将军,协助凌王。二人务必尽快平息内乱,击退外敌。”
与此同时,天牢内,太子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眼神中充满了怨毒。一名黑衣人悄悄潜入,跪在太子面前:“主子,外面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刑部尚书己死,那些罪证也都被销毁。只是……凌王和黎九那两个家伙现在联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太子阴森一笑:“哼,以为这样就能稳坐江山?太天真了。你去告诉那些老家伙,按原计划行事。西域那边我己经安排好了,他们会给凌王和黎九一个‘惊喜’。还有,想办法联系上西域的萨满巫师,让他在战场上动点手脚。”
“是!”黑衣人领命而去。
次日早朝,皇帝当众宣布了对凌王和黎九的任命,并公布了太子和丞相的罪行,为镇远大将军和傅家平反。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支持的,也有怀疑的,但在皇帝的威压下,众人也只能纷纷领命。
散朝后,凌王和黎九在皇宫外相遇。“看来,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黎九苦笑道。
凌王点点头:“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迎难而上。走,回府后我们再详细商讨作战计划。”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一阵喧哗。只见一群百姓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两人好奇之下,走上前去查看。原来是一张匿名告示,上面写着凌王和黎九勾结外敌,意图谋反,还列举了一些“证据”。
黎九看完后,气得脸色发白:“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造谣生事!”
凌王眼神冰冷:“不用猜,肯定是太子党羽所为。他们这是想煽动民心,扰乱朝局。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尽快查出幕后黑手,还自己一个清白。”
两人当即决定,先不回府,而是分头行动。黎九负责安抚百姓,澄清谣言;凌王则带着白无常去追查告示的来源。
凌王和白无常一路追查,终于找到了印刷告示的作坊。但当他们赶到时,作坊里的人早己被灭口,现场只留下一些打斗的痕迹。凌王仔细查看后,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枚刻有奇怪花纹的玉佩。
“殿下,这玉佩看起来不像是普通之物,上面的花纹很是奇特。”白无常说道。
凌王拿起玉佩,端详良久后说道:“这花纹我曾在太子府的密室中见过,应该是太子党羽内部的信物。看来,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就在凌王和白无常准备继续追查时,突然收到消息,黎九在安抚百姓时,遭到了不明身份之人的刺杀。凌王心中大惊,立刻策马赶往黎九所在之处……
京城的局势愈发混乱,阴谋的迷雾层层笼罩。凌王和黎九能否化解危机,揭开真相?西域联军又会有怎样的阴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