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举监考·爹爹慌了
咸安十七年,十一月初九,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贡院门口气氛庄重而严肃。萧景辰手中紧捏着皇帝亲发的监考令牌,令牌上的纹路似乎都沁入了他掌心的冷汗。陆清清乖巧地蹲在他脚边,用树枝在地上认真地画着“糖纸小人”,那模样煞是可爱。
“爹爹别紧张嘛,”她抬起头,眼神灵动,“就把这当成带一群大哥哥玩过家家呀!”
萧景辰苦笑着摇头,“过家家哪能和这相提并论,这可是科举,关乎着多少寒门子弟的前途命运……”
“所以呀,清清特意给爹爹准备了秘密武器!”陆清清兴奋地举起一袋水果糖,糖纸上印着憨态可掬的咸鱼图案。“考得好的哥哥就给糖吃,考得不好的哥哥嘛……”她歪着脑袋,俏皮地眨眨眼,“就给鼓励糖!”
萧景辰微微挑眉,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她之前用糖葫芦巧妙换取情报的“奶娃逻辑”。或许正如她所言,用糖果去打破彼此间的隔阂,能让考生们放下心中的戒备,从而在策论中写出最真实的见解。
“来人,”他神色一凛,对身旁的衙役果断下令,“开闸放考生,本王要亲自验卷。”
第二节 糖纸监考官·萌翻贡院
卯时三刻,考棚内一片静谧,考生们个个正襟危坐,神色紧张。却见监考的辰王殿下抱着糖袋,悠然地在考棚中来回晃悠,时不时在某位考生桌前停下。
“这位公子的字写得端秀飘逸,给颗橘子糖!”萧景辰微笑着递上糖果。
“这位公子的策论提到‘轻徭薄赋’,和本王的闺女想法不谋而合,给颗草莓糖!”他的声音温和,带着鼓励。
陆清清则躲在帘后,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场内的情况。当看到一名考生在策论里言辞犀利地痛陈东宫贪腐时,她眼睛一亮,立刻往萧景辰的糖袋里塞了三颗荔枝糖——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重点标记”。
“殿下,这糖……”考生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
“吃!”萧景辰塞糖的手不停,语气爽朗,“吃完才有力气写文章!对了,糖纸可别扔,本王还有用处。”
贡院执事官见状,擦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小心翼翼地凑过来:“辰王殿下,这……这成何体统啊……”
“体统?”萧景辰晃了晃手中的糖袋,神色悠然,“本王瞧这些糖纸,可比那些刻板生硬的‘之乎者也’可爱有趣多了!”
第三节 糖纸治国·爹爹高光
申时,阅卷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摆满糖纸的桌上。萧景辰将一张张糖纸铺展开来,每张糖纸上都用炭笔工工整整地记录着考生策论的要点:
- 橘子糖纸:“城西米铺垄断案,可引入竞争机制”
- 草莓糖纸:“赈灾粮发放需公示,防层层克扣”
- 荔枝糖纸:“东宫采买涉黑,建议彻查”
陆清清蹲在椅面上,像个认真的小管家,正用积木将糖纸按类别仔细归类:“爹爹你看,这堆‘水果糖’是关于民生的,这堆‘薄荷糖’是涉及吏治的……”
“等等,”萧景辰忽然拿起一张薄荷糖纸,上面写着“科举糊名制有漏洞,可改用编号 + 指纹”,他目光专注,“这考生叫什么?”
“叫苏彻,”陆清清迅速翻开名册查看,“是个穷秀才,考试前还在包子铺打工呢!”
萧景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笑,将苏彻的糖纸单独放在一边:“本王记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