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无情地冲刷着城南的青瓦,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谢苒独自一人伫立在空荡荡的药庐之中,周遭的寂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她的指尖轻轻抚过案几上那本泛黄的《肘后备急方》,书页己有些许破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窗外,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如同一把把生锈的钝刀,一下又一下地刮擦着她的神经,令她心痛如绞。仅仅三日前,她亲眼目睹隔壁阿婶的尸体被粗暴地拖上板车,那紫黑如墨的脸色,与她记忆中染病离世的母亲竟是如此相似。母亲临终之时,枕边正静静放着半片青蒿叶,那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谢苒轻声念出书中的记载,声音在空旷的药庐里回荡。她的目光缓缓落在墙角的药柜上,自这场可怕的疫病爆发以来,城南的医者们绞尽脑汁,试遍了治疗温病、伤寒的各类常用药方,然而,却没有一人敢轻易触碰这味“性苦寒,入肝胆经”的药草。毕竟,在所有的古籍记载中,从未提及青蒿可用于治疗“寒毒交加”之症。更何况......她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翡翠香囊,囊中有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字条,上面赫然写着:“勿碰青蒿,切记。”
但此刻,药庐外的哭喊声却愈发清晰,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她涌来,声声泣血。谢苒的眼神瞬间变得决绝,她猛地扯下腰间的香囊,狠狠摔在地上,翡翠珠子如散落的星辰,滚落满地。随后,她毫不犹豫地抓起墙角的陶罐,径首向后院奔去。后院潮湿的泥土中,几株青蒿在狂风暴雨中孤独地摇曳着,叶片上的水珠折射出冷冽而又神秘的光。“就当我忤逆您一次吧,娘。”她咬着牙,蹲下身子拔起青蒿,根须上还粘着半块腐烂的木片,隐约能看见上面刻着的“疫”字。
深夜,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谢苒轻轻闩紧房门,而后将指尖轻轻按在祖传的玉镯上。刹那间,一股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传来,眼前的景象陡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书架如浩瀚星河般向远方蔓延,首至目力的尽头,每一格书架上都摆满了泛黄的医书,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这里,便是母亲留给她的神秘空间。十二岁那年,她无意间误触机关,第一次踏入这个奇妙而又神秘的地方,还曾在这里有幸目睹《黄帝内经》的孤本。
“青蒿素......提取方法......”谢苒在书架之间疯狂地奔跑着,她的衣摆扫落了无数尘埃,尘埃在昏暗的光线中飞舞,仿佛被惊扰的精灵。终于,在标着“奇药篇”的书架下方,她找到了一本封面绘着火焰的古籍。她的双手微微颤抖着翻开扉页,第一页便赫然写着“青蒿绞汁法”,然而,旁注里却用朱笔醒目地写着:“遇火则效失,需以冰水凝之。”看到这行字,她的心头猛地一震,瞬间想起母亲生前熬药时总是刻意避开明火,原来其中的玄机竟在此处。
在接下来的三日里,谢苒将自己完全封闭在这个神秘空间之中。她严格按照古籍中的记载,先把青蒿用冰水浸泡三日三夜,让青蒿在冰水中充分释放其药性。之后,再用布小心翼翼地绞取汁液,每一滴汁液都仿佛承载着她的希望。最后,她将汁液置于陶罐中,用冰块冷凝结晶。当第一颗米粒大小的白色晶体如奇迹般出现在陶底时,她的指尖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青蒿素?可是,又该如何验证它的药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