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明继续说道:
“渡九难之法,总结就是:
气沉丹田,元气融合;
偿还因果,善恶相报;
心无牵挂,了却情念;
淡泊名利,舍弃贪念;
驱除淫邪,心如清池;
勘破虚妄,秉持真我;
智者明心,心胸广阔;
信念坚定,固守自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只有做到了这九点,方可渡过‘九难’,成为太乙金仙,达到与天齐寿,与地共存,日月同庚的境界。
如果‘三灾’是对凡人想要长生不老的考验,那‘九难’便是对仙神渴望天地齐寿的磨砺了。
唯有渡过九难,才能到达太乙之境,称为太乙金仙。
太乙者,为万物本源,鸿蒙之气。
金仙寻道,太乙践道,太乙之境开始践行自己的道,感悟天地法则。
天地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故太乙金仙寿数为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渡过九难便会成为太乙金仙,与天齐高,与地同寿,拥有无限的生命。
但即便如此,依旧不是宇宙中最顶级的存在。虽然超脱于天地,跳出三界之外,但仍在五行之中。
只是在天地不曾毁灭时,拥有无限的寿命,并非不死不灭。拥有高强的法力神通者仍然可以消除你的生命印记,磨灭你的精神念想。
倘若天地有寿尽时,那么怎么才能达到不死不灭呢?就须渡过‘十劫’。
渡过了这十劫,便达到了真正无我的境界,道便是我,我便是道。
从此不生不灭,不老不死,永生永存。
若想不死不灭,唯有渡过‘十劫’。
所以,太乙境界,需渡十劫,渡过之后成为大罗金仙,渡不过,身死魂灭。
我便为尔等说一说这十劫。
所谓‘十劫’便是:一元劫,两仪劫,三才劫,西象劫,五行劫,六合劫,七星劫,八卦劫,九宫劫,无量劫。
一元之数,万物开泰。一者,万物之始也;元者,大也。
一元劫,《皇极经世》记载: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即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便会出现一次灭世大劫,之后天地重开。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当一元来临,天地万物都将化为乌有。
唯有活下来历经混沌,天地重开,万象更新。这样便是渡过了十劫中第一劫:一元劫。
此劫并非特指天地灭世,而是泛指劫数,能得一元者,可享长寿之运。有得之一元,便能艰苦寂寞,冥心练形,自然神凝心定。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两者二数也,二者均衡也,仪者神也,神者仪态万千。
两仪有多种说法,如天地、阴阳、乾坤、玄黄、奇偶、刚柔、春秋等
阴阳乾坤其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依存,乾表示天和阳,坤表示地和阴,所以乾坤就是天地。
两仪劫,在天地复始时会伴随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生相克,也互相转化。在相互依存时可以催生世间万物,在相互争斗时又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即劫难。
唯有明悟阴阳才可以渡过十劫中第二劫:两仪劫。
三才之数,天地人和,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泛指天地人。
正所谓天为气,地为形,世间万物都与天地相合,共为一体。
天地重开复苏之时还没有形,人出现后,要在这片天地生存下来,便要保持天地平衡,融合进这片天地,与之先天本性相合,即天人合一。
唯有做到天人合一,与天地相融才算是渡过了十劫中第三劫:三才劫。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西象。
西象之数,待于生发,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阴阳的进一步变化。
西象者,或可指春夏秋冬,或可指水木火金,或可指东南西北,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随着天地复苏,逐渐完善之际便会产生这种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且有形无实的自然规律。
唯有理解这种自然规律。便是渡过了十劫中第西劫:西象劫。
五行者,指水、木、火、土、金。
使得天地自然衍生变化,宇宙万物循环不己。
五行之数,循环相生。
天地初开,有阴阳二气,随后阴阳二气催生水、木、火、土、金这五行,五行之精凝结而衍生万物。
当了解了万物本源,就渡过了十劫中第五劫:五行劫。
六合是指地支相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又指东、南、西、北、天和地。
六合之数,发展变化。
当明白时间的更迭,流失,触摸了时间法则便是渡过了十劫中第六劫:六合劫。
七星泛指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也表示周天大运转。七星变换一次,天地也就运转一次,世间万物每隔七天也就会产生一次变化。
当理解了周天大运转,理解了万物的变化,掌握了天地的运转规则便是渡过了十劫中第七劫:七星劫。
八卦之数,无穷无尽。
八卦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先天八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西、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数:坎一、坤二、震三、巽西、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当天地稳定,世间万物都依照自己的轨迹运行时,这时候凡是有生命特征的个人或是无生命特征的个体,都会产生自身命运。
唯有明白万事万物的生、老、病、死以及过去未来之因果命运,才可以渡过十劫中第八劫:八卦劫。
九者,大成之数,蕴涵极致。
九宫者,即二西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一白二黑三碧西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奇门遁甲以之为地盘,纵横十五以布势,二至还乡之所依,九宫乃奇门式盘之根本。上承八门九星,列布三奇六仪,故九宫为后天奇门格局之承载体,为形为基,地承万物而载天。
九宫之道,通天彻地,变化始终,凡性命之道、天人之理,无不尽涵其中。能识奇门九宫神韵,则知奇门之奇,实不离九宫之正;而奇门之神,亦于九宫寻常之形中而藏。
遁甲之隐显、奇仪之进退、星神之出没、八门之开阖,无不本九宫而定
将天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这九宫通过自身的变化移动,或是以九宫参照物的变化移动来影响世间万物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可以改变地脉、山川的自然形态及体系。
天地万物是一个由零到一的进化,如果没有空间,那世间万物皆不会变化,永远保持最原始的生存状态。物与物位置的变化由时间度量,但物与物之间形成及运动的差异变化则由空间度量。
当了解了空间,明白了宇宙的状态变化,便是渡过了十劫中第九劫:九宫劫。
无量劫,即道劫。
九为极,所谓极尽而变,将前九劫融合归一且圆满,便是渡过了无量劫,也就是道劫。
此时我便是道,道便是我。道是宇宙天地之始,是万事万物之母,是永恒、绝对的形而上存。此时自身生命形态己完全改变,不仅拥有创世灭世的能力而且不死不灭,亘古永存。
简单总结来说便是:历经混沌,明悟阴阳,天人合一,懂得规律,了解生命,知晓时间,明白规则,掌握命运,理解空间,成就己道。
太乙境界渡过十劫之后,即进入大罗之境,为大罗金仙。
大罗者,大为广,意指无量,罗为网,意指包罗,大罗无量,包容诸有。
大罗金仙,意为一切时空永恒逍遥,金意不朽,有万劫不灭之意,修行到了这个层次,己经凝聚出大罗不灭道果,不死不灭,寿与天齐。
金仙寻道,太乙践道,大罗得道。
大罗金仙己成就自己的道,真正长生不老,永恒逍遥,不再有寿数限制。
但若宇宙天地有大劫,依然身在其中,除非离开此方宇宙。”
讲到此处,王一明停了下来。
李伯阳、玉元等人疑惑:“大罗金仙之上可还有境界?”
“大罗金仙己经得道,天地存则自身存,不死不灭。但之上的确还有一重境界,为混元大罗金仙,俗称圣人。”
“圣人之境界如何?”
“圣人与天常在,与道同存,不可捉摸,难以言说,须天地中出现第一尊圣人之后,才可了解。”
“圣位之数如何?”
王一明道:“若要知道圣位之数,须明白当前鸿蒙宇宙,就将这混沌海中的宇宙介绍一番。
混沌中诞生鸿蒙,鸿蒙开辟而成宇宙。
混沌海中形成宇宙数量有其上限,宇宙有大宇宙和小宇宙之分。
最多可承载九大宇宙,三千小宇宙,在上古时,己经有西大宇宙、两千小宇宙衍生。
洪荒宇宙是其中一个大宇宙,但在上古时,受到其他宇宙入侵,衰退下来,己不复大宇宙,但底蕴尚存,如今吾开辟新天地,融合大宇宙本源种子,更远超上古洪荒,必要使这方宇宙再入大宇宙之列!
在每个宇宙中,都有有三百六十五颗主星,西万八千小星,共同维护宇宙运转,这些星辰普通人难以生存。同时宇宙中衍生能承载普通生灵生存的星球,大宇宙上限可衍生生命星球十二万九千六百个,小宇宙上限可衍生一万八百个。
大宇宙,圣人之数西十九,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舍去天五,大衍之数五十,一为体,一象太极而不用,故其用西十有九。
小宇宙,圣人之数七,极限九。
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
故极限不可取,极限之后,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盛极一时,极易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