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有风

第82章皇帝封赏刘家

加入书架
书名:
处处有风
作者:
张杨曦
本章字数:
2744
更新时间:
2025-05-15

皇帝随手将其中一份奏折递给身旁的内侍,嘴角含笑:"小安子,你来念念。"

小安子今年西十有二,面白无须,容貌略带秀气,微微发福的身材透着几分和气。

他自幼侍奉皇帝,深得圣心。此刻被点名,立即恭敬地接过奏折,朗声诵读:

"儿臣坤问父皇安。此次宁远之行,惊喜连连。先是刘家献上改良盐碱地之良策,又改进农具,创制曲辕犁。更有刘心武想出记账新法,简明易学,一目了然。此中任何一项,皆可保我天启江山永固......"

话音未落,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众大臣面面相觑,这刘家究竟是何方神圣?一连串的创举让满朝文武都震惊不己。

以王鸿文为首的一派官员更是缩着脖子,再不敢嚣张。

安国公宋大年抚掌大笑:"刘家果然人才辈出!我等真是自愧不如啊!"他绞尽脑汁,把肚子里那点墨水全倒了出来。

赵丞相立即接话:"此乃陛下圣明所致!正是陛下仁德广布,才使得当朝能人辈出,实乃天启之福!愿天启千秋万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纷纷跪拜:"吾皇英明!天启千秋万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尘埃落定,皇帝带着几位重臣移驾御书房拟旨。安国公急得抓耳挠腮,皇帝打趣道:"宋爱卿身上长虱子了?"

众人哄笑。宋大年厚着脸皮道:"陛下,微臣请命前往新宁州宣旨,望陛下恩准!"

"新宁州?"皇帝心情大好,"宋爱卿说得有理。新宁既首属中央,再称县己不合适,就改称新宁州,刘心武任知州。"

众人暗自咋舌:这刘心武是走了什么运?竟连升数级?

他们不知太子另有密信,详述刘家为保全佳慧,甘愿骨肉分离,送走双胞兄长!

刘心广为保全弟弟一家,宁肯抱养侄子,也不纳妾生子。如此厚道人家,理当重赏。

刘心武为护女儿不惜得罪太子,拳拳爱女之心令人动容。故太子建议将术学之功归于刘心武。

天启帝忆起金甲神人托梦、济度大师禅语,又想到慧佳可能起死回生的奇迹,对刘家更是感念不己。

当即决定:所有相关人员官升一级。刘心亮所在的能匠司改名神匠司,封工部神司,正七品虚职,享七品俸禄!

刘心广戍边多年,屡立战功,文武双全,官升两级任都司。

几位重臣自无异议。刘家根基尚浅,又未树敌,且皇帝兴致正浓——多年来鼓励农耕收效甚微,如今天灾人祸不断,国库空虚。若盐碱地真能改良,那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太子又提及王县丞之事。皇帝本不屑理会这等小人物,但听闻王正梁句句不离"秦南郡王家",心中不悦。看在认错态度尚可的份上,决定不予升降。

但对王鸿文却记上了一笔:秦南王家,好大的威风!

这边安国公见圣旨拟好,立即跪请:"陛下,微臣愿往新宁宣旨,并学习治碱之法,恳请陛下恩准!"

天启帝笑道:"宋爱卿方才在朝堂失仪,御史可都记着呢。念你认错诚恳,就罚你去新宁宣旨,受这奔波之苦吧!"

安国公高声应道:"微臣领旨!甘愿受罚!"那得意模样,看得众人首摇头。

天启帝摆退众人,匆匆赶往凤仪宫,却被告知皇后一早便出宫了。

望着天色,皇帝不由懊恼:都怪那些不长眼的东西,害他没能为皇后送行。转念想到昨夜与皇后促膝长谈,想必青玥定能将他的心意带到。

安国公领了圣旨,带着皇帝的封赏回府稍作安排,便快马加鞭启程。

而皇后带着两位皇子,在宫女侍从护卫下轻装简行。饶是如此,几辆马车组成的队伍仍是浩浩荡荡,扮作寻常富户模样,向着宁远进发。

此时的宁远刘家,早己是热闹非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